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觉醒的她 > 第29章 聚以正也(上)

第29章 聚以正也(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快中秋了,天气反倒热了起来。还未等太阳落下,月亮已经爬上对面房子的屋顶。又是一个日月同辉的日子,林子夏拿出手机拍下了此刻的月亮,时间定格在十八点三十六分,八月十三日。等到八月十五的时候,月亮应该就圆满了,不知道中秋节那天,月亮是不是准时升起呢?有可能准时升起,但未必能准时看见。因为对面的建筑挡住了视线,只能等到月亮升到比对面房子高的时候,才能看到。不过,单就观察也很有趣。

人在都市生活得太久之后,误以为“泥土”是“脏”,而实际是“泥土”并不脏,真正的脏是“人心”。当人一味地追求“享受”,并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自然的“痛苦”之上,一味地向自然索取,一味地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一味地过度消费那些他以为自己需要其实并不真实需要的东西的时候,这才是世界上最肮脏最丑陋的存在。

家乡的疫情突发,原本计划回家过节的林子夏只好作罢。这一年,疫情已经渐渐常态化,虽然状况频发,但也不至于人心惶惶,作为个人,做好配合工作,基本上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想起这一年的整体变化,不免对未来的生存环境产生担忧。“末日”好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因为疫情的肆虐,“末日”好像随时会到来。

林子夏脑中出现一副画面

远古人尚且还可以在土地上开垦,种植,但未来人将可能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垃圾上开垦。人类因为自己的私欲,不断地制造垃圾。每年买了多少用不上的东西,每年就会扔掉多少用不上的东西,最后这些东西扔到哪里去了?垃圾桶吗?垃圾桶只是刚刚开始,不管是焚烧、掩埋,还是最后扔到大海里,总之“还”给自然了!但这些东西,可能导致自然一度消化不良。人类不会真的以为自己是这个星球的主宰吧?在整体的灾难面前,资产、财富,和人类扔掉的那些垃圾一样,一无是处。

——————————————————

飞飞跟随姬羽和王大仙登上另一艘小船,当船夫缓缓划动小船的时候,只听,湖面上有清亮的笛声响起。飞飞忍不住探出头,循着笛声望去,原来是在不远处的船上,有一白衣书生,独立船头,手握横笛,以笛声相引。飞飞只觉那人身影熟悉,再定睛一看,原来是不语。只听笛声在船夫浆声的配合下,愈发悠扬。一列小舟朝同一个方向前进,忽然笛声停住了,小船逐一靠岸,船上的人也一一登岸。

上岸之后,每人手里提上一只橘黄的灯笼,跟随前面的人,有序的前往雅集所在之处。一路上,没有人说话,大家安安静静地走路,只有悉悉簌簌的走路声,还有两边草丛里忽远忽近的虫鸣声。

一行人在不语的带领下来到一座唐代风格的园子门前,依次将手中的灯笼交给门口的年轻侍者,随后分成男女两列,前往偏厅更衣。所有人换上唐制服装,梳妆整齐之后,来到院中集合,再分别由一位长者带路,前往正厅。

此时飞飞才看清,原来这两列人员加起来近三十人,来到正厅之后,也是分男宾与女宾入席。

坐定之后,有一个声音朗声道:

请岛主!

话音未落,只听见一阵爽朗的笑声从后院传来,中气十足,接着一位老者在多人的陪同下步入正厅。这位老者鹤发童颜,容光焕发,竟不见一丝老态。陪同者中有一位是长清山庄的庄主姬慷,此时也身着唐制服装,看上去比平时又多了几分雍容气度。在姬慷的旁边是另一位长者,相比姬慷更清瘦一些,双目炯炯,给人一种清风照拂的感觉。后面几位长者也是神采奕奕,气度不凡。

只见老者来到正厅之后,所有人从座位上站起,对长者点头鞠躬以示尊重。长者落座之后,笑呵呵地示意大家入座。

待众人坐定之后,老者举起酒杯起身,声音洪亮:

中秋月圆人团圆,大家尽兴即可~

说毕一饮而尽。随后鼓声轻敲三下,身后传来欢快的乐声,带着浓郁的西域风情,此时一位面容清秀的少年出现在正厅中央,弹拨手中的乐器看似像琵琶,又不是琵琶,姬羽小声向飞飞介绍道:这是小忽雷。因其声音呼呼若雷而得名。(小忽雷: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

正说着,一位长者手捧一小鼓,伴着少年手中的小忽雷,欣然鼓舞,二人你来我往,好似在对话,自得其乐。

随后,一群少年鱼贯而入,手里捧着一道道精美的菜肴。每一道菜都是选用最当季的食材,以最大程度保留风味的烹饪方式,展现大自然的最大恩赐与馈赠。

餐后,侍者撤掉桌上的杯盘,换上清新的茶品,随着耳畔乐音婉转,此时一抹倩影翩然而至,舞者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随着音乐悠然起舞,宛若惊鸿,灵动曼妙,仿佛是从敦煌壁画中走来。

舞者示意宾客跟随她到厅外,音乐声仍在耳边,侍者为每人递上一只灯笼,一行人井然有序地跟着舞者往大门外走去,此时不远处也有一行人举着灯笼有序地朝同一个方向前行,接着又有一行人也加入了浩浩荡荡的队伍,最后在一处空旷地停住了,所有人手里的灯笼连起来像是一条长龙。虽然不是很亮,但足以看清场地的形势。舞者示意,所有人将手中的灯笼举起,按下灯笼底下的机关,不一会,灯笼竟有了上升的气势,一松手,灯笼缓缓升向空中,繁灯闪烁,越飘越高,越飘越远,正当所有人以为这灯笼一如孔明灯般飞到空气稀薄处自行熄灭时,群灯如幕布一般又重新回到视线中,又回到出发时的位置,停留在原先的主人面前,等待主人接收,在场所有人见此状无不赞叹称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