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穿透窗帘的缝隙,照在白墙之上,飞飞睁开眼睛,恰巧,那墙上的一片光亮印入眼帘,嘴角不由浮起一丝笑意。飞飞喜欢被阳光叫醒,好像阳光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让人心生欢喜。
望着那一片光亮,飞飞脑海中浮现起昨晚的景象,真真又是一段神奇的经历。一切好似冥冥之中的安排,让她得以见证这样一个时刻。正在发呆之际,只听门外有人敲门。
赶忙起床开门,原来是姬羽。
“昨晚睡得好吗?”
“嗯,很久没睡这么好了。”
“那就好。半个小时后下来吃早餐。今天带你参观一下。”
“好。”
飞飞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这个地方叫什么。只知道,昨天从长清山庄坐船出发,先是往南走了约二十分钟,再向东行了半个小时,便与大部队汇合,之后在笛声的指引下登岸。不过,飞飞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未知的旅程,只要时机到了,所有的好奇和疑惑都将得到解答。
在早餐处,飞飞见到了姬羽、王大仙、不语,还有不语的书僮。
五人吃罢早餐,一同往屋外走。
阳光下,不语的书僮显得尤为开心。不语笑了笑,对他说:“去玩吧。”
一眨眼的功夫,书僮就不见了踪影。
不语转而对飞飞说道:
“之前没来过这里吧?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现在身处湖心岛东南方位的一座小岛上,叫星星岛。星星岛的任务是让少有所养,老有所依。因此,岛上常住人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年老者,另一类是星星人。前者逐渐丧失社会能力,后者社会能力有限。为了让这两类人群有所依傍,于是就有了星星岛。”
“那你的书僮也是星星人吗?”
“对!只不过他是个孤儿,所以我领养了他。”
在不语的带领下,飞飞参观了整个星星岛。据说每一个星星人都是一个盲盒,完全没有规律。所以每一个星星人上岛之后,都需要进入“星星公社”进行训练。
“星星公社”主要负责星星人的全面体检和诊断,最后根据每个星星人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社会化实践训练。比如有的星星人想当收银员,那么星星公社就会根据他的性格和能力将收银工作拆分,逐步培养训练,最终让这名星星人可以胜任收银员的工作。
岛上的岗位多种多样,比如,喜欢动物的星星人,可以去农场,喜欢画画的星星人,可以去艺术馆……总之,星星公社会根据每一个星星人的情况为他们匹配适合他们的岗位,参与到星星岛的建设与生产中。同时,每五个星星人会有一名陪护家长。也就是说,每五个星星人的家庭会以接力的形式,轮流上岛陪护,确保星星人在岛上的工作生活可以顺利进行。当这些星星人的父母年迈时,他们也将被接到岛上,由星星人看护。
同时,岛上另一批年老者,他们并非星星人的家属,而是正常的年老者,只不过他们没有子孙养老,这里包括没有子孙的人和子孙不肯赡养的人。这类人多数身怀绝技,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与星星公会协作,帮助整个星星岛正常运转。等到他们无法正常行动的时候,将由公会统一安排疗养。通常,这批人会将自己个人的“技能和时间”贡献给星星岛,用以积累“疗养”时长,同时也会将个人积蓄分期捐赠给星星岛,以确保星星岛的正常运转。
以这样互帮互助的方式,星星岛上,人人各司其职,老少自得其乐。此外,飞飞还看到整个岛上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尤其是智慧化程度相当高,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着。
一行人逛累了,找了一间书室坐下歇脚。进门时,只见一对年迈的夫妇正对坐看书。二人头发花白,衣着简洁却不失雅致。与他们交谈,则感受到书香儒雅之气。有趣又优雅。与这对夫妇一起的还有两个星星人,见有客人来,星星人便在老者的指导下搬来椅子,请客人坐下后,老奶奶带着两个星星人去后院给花浇水去了。
飞飞看着这对老夫妇和星星人之间的互动,心想上了年纪之后,如果都能像这对夫妇这样温和有耐心就好了。从书室出来,一行人来到了环形广场,此时,广场上正在排练话剧,所有的演员都是星星人,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下个月的演出做准备。虽然一场演出下来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对星星人来说,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飞飞看着这些已经成年,但依然不是很灵活的星星人,在努力讲述自己的故事,不禁泪湿了眼眶。
太阳日渐西斜,飞飞跟着姬羽和王大仙坐船回湖心岛。
在船上,姬羽轻声地问飞飞:
“刚才看你好像哭了。”
飞飞难为情地点点头,说:
“我觉得他们很不容易。”
姬羽笑着问:“你是觉得他们很可怜吗?”
飞飞点点头,可是转念一想,好像哪里不太对。自己刚才完全不是因为星星人的演出而感动流泪,实际上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同情”。
继而说道:“但是他们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我刚才还沉浸在自己对他们的同情中,可是你这么一问,反倒把我问醒了。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是擅长的事情不一样而已。当所谓的’正常人’被自己的情绪、欲望裹挟的时候,这些’星星人’反而没有这些困扰。他们最大的困扰就是来自这些所谓“正常人”的优越感,对他们区别对待的同时,也是在对他们造成某种程度上的’霸凌’。想想,自己刚才哭的稀里哗啦有点傻。”
姬羽看着飞飞说:“你要不哭,也不会有这番感悟。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