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汴京食记 > 第59章 糯米糕

第59章 糯米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喝完酒,吃过晚食,见外头没下雪,她们便到院里烤火,架起火炉,放上几根红薯,围着火发呆、闲聊。

有点冷,却也感到暖,烤红薯也格外甜糯,陆萱程娘二人吃同一根,还互相掰断,最终都争着吃最大那份,而陆琼则独享一根。

后来飘起小雪,落在火炉上,发出“嘶嘶”的声音,雪便化了,火也弱了。

陆琼感叹真美,程娘却在一旁骂骂咧咧,往炉子里不停加木炭:“雪刚停又下雪……”

所幸还有陆萱在欣赏雪,陆琼便想跟她聊一番,却见她红薯剩了半截在手上,打起瞌睡来了……

入夜又下了一会儿雪,醒来地上还是湿润的,而门上挂着的鱼灯早就灭了。

程娘也因着天黑在她们家待了一夜。陆琼坚决不肯跟人一起睡,便只能委屈睡着的陆萱跟程娘一起。

许是酒喝多了,程娘醒来头便疼得不行,还发现自己被陆萱挤到床榻边,就差一个翻身便要掉下去,揉揉太阳穴:“这家伙,睡相比我还‘好’……”

给陆萱推到床中间去,还把被褥盖严实了,才悠悠出门去。

真冷,比不得卧房里有炉子来得暖。

她呵着冷气,便闻到一阵香味,灶房的门也没关紧,露出一条缝来,隐约可见蒸汽争前恐后地往外钻。

陆琼站在灶台边,手中刀没停过,噔噔剁着肉馅,见程娘来了,也把她拉过来打下手。

“面都和好了,给我端过来,还有桌上的葱姜水……”

程娘也瞧不出个名堂,干脆听从她吩咐,在剁好的肉馅加入葱姜水。待水一点点吸收了,又撒上几搓粗盐、酱,最后用勺子挑了半勺雪白如脂的猪油。

陆琼不停搅拌着馅料,灶头的柴火还在烧着,热得她全身出汗。

最后还叫程娘把面团擀成薄片,切成小块,做馄饨的皮要很薄,这样口感才滑嫩。

程娘按着她说的,切成小块,最后包上肉馅,她刚包好一个,陆琼便掐好四五个了,动作极快,看得她眼花。

陆琼得意地笑:“我都做好多年了,就是闭着眼也能这般快。”

程娘也难得没反驳,毕竟这是事实。

锅里炖得是鸡汤,如今也正好煮开了,陆琼把包好的馄饨下锅,几声“噗通”,全都如水里。

宋代的馄饨跟后世不同,肉馅放得少,更注重汤底的鲜美,一般用鸡汤或是猪骨汤来熬,刚好昨天吃剩了鸡汤,用来做汤底正好。

不过陆琼喜欢吃肉,所以除了熬汤,馅料也没少包。

她用木匕搅拌着锅里的馄饨,热气呼呼往外散,伴着鸡汤的香味,还有一点葱花、胡椒的味道。

陆萱也跟着起了,在院里打水洗漱,顺便给雪儿、阿黄、小黄喂吃食。

她们还给鸡搭了鸡窝,用竹子、稻草搭了个小棚子,四周堆满了稻草,只留有一个小口,这样就不会被冻到。

灶房里,程娘也帮忙把盛着馄饨的陶碗端到桌上,一路小心翼翼,生怕给摔了,碗摔了事小,可这汤会把人给烫下一层皮。

陆萱则反过来,在鸡窝里捡了一颗蛋,兴冲冲跑进来,脸上笑着:“小黄下了蛋!”

小黄是母鸡,她们买来主要是为了下蛋,等下不动了,才会宰来吃。

陆琼听了也高兴,赶上去看,这可是搬家来下的第一颗蛋,今天就给煮了吃。

程娘见她们心思都在那颗普通的蛋上,用筷子敲了敲碗:“再不来吃,汤都要凉了。”

馄饨热气腾腾,陆萱坐在桌前,吹凉了才放进嘴里,一大口肉,不仅咸香,还带着胡椒的辛味,吃得她眯起眼来。

馄饨皮几乎是透明的,还能看出里面粉嫩的肉馅,皮薄却韧。

程娘也吃爽了,喝一口汤便叹一声:“鸡汤还鲜着,幸好昨夜没给倒了。”

因着昨夜上元节,汴京人都熬到半夜才睡,是以除了汴河边上凿冰打水的百姓,街上并无什么行人。

陆记也没多少食客,程娘闲着无事干,便跟挑夫提着桶到汴河打水。

一月的汴河,空气还弥漫着刺骨的冷意。冰面尚未化开,挑夫握着铁凿,嘿呦一声往下砸,砸开一个小口,但还没凿开冰面。

累了便停下来闲聊:“你是陆掌柜新雇的帮工?”

说完没等程娘回话,便又挥了下铁凿,自顾自道:“不过你可真走运,陆掌柜为人厚道,对人大方,上回我忘了来挑水,她也没责怪我,还叫我雪天要小心。”

“杨姐儿也走运,遇上这样好的掌柜,不过这都是羡慕不来的。”挑夫叹一声,又往下砸,陷下一个小小的坑。

程娘等不及,一把夺过铁凿,叫他走开,双手握住木柄,憋着气,一下就劈进冰层里,“咔嚓”——冰破了。

挑夫看愣了,最后大笑一声,竖起拇指来:“没想到小娘子力气如此大。”

程娘不理他,吭哧吭哧把木桶往下一丢,手里拉动着草绳,把装满水的桶提起来。

待桶都装满水,她才扬起眉来:“当年我可是村里捉鱼的老手!”

二人挑着满当当的水回去,尽管再小心,还是免不了洒出些水来。

程娘脚刚迈进去,便听到屋里有人在笑,还有男人的声音。

陆琼方才在蒸糯米,断疤便带着一位小娘子进来,原以为是他的妻子,结果是他的妹妹。

不怪她误解,实在是他们太不像了,一个虎背熊腰,一个身子纤细,断疤说话气粗,巧儿说话则是温柔极了。

庞巧娘抿着嘴笑:“阿兄只是性子有些急。”

笑欢了,她们才聊起正事,不过也不是要紧事。只是庞巧娘从城外搬到汴京了,毕竟一人在乡下有诸多不便,而她也想在汴京寻一份工挣钱糊口,不像总是靠着断疤养。

断疤说到这还挺直了腰板,用不同的话夸了巧娘好几回,弄得巧娘一脸羞涩。

随后话音一转,断疤挠挠头:“不过下月汴河的冰就会化开,我要跟着镖局出城去,不能留在城中照看巧儿,想拖你们帮忙看着点。”

“放心,巧娘交给我正合适。”

杨姐儿也喜欢极了,多一个人也多一份热闹,尤其是最近萱姐儿老往外跑,盼姐儿也没空来,她都没人能聊天。

断疤笑呵呵:“那就成……”

后来他有事,便先走了,巧娘无事则留下来,帮忙做糯米糕。

锅边塞了几条布,用来堵住缝隙,防止里边的蒸汽跑出来。

庞巧娘虽看着瘦弱,力气倒不小,比杨姐儿还强了点。

陆琼啧啧连叹:“真是人不可貌相。”

不过庞巧娘跟杨姐儿还有一点相似,就是夸不得,一夸便会脸红,像是触发了什么按钮。

揭开锅,上边升起一股热腾腾的水雾,忽地又一下散开来,只留有余热在这四周。

满满一整锅糯米,晶莹饱满,表面都镀上一层水珠,好看极了。

庞巧娘跟杨姐儿把锅里的米都倒在木桶里,陆琼趁热撒上一陶瓮的糖,陆萱则在一旁握着长木匕搅拌,憋着劲,把脸都憋红了。

糯米糕既可以用糯米做,也能用糯米粉做。糯米粉做的口感更细腻,也较为好做,揉成面团,搓剂子,包馅料便可。

用糯米做的口感更软糯,也会更有层次感,不过也繁琐些,这些糯米可是泡了好几个时辰,最后也蒸了小半个时辰。

还未开始加馅料,陆萱便皱着鼻子,好似口水都要流出来:“好香啊,方才放了好多糖,一定甜极了……”

惹得众人生笑,皆看着她乐呵着,程娘则在一旁烤火,顺带给大家煮茶。

馅料有豆沙的,也有红枣、芝麻馅的,喜欢硬一些的,还能加上桃仁,口感也会更丰富。

糯米本就是熟的,包好馅料,压实便可,不用再重新上锅。

凉了些,陆琼便用竹刀切成块,塞一小块进嘴里,软糯极了,也带着糖的颗粒感。

陆萱也从背后钻出来,伸手取下好几块,因没做好准备却被烫得嗷嗷叫。

陆琼拍了下她的手,笑道:“这下叫你偷吃,看你下回还敢不敢……”

又分出好几块,放到食盒里,余下的都放回锅里,热一些口感会更好。

庞巧娘要寻一份活做,陆琼便叫她去绣坊看看,陆记是暂时不缺人手,别的地方更合适。加上金娘也在绣坊,也有人互相帮衬。

庞巧娘自无异议,却还是有些担忧:“金娘这人如何……”

若是性子不好,她怕会处不来,那还不若到别处去,给人打打下手也行。

想到金娘,陆琼便捂嘴笑:“这你倒是放心,金娘看谁都热心,就怕你应付不过来。”

知道金娘为人和善,庞巧娘便也放下心,一连吃了好几块糯米糕,最后还沾到鼻尖上。

又是一阵打趣……

待庞巧娘走了,陆琼也立马赶到金娘家,跟她说了这事。

如她所料,金娘高兴极了,抓着她的手:“这可太好了,我在绣坊没什么玩得来的人,都说不上话,这下终于能解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