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再次踏足北京这块伤心之地。火车驶入车站,熟悉的景物映入眼帘,痛苦的记忆再度沉渣泛起。他猛地深了一口初冬冷冽的空气,强行关闭所有的回忆,提着小小的行李向站外走去。
北京“天使之家”儿童临终安宁病房位于北京市东五环,这里远离市中心,连地铁都没有通。商海顺着地址找过去,一路越走越荒僻,让他心里不禁开始打起了鼓,怀疑自己上了当。
最后他在一家医院前面停下了脚步,网络上显示的地址就是这里。这家医院看起来不大,门庭冷清,牌匾上写着“济世医院”几个字,直觉告诉商海这不是一家公立医院。
商海忐忑地走了进去,找了一个护士模样的人问道:“请问……那个天使之家……”
还没等商海说完,护士就“哦”了一声,把商海上下打量了一番,问道:“你是孩子家长?”
商海连忙摇头:“不是,我是来当义工的。”
护士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朝后面指了指:“来吧,我带你去。”
商海跟着护士穿过几道门,眼前豁然开朗:他们来到一方小小的庭院,里面静立着一座二层小楼。院子里干干净净,种了几棵高大的柏树,几只松鼠在树枝间欢快地跃动;小楼外墙攀了满满的爬山虎,夕阳下红黄相映格外好看;院子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水池,里面一座拙朴的假山,几只喜鹊淡定地停在上面梳理着羽毛,不时发出几声鸣叫,倒衬得院子里更加宁谧。
商海一时有点恍惚,以为护士把自己带到了院长办公楼之类的地方,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护士见状疑惑地问道:“怎么不走了?跟我来呀!
“那个……我是来找‘天使之家’的……这里……”商海吞吞吐吐地说。
护士笑了起来:“这里就是呀!”指了指那栋二层小楼:“这就是‘天使之家’的病房!”
见商海还在发怔,护士笑道:“第一次来的人都这样,你跟我来就知道了,里面会有人告诉你这里的情况的。”
商海迟疑地跟在护士后面走进了那座小楼,一进门就看见墙上几个字:“北京’天使之家’儿童临终安宁病房”。原来真是这里。商海左右环顾,发现这个一楼大厅的布局并不像一家医院,而更像一个幼儿园:这里没有导诊台、挂号处和汹涌的人潮,只有满墙充满童趣的太阳、云朵和彩虹,还有一张张圆圆的笑脸。
商海对一家医院和病房的固有印象被眼前看到的画面击得粉碎,让他云里雾里不知身在何处。这时安静的大厅里响起一阵脚步声,楼梯上走下来一位微胖的中年妇女,护士见了她就说道:“兰姐,有个义工来了!”
“欢迎!”这位兰姐声音洪亮,风风火火,一看就是个爽利干练的人。她快步走上前来一把握住商海的手:“怎么称呼?”
“哦,我叫商海。”商海被她握着手,人有点发懵。
“你就是商海呀!我记得你的名字,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到了。跟我来吧!”
护士跟兰姐道了别就走了,兰姐引着商海从刚刚她下来的楼梯间往上走,边走边说:“一楼是办公区和休息区,病房在二楼呢!来,我先带你去病房转转!”
商海一言不发地跟在兰姐后面,好奇地打量着周围。来到二楼,他先看见两排走廊,这里依然没有病房的样子,倒像是个公寓楼。
兰姐说:“病房都在二楼了,一共四间。来,这间没人,上一个家庭刚刚走了,我带你进来看看。”说着推开一扇门。
走进这个房间,商海先看见一个小客厅,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空气里甚至带着一点清香。傍晚的阳光从窗户洒进来,一室的温暖隔绝了冬天的寒意。
客厅旁边连着另一个房间,兰姐带他走进去,说:“这间就是病房了,孩子们一般就待在这儿。”
商海扫了一眼这个房间,觉得这里更像是个卧室:房间中间一张宽大的双人床,上面铺着带白色雏菊图案的鹅黄色床单;两边的床头柜上各放了一个花瓶,里面盛开着一簇鲜花;地板上是拼得花花绿绿的泡沫地板,墙角是一个儿童摇摇木马,阳台飘窗上摆满毛绒玩具,都是典型的儿童房的装饰。
商海的大脑还是没有办法把眼前这个房间和“病房”这两个字联系起来,但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了一个很扎眼的东西:床头上方那一排圆圆的接口。
那是雾化器的接口。在商子聪住院的那段时间里,他经常要在病房做雾化,因此商海对这东西非常熟悉。
商海心里一痛。现在他不得不承认,虽然看起来特殊,但这确实是一间病房。
“孩子们都是在这张床上走的。”兰姐突然感慨道。“刚刚走的是个小姑娘,叫糖糖,才三岁,特别招人喜欢。”她的眼睛突然湿了,顿了顿,揉了揉眼睛,又指着飘窗上那些毛绒玩具说:“这些玩具都是她的爸妈留下来的,说是给以后住进来的小朋友玩。咱们这儿都是些特别善良的家长。”
刚刚痛失爱子的商海听到这几句话,感同身受,几乎流下泪来。但他不想在这个刚认识的陌生人面前显露脆弱的一面,所以用力忍住了。
“来吧,我再带你看看其他地方。”兰姐振作了一下精神,带着他在房间里转了一圈。原来这里还有厨房和卫生间,整个布局和一般人家的住宅一模一样。
“这看起来……有点像个家。”商海不由得喃喃自语。
兰姐笑了:“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和孩子才能好好告别啊!”
商海再次失语。他才刚刚来到这里如此短的时间,什么还没接触到,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心灵冲击。他开始有点胆怯了,怀疑自己来到这里的决定是否正确,甚至萌生了退意。
仿佛看穿了他的想法,兰姐淡淡一笑,说道:“参观得差不多了,咱们到楼下聊聊你来这里当义工的事吧!”
商海跟着兰姐来到一层的一间小办公室,这里除了简单的家具外什么都没有。
两人在一张小沙发上坐下。兰姐说道:“我还没有自我介绍吧!我叫李桂兰,是这里的负责人,这里的人一般都叫我兰姐,你也这么叫我就行了。”
商海点点头。
兰姐话头一转,问道:“你来应聘之前,听说过‘安宁病房’吗?”
商海坦诚地摇了摇头,低声说:“我查了些资料。”
“现在亲眼所见,感觉如何?”
沉默良久,商海说道:“很不一样。”
“是的,很不一样。”兰姐的语气突然变得很柔和。“通常我们这里对于义工有几项要求:有护理经验,懂心理学,有充足的时间,或者心态乐观平稳。当你给我们发来邮件申请这个岗位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些条件你似乎一样都不具备。但是我们依然同意了你的申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商海不懂她的意思,困惑地看着她。
“因为你在邮件里说,你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
商海陡然心酸,深深地低下了头。
兰姐拍拍他的肩:“我们不知道你的故事,也不会因为好奇就去打探。我们同意你来,是因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你具备了,那就是同理心。有了这个条件,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商海点点头,等着她说下去。
“但是‘同理心’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救人,也可以伤己。在这里,你将要面对很多难以承受的场面,这对于你来说尤其是个考验,可能需要巨大的勇气才能坚持下来。你觉得你能做到吗?”
商海没有回答,因为他也不知道答案。
兰姐笑了:“这个问题不回答也没关系,既然你已经留到了现在,不妨走一步看一步,如何?”
商海思索良久,终于说道:“好吧,反正已经来了,我愿意试试。”
“好!那么从明天开始,你要接受一些基础的培训,这是必不可少的。”
兰姐正在跟商海交待一些细节,突然办公室的门开了。兰姐抬起头,看见进来的人,笑着打了声招呼:“沈大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