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推荐罗倍兰去的那家饭馆离贾林峰的店面不远,走过去也就几分钟。
这是一个两层楼的饭馆,老板也姓贾,应该和贾林峰是老乡。
贾林峰和可可来看了一眼,发现罗倍兰能睡的只是一个勉强能伸开腿的小隔间以后,一致同意让罗倍兰睡在他们里。
老板看着五十多岁,脸蛋红红的,气血很足的样子,有些啤酒肚,头发还很密,店里还有一个炒菜的伙计。
饭店每天没有固定的客流高峰期,但是一直有从高速口下来吃饭的人。
罗倍兰每天就负责给客人点单,上菜,早晚拖两遍地板,擦两遍桌子,格外忙时和店里另外一位伙计一起刷刷盘子。
她穿的很潦草,但把自己打理得干净。店里大多时候开着空调,不太热,她便在大多时候都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
偶尔有客人会被罗倍兰扬起的、弧度摄人的眼睛吸引,便多打量几眼。往来匆匆时,在心里说句小姑娘的眼睛真漂亮。
刷盘子的第一个星期过去后,时间便走到了十二月。
可可把头发染回了黑色,衬得可可多了几分成熟的沉稳。
按道理是快入冬了,但这个南方沿海省份好像一年到头都没有冷这个概念。
每天早上起来,罗倍兰都会在去饭店之前帮着可可擦擦零件,刷刷地板。
骑摩托上下高速的人不少,听贾林峰说,每年一到年关,骑摩托上高速的人就特别多,那时店里的客人尤其多。
这附近没有商业街,每到晚上,罗倍兰和可可躺在床上,都能听到发动机引擎低沉的声音。
可可告诉她,这是摩托党飙车的声音。
“想去兜风吗?姐带你。”
一个失眠的晚上,可可戳了戳身边的罗倍兰,提议道。
“不去,”罗倍兰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很危险的。”
“哎呀,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们不上高速,就在公路上吹吹风。”
今天还是一如既往的燥热,正午的时候温度甚至有三十度,晚风阵阵地吹着,却依旧散不去水泥路面残留的燥热。
房间里摆着一个老风扇,正吱呀呀地扭头送风,吱呀晃动的扇叶吹得罗倍兰愈发躁动难耐。
她有些动摇了。
“那……你不许超速。”
“好好好!磨磨唧唧的。”
可可一个翻身下床,罗倍兰被催促着紧跟其后。
可可就穿了一件老头背心,罗倍兰怕她冷,临走时给她抓了件贾林峰的外套披上。
罗倍兰坐在摩托车的后座上,感受着摩托引擎在身下的颤抖,透过头盔的灰色护目镜,城郊在黑暗里显得有些荒凉的景色正在快速后退。
长如瀑丝的头发在风中被拉成一条翻滚的波浪线,替它的主人叫嚣着对自由与肆意的渴望。
开过一条长长的柏油路时,她们遇上了另外几辆摩托,罗倍兰不记得有几辆了,也许四辆,也许五辆。
他们在一个红绿灯前被红灯拦下,和她们一起停在路口等指示灯变绿。
“你们要上高速吗?”
一个人对着可可和罗倍兰询问,声音被盖在绿色头盔下,闷闷地传过来。
可可对他摆摆手,说不去。
绿灯亮起,他们没再停留,开走了。
听着渐渐远去的摩托轰鸣声,罗倍兰问可可他们是不是超速了。
可可的声音被风吹散,传到罗倍兰耳里已是微弱,罗倍兰没听清。
她们一个风最大的地方停下,坐在马路牙子上吹着风。
“你今年也不打算回家吗?”可可拧开带出来的水瓶,灌了一口,然后递给罗倍兰。
罗倍兰喝了一口,润了润喉咙。
“不知道。”
“傻子,”可可不轻不重地推了一下罗倍兰的肩膀,“哪有有家还不肯回的?”
“前两天我还听你哥打电话催你回家呢,别扭个什么劲儿啊你?”
罗倍兰笑了笑,没说什么,把水杯递回给可可。
十二月月底,可可教罗倍兰学会了开摩托。
她们再在半夜开车出去兜风,就换成了罗倍兰载可可。
可可喜欢抱着罗倍兰的腰,在她开车的时候趴在罗倍兰肩膀上用撇脚的粤语唱歌,在被红灯拦下时不安分地去挠罗倍兰的痒痒。
罗倍兰一条腿撑在地上保持平衡,只空得出一只手去拦可可的动作,却总是抵挡不过。
罗倍兰抗议无效,就不愿意再开车带可可了,可可哄了整整两个晚上,罗倍兰好不容易松口答应,结果只一个晚上就让她意识到了可可的谎话有多么可恶。
每晚睡前的那段时间,她们两个总在聊天,东讲一点西扯一点,那些无厘头的聊天内容几乎变成了两个人的固定游戏。
“哎,你有没有喜欢过谁?”可可撑起脑袋,边刷短视频边问。
她们的上一个话题还是贾林峰,可可实在八卦,罗倍兰有些无奈。
罗倍兰认真地想了想,摇摇头。
“从小到大,一个都没有?”可可不死心,又问了一遍。
“骗人是小狗。”
“好吧……那你有喜欢的人得第一个告诉我,这总可以吧?我也不白听,我帮你出谋划策把他拿下。”
罗倍兰轻笑出声:“遇到了保证告诉你。”
可可又安静地刷了几条小视屏,罗倍兰咂摸出点不对味儿来:“你咋不和我讲讲你和你小对象咋认识的?”
“说说呀——”
罗倍兰戳戳可可的腰,手动催促。
可可把薄毯往上一拉,把自己卷成一个蛹:“不告诉你。”
“哟哟哟!”
罗倍兰扑上去想挠她,却被毯子阻碍了动作,最后只把自己累了个气喘吁吁。
临近年关,来给摩托车看小毛病的人确如贾林峰所言,陆陆续续地多了起来。
手机上,罗志麟发来的消息也越来越频繁。
罗倍兰也在和家里的电话里知道了一些变化:楼上的老夫妇搬走了,他们将早年盘下的早餐店以一个近乎白送的价格转让给了舅妈,她回了一趟娘家,借到了一些钱,打算把早餐铺改成一个粉店。
罗志麟的工作已经转正,他的助学贷款已经还清了,他往家里寄的钱比前几月几乎多了一倍。
但他还对上次那通莫名其妙的电话耿耿于怀,似乎认定了罗倍兰有在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罗倍兰费劲巴拉地向他保证了好多遍,却因为一点儿切实的心虚,始终无法给出一个能让他信服的解释。
罗倍兰没经得住表哥的反复盘问,终于告诉罗志麟她所在的城市。
这天,罗倍兰在刷盘子的时候,感觉右手手背传来了阵阵细密的痛。
水龙头里出的水很凉,她有些疼,但低温也让她对痛觉没那么敏感。
等她摘下手套,才发现是塑胶手套的粘合线裂开了一条缝,混着洗洁精泡沫的水渗了进来,把伤口又泡开了。
这次她没像前几次一样走运,伤口的位置发炎了,整只右手的温度都高了起来。
可可一边骂她一边帮她找消炎的药,她把西北骂人的土话尽数用在了罗倍兰身上,在可可面前,罗倍兰没有还嘴的余地,她面色尴尬地站在一边,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用蘸着双氧水的棉签消毒时,罗倍兰没忍住痛嘶出声,可可看她可怜,嘴巴终于放软了些。
于是在这里的最后一个月,罗倍兰每天的日程又加了一条——换药。
可可很细心,最开始用的是云南白药的药粉,后来换成了中药粉,里面好像有一个什么动物骨头磨成的粉,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墨鱼骨。
罗倍兰算是被骂出心理阴影了,往后的日子里她格外小心,没再在这件事上出过岔子。
但她心里总是惴惴的,有几个夜晚她依旧难以入睡。
大概是被可可骂怕了,她在心里这么安慰自己。
老天反驳罗倍兰的自我安慰好像成了一个习惯,她晚上接到了刘淑华的电话,她这一次的声音听上去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要疲惫几分。
罗湖生感染了,现在在住院。
“舅舅怎么样了,有危险吗?大概要花多少钱医生有说吗?”
接到电话的时候是下午两点半,但她和可可他们才刚刚吃饭。
罗倍兰有些脑子发晕,隐隐约约只听到“目前没有大碍”几个字。
放下手机,她看到可可和贾林峰都已经放下了筷子,望着她。
“你舅舅……没事吧?”可可面露担忧。
罗倍兰摇摇头,感觉这个世界的走向荒诞得有些过于虚伪。
还有两天就是小年了。
罗倍兰在刷盘子时和贾老板大概说了一下她过几天就要去找厂子打工了。
这回可可没再拦着罗倍兰,罗倍兰看见她默默地在把那块墨鱼骨头磨成细细的粉末。
这个城市最不缺的就是电子厂,她很快找到一家电子零件加工厂,做得越多,拿的钱越多的那种,她给他们打去了电话,第二天下午就去。
罗倍兰躺在床上,心事几乎要溢出来了。
察觉到她不安稳的呼吸声,可可伸手揽住她一条胳膊,拇指在她手腕附近的穴位上按着。
“别想了,早点睡吧。”可可说。
第二天,可可把罗倍兰的东西绑在摩托车上,临走前,罗倍兰再次向贾林峰道了谢。
贾林峰还是不太善于微笑,他脸上艰难地挤出一个笑,尽管罗倍兰知道他很真诚,但那张脸看上去还是有些滑稽。
可可拍拍摩托车后座,示意罗倍兰坐上来。
开往陌生的电子厂的路上,罗倍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平静,她木木地望着路边种的稀稀拉拉的行道树。
可可把车开得很慢,一辆重卡车驶过她们坐着的小摩托,扬起一阵灰黄的土灰,给她们的前路蒙上一层阴霾。
罗倍兰上手很快,僵硬的脑子将她机械重复的动作指挥得很好,同寝室五十多岁的大姐下工后,躺在床上先是夸她动作麻利,话锋一转就要给她介绍对象。
罗志麟打来的电话适时拯救了罗倍兰,听着电话那头隐约的男声,女人眼神古怪地闭上嘴。
“我在火车上,明天上午就到你那。”
罗倍兰说她新的厂子里刚干了没几天,现在走就拿不到钱了。
“我很担心你。”
难得地,罗志麟的语气染上几分哀求。
“跟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