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红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 第10章 折节待士1

第10章 折节待士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裴石本来对于黛玉承诺的珍馐美馔有所期待的,奈何她真是体弱多病,连着两天都昏了过去。

府里的粥水是汤多粮少,但是比起赶路时食不果腹、风餐露宿的日子,已经好太多了。

裴石吃完无事可做,心念一动,径自去了议事堂,将贾环吊了起来。

玩弄了一下后,惹得贾环暴跳如雷,心满意足地才跑去潇湘院前的柳树上,懒懒地倚着树枝打盹,等黛玉醒来。

裴石现下无事,在府中叨扰几日,打算找一寺庙将身上的法器供奉妥当,再做打算。

这贾府人心浮动、是非缠身,他不愿多呆。

闲得无聊,他随手摘了片树叶衔于唇边,轻轻一吹,透着几分无赖的散漫。

“大师傅!”

雪雁出了门要去给黛玉传话,她抬眼便能认出那是裴石,倒也省了她去找了。

“我家奶奶请您待会到议事堂一聚。”她站在院门前朗声道,打断了裴石那仿佛想让人夹腿的稀拉哨声。

裴石下意识地蹙了蹙眉,脑子里的第一个念头便是——不去!

此时府门紧闭,外头乱象与他无关,既不必打打杀杀,也无须念经坐禅,日子过得悠闲自在,何其美哉。

如今叫他去议事堂,多半没好事。

他是客好吧!

客,就是不干活的!

“你回去与你家奶奶说,裴某不去。”

谁知他才刚说完,院门被推开,一道纤细的身影立于风口。

竹影斑驳,风穿堂而过,吹得竹叶沙沙作响,仿佛低吟浅唱。

黛玉披着风襟,一只手拢着肩头,似乎怕风将披肩卷走。

她站在门内,身形纤弱,像是一截风就要吹折的柳枝。

立在那处,眼神沉静着透着哀怨,又是一丝不容抗拒的坚定。

裴石心中叹息,随后轻巧地从树上一跃而下,站在她面前。

“奶奶身子好了吗?”他看了眼她微蹙的眉心,语气随意:“此处风大,别站在风口较好。”

黛玉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半晌,轻声问道:“公子为何推拒?”

裴石偏头瞥了一眼雪雁,等雪雁走远了,裴石这才开口:“我猜你必然是有事相商,才想起我。”

“我不想欺骗公子,确是如此。”黛玉并不想去试探裴石的意愿,并不打算绕弯子,府中更无财物可以诱之以利。

百般试探,不如以诚相待。

况且,黛玉方才已经听到裴石不愿去议事堂了。

裴石却只是淡淡一笑:“姑娘无需多虑,裴某这几日在府中叨扰,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但黛玉要的不只是如此,“裴公子,我既承若在府中为你置一宅子供养,自会言出必行。裴公子大可长住,不必有所顾虑。”

裴石竟轻轻一笑,漫不经心似是讽刺:“我瞧这府上日子不好过,若再添一个外人,怕是会引得家仆不满。”

黛玉眉头微皱:“公子是我的客人,又替府上擒住了恶人,是公子多虑了。”

“姑娘,人在屋檐下,终难避人言。我与姑娘不过萍水相逢,我帮了姑娘,姑娘又愿意给一安生之所,你我只需互不相欠,便足以。”

裴石话已至此,只是黛玉被人当面拒绝很不好受。

她从前作为独女在父亲庇护下自在任性,虽说父亲一死,苏州的封邑也因为林家无人袭爵而没了,但自己在贾府也有老太太和宝玉关心,有自己的院子,经年累月也仍能以闺阁小姐自处。

如今贾府蒙难,苏州早已回不去了,黛玉才真真切切地知道偏岭之子不保业,难得之妇不主家。

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不仅是为了贾府的恩情,也是自己总要生活下去。

黛玉还没准备好开口求人,裴石便眉目缓和,全无方才讥讽的味道,温声说:“快回屋去,只要姑娘康健,万事定能否极泰来。”

说罢,裴石作揖,转身要走。

“裴公子!”黛玉忽然出声,唤住了裴石的脚步。

“姑娘还有事?”

秋风吹动黛玉的衣摆,她望着裴石,眸光闪烁。

许久,她轻轻开口:“若是我求公子相助呢?公子可愿意,帮帮颦儿?”

昨夜是无可奈何的不得已,如今的一声“颦儿”,裴石并不知这是从来苛求自尊的黛玉少有的低姿态。

裴石笑意收敛,目光晦暗不明。

他问:“姑娘,我为何一定要帮你呢?”

————

“姑娘如此低头,那人竟也狠得下心这般。”

黛玉是第一次求人,裴石终究还是没有答应,紫娟很是心疼。

“府中处境艰难,趋利避害也是人之常情。”

黛玉心里早有准备,也没有强求,更不会告诉他自己是如何低头了。

黛玉只是在原地默了一会,只觉得疲倦,便让人把林之孝家的叫到潇湘馆来。

“驱车去义庄的人已经回来了,府外倒是没有人埋伏。”

林之孝家的将人丁册子送来。

她不识字,便由黛玉亲自与林之孝家的一一核对勾画,一边听她禀报说事。

“府门已经按照原先安排的禁闭,也叫人轮番守着了。至于奶奶所说离院墙近的院子,已经叫人往园中水缸装满了,若是来了火,也能勉强应对。”

黛玉埋头在册子上细算了一番,心里不由微微一沉。

府中家丁和小厮,再算上远方宗亲贾琮、贾菌这些人,已不足百人,而丫鬟、女眷、孩童等竟过了一半。

府中防御人手严重不足,还是得想办法想裴石留下来。

她抬眼看向林之孝家的,“林大娘,府中巡卫还能自如吗?”

这原先便是林之孝两夫妻最为担心的事情。

先前林之孝作为二管家,在琏二爷和琏二奶奶之下讨生活,专管大观园之事。

就连林之孝家的,也时常夜里在大观园中巡视。

若要说这荣国府门户几何,甚至有多少隐秘狗洞,林之孝家的最是清楚不过了。

“单荣国府和大观园这几处府门、角门,日夜不停地轮岗,每个门只安排三五人方便通风报信,就这些人也只够一日一换的。”

林之孝家的还没说先前家中府丁早已日夜巡视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黛玉将先前临摹的两座府邸房舍布局图摊开,以竹简代人,每五人便是一根竹简,逐一放在各个府门处。

随后,又在潇湘馆和稻香村外又各放了两根竹简。

正如林之孝家所说,要日夜轮班守们护院,便已是耗尽府中男性家丁小厮都不足的。

林之孝家的瞧了瞧,便皱眉道:“若是这般安排,府中农事杂役,便要家中丫鬟婆子顶上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抵挡外敌,也只能如此了。”黛玉轻叹一声,“让府中丫鬟女眷务农生产倒也罢了,只怕往后又有冲突,人丁折损,那只怕连女眷都要执杖带刀守家门了。”

黛玉沉思片刻,视线落在了摊开的图纸上。

原是宁国府的大爷那边府邸和荣国府这边的大观园左右分立,中间只有一条堪堪两人并肩而行的窄小私巷。

荣国府因有大观园显得小些,宁国府那边则人丁稀少,自然看起来比荣国府小。

但是在京城,一座府邸几进几出,有多少门,那都是有定制的。

宁国府虽比起有大观园的荣国府小了些,但府门数量却与荣国府不相上下。

这也代表,值守大爷那边府邸所需要的人手,与大观园这边一般多。

黛玉沉吟半晌,将宁国府上的竹简一一收起。

林之孝家的见状,怔了怔,迟疑问:“二奶奶的意思是……不要管大爷那边吗?”

“……是。”

其实这个决定,黛玉自己也没有十足把握。

毕竟她做为一家之主,又住在大观园,若是此时放宁国府不顾,难免又要被人说徇私无情,甚至有些屈人之兵、助长贼人士气的感觉。

可眼下局势,她别无选择。

“这些日,我瞧兵书中说,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如今众人性命便是最要紧的,我们得坚守不易攻破的阵地,必得集中人手。”

黛玉语气平静,抬眼又看了看不说话的林之孝家的。

林之孝家的是有能力的,不然便不会在凤姐手下当大观园的差。

黛玉知道,奈何林之孝家的也是个行事低调的,惯会装聋作哑。

见林之孝家的不表态,黛玉的指尖紧了紧,攥住了铺开的图纸。

“林总管,你觉得如何?”

林之孝家的闻言,脸色微变,忙不迭地摆手:“二奶奶,今日众人面前我不好驳你面子,只是这“总管”我真是不敢当啊。”

她语速极快,确是沉稳至极,“夫君亡了,奶奶仍愿意信任,还私下拿体己钱让我葬了家里那位,我已是感激不尽。我左不过是在府中替奶奶们传话,又怎么当得了这府里的总管呢?”

黛玉并没有急着开口,反而静静地看了一会林之孝家的。

她能感觉到,林之孝家的这番话,并非单纯的谦辞推脱。

她隐隐觉得,就像裴石方才那般。

现下府中存亡只在一瞬,莫说府外,府中也是人心不齐,连她自己都觉得这家难当。

在黛玉心中,府中必然有人觉得,自己这个“主事者”不过是老爷勉强维持贾府的旗子罢了。

不服者,府里府外,甚多。

林之孝家的若做了贾家的总管,不仅仅要与自己共扶危墙,更是她和众仆之间的夹心饼干。

稍有不善,进退维艰便是众矢之的。

但是林之孝和周瑞不在,若没有得力之人辅佐,她一个人如何扛起这个烂摊子,如何在群狼环伺中自处。

“林大娘,我是真心相托。原先是林大管家最为了解大观园之事的,其次便是你了。若说这府中谁能真的做我的左膀右臂,也就只有你们家了。”

她语音一顿,抬眸看着林之孝家的,语气温和:“就连去寻宝玉之事,我也交给了小红和贾芸。”

说罢,她起身伸出手,将林之孝家的拉到自己身边。

林之孝家的心中微微一颤——这个主子素来孤傲刻薄,这般还是头一遭。

“林大娘,如今我是将自己和宝玉的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你和小红了。”

黛玉声音很轻,像似与贴心体己的长辈说话般。

虽是主子向家生奴低头,却带着从未有的坚定。

“我知府中众人如何看我,”她自嘲地笑了笑,“不过是觉得我难相处,往常觉得我甚是刻薄。”

林之孝家的抿了抿唇,缓声宽慰道:“二奶奶,只要你拿出个范,下人不敢说什么的。”

“林大娘莫要安慰我了。”黛玉摇摇头,雾眼朦胧,“上次我当众罚了贾菖、贾菱,又叫林管事使众人在议事堂训话,便已经有人背后议论。”

她轻叹一声,语气略微苦涩:“众人只看我说话刻薄,却不曾想我无父无母,独自一人在贾府寄人篱下,若不自尊自爱,便能叫人欺负了去。就说宝姐姐,好歹还有母亲兄长在身边。而我一人在此,无依无靠。”

林之孝家的想起在外当差的小红,不免有些心软。

一旁的紫娟插话道:“林大娘,我家奶奶轻易不求人的。如今这般开口,便是真心相托了。便是没有这总管的位子,府中各院丫头小厮本就都听林大娘差使,所以你就莫要推辞了。”

房中只她们三人,林之孝家的稍有些左顾右盼,像是在权衡着什么,片刻后才说:“我不是不愿帮奶奶,只是……府中此时多事之秋,我……我怕帮不上忙,还耽误事,害了奶奶,也害了贾府啊。”

黛玉心知这差事便是烫手山芋,最是难当,便笑道:“林大娘莫担心。”

她轻轻一握林之孝家的手,带着她坐下,继续道:“原就是我说话没能服众,如今既请你帮忙,便是要好好重振贾府的。往后还要林大娘多提点我,我也管管这小性子,像你说拿出个范来。”

她语气郑重:“我们上下一条心,才能把这危难度过去,让现在府中众人平安,再把日子过好了。”

当家的都如此放低姿态了,林之孝家的心中就算再有算计,也不好推辞。

况且她是个聪明人,知道此刻最是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