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芜于琴棋书画、品茗歌舞等风花雪月的雅事上,造诣颇高,几近精通。
既欲致歉,便需诚意满满。纪芜毅然择取饭食为切入点。虽宫人们皆不看好,纷纷摇头,然其心意坚如磐石,毫不动摇。往昔,她亦曾为皇帝送点心,不过多是御膳房精心烹制后,她亲往递送,皇帝碍于情面,总会收下。但此次情形迥异,纪芜深知,欲讨好这位在宫中至关重要的“长期队友”,前路必定布满荆棘,困难重重。思索再三,她决定先从熬制米粥起步,试图先征服皇帝的胃囊。
当纪芜踏入御膳房的那一刻,众人皆惊愕万分,瞠目结舌,实难相信这位娇贵的纪芜竟会前来学习厨艺,化身厨娘。幸而她性情温婉和善,容颜恰似仙子下凡,且虚心好学,孜孜不倦。众人初始看待她,犹如在观赏稀世奇珍,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惊讶。然随着时间推移,众人渐渐被其诚心所动,纷纷上手悉心教导。
纪芜从最简之法学起,于米粥中巧妙地加入菜叶与肉丝,而后以小火徐徐熬煮。只是这看火的过程着实考验耐心,极为熬人。待米粥熬成,纪芜那原本白皙粉嫩的面庞,已被烟火熏染成一张黑脸。众人虽强忍着不敢肆意嘲笑,然心底皆暗自赞叹,此仙女即便是黑脸模样,亦难掩其清丽之姿,别有一番韵味。
这碗米粥熬得软糯香滑,口感绝佳,咸淡与稠稀皆恰到好处。纪芜返回居所,重新梳洗换装,以中碗盛起米粥,带着小芷,精准地掐算着时辰,前往御书房为皇帝送餐。奈何皇帝拒而不见,纪芜无奈之下,只得苦苦央求林世贵代为收下。
消息不胫而走,刹那间,整个皇宫皆知晓皇上拒见芜嫔之事。纪芜在宫中的处境瞬间变得微妙起来,众人皆揣测,定是上次那桩风波,致使皇上对纪芜心生厌烦,厌弃于她。
当林世海将稀饭呈至皇上面前时,皇上竟命其打开食盒,将粥悉数食尽。纪芜并未因此而气馁沮丧,仿若在这艰难的处境中觅得了一片新天地,寻得了些许乐趣。自此,她每日但凡得闲,便一头扎进厨房之中,潜心钻研各类吃食。
她所制的美食,不仅呈送于皇帝,亦时常馈赠给皇后及其他妃嫔。
德妃居于咸福宫内,闻得此事,不禁哈哈大笑道:“呵呵,当真是趣味横生。她日复一日地往御书房跑,简直把自己当成了专职厨娘,还四处派送食物,此等行径,实乃罕见。”德妃本就喜好美食,体态略显丰腴。此刻,她温柔地抚摸着儿子元祈的头,轻声说道:“这芜嫔倒是个妙人,心思细腻,心意难得。祈儿,你也多吃些。”
纪芜仿若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兴致高昂,热情满满地研习各种菜式。每成功烹制出一道菜肴,她皆会率先亲尝,细细品味,有时还会一本正经地品评一番,分析其优劣之处。
时光悠悠流逝,纪芜在宫中的日子愈发艰难困苦,仿若置身于荆棘丛中。然她却刻意地选择忽视这些困境,甚至在心底暗自畅想,倘若未来有机缘出宫,凭借自己所学的厨艺,想必亦能够安然存活于世。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纪芜竟不知不觉地爱上了美食。于她而言,美食恰似一味神奇的良药,能够治愈她内心的伤痛与忧愁。
纪芜每次精心烹制食物后,总会率先呈给皇上,而后才分送他人。一日,林世贵端着一盘醉虾呈至皇上面前,他神色纠结,欲言又止。皇上敏锐地瞥了他一眼,道:“你有话但说无妨。”林世贵鼓起勇气道:“如今整个皇宫皆在看芜嫔娘娘的笑话,皇上您……要不要前去探视一番?”皇上闻言,反问道:“她不是正热衷于学习当厨娘吗?朕瞧她似乎并未将芜嫔的分内之事放在心上。”此语一出,令林世贵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应。皇上又咂了咂嘴,道:“今日这醉虾滋味倒是不错,只是数量略显稀少,尚不够朕塞牙缝。”林世贵心底暗自腹诽:您既如此不待见芜嫔娘娘,又何必这般言语。实则皇上不过是嘴硬心软罢了。
片刻之后,皇上终是松口道:“你且去传朕旨意,朕晚间前往探视。”林世贵闻得此言,顿时会心一笑,满心期盼着他们二人能够冰释前嫌,重归往昔的和睦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