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逢春 > 第17章 变故

第17章 变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散朝之后,天子身着玄服,手握册子,背手站于乾清宫中。纪国公在林世贵太监引领下前来面圣,一路上,纪国公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暗自揣测皇上召见自己所为何事。

林世贵将纪国公引入殿内,纪国公当即跪下,向皇上行礼:“给皇上请安。”皇上和颜悦色道:“纪大人不必多礼,起身吧。”随即转头对林世贵吩咐:“给纪国公赐座。”纪国公赶忙又跪谢:“谢皇上恩典。”皇上开口说道:“纪大人乃我朝股肱之臣,如今令郎亦是出息非常,纪大人可得了个好帮手啊。”纪国公谦逊回应:“小儿尚需多多历练,臣自会严加管教,望他日后能尽忠报国,为社稷效力。”皇上微微点头:“朕深知卿家忠心不二,朕有意让他前往兵部历练。”纪国公连忙道:“多谢皇上赏识犬子,臣定当督促他不负圣恩。”

一番客套话说罢,便要切入正题。皇上神色凝重起来:“朕近来为百越之地倭寇侵扰一事忧心不已,纪大人对此想必亦有所耳闻。那帮宵小在沿海地区肆意作乱,百姓深受其害。卿家带兵经验丰富,朕欲请定国公前往百越统兵征讨,荡平海寇,纪国公意下如何?”纪国公心中明白,皇上既已召他前来,此事怕是已成定局,自己万不敢轻易拂逆圣意。于是跪地奏道:“臣谨遵圣命,即刻筹备兵马,定当誓死捍卫海疆,保全我大好河山,以报皇恩。”纪国公已年届知天命,然此刻依旧这般果敢,皇上见此亦有些动容,亲自上前扶起纪国公。

纪国公起身,又向皇上进言:“臣家中女眷幼子,还望陛下看在老臣的份上,多加眷顾。”言毕,欲再次行礼,却被皇上伸手拉住。皇上略作沉思,心想着纪国公最放心不下的,恐怕便是这一双儿女了。皇上缓缓道:“爱卿家的门风教养在京城堪称独树一帜。听闻府中私塾,不论嫡庶长幼、男女之别,乃至远亲近邻皆可入学就读。府中家学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贤才辈出,今科更是出了状元郎与探花郎。纪国公的胸襟气度非凡人可比,纪国公府的底蕴亦非寻常世家所能企及。”纪国公双手作揖,恭敬回道:“臣诚惶诚恐,感激涕零。承蒙圣上赞誉微臣家世,实乃臣家族无上之荣光。臣家世代蒙恩,皆以忠君报国为志,不敢有丝毫懈怠。臣家虽略有文墨之风,然皆仰仗圣上英明领导,方能传承发扬。臣等唯有倍加勤勉,不负圣望,为国家社稷略尽绵薄之力,臣再次叩谢圣恩。”

皇上随后坐回龙椅之上,示意纪国公用茶,自己亦浅啜两口,此乃欲长谈之意。当今圣上治国理政,意在推动新世家崛起,同时亦需以手段制衡老世家,使其为君所用。皇上放下茶盏,说道:“定国公莫要忧心,朕可将你府上嫡女接入宫中,封为贵人。”纪国公闻言一怔,一时未明皇上意图,未曾料到话题竟陡然转向此处。皇上见纪国公未有回应,遂问道:“国公这是不愿么?”纪国公怎料形势变化如此之快,他深知拒绝皇上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急忙放下茶杯,说道:“臣女承蒙皇恩,荣幸之至,愿为皇家效犬马之劳。”

纪国公回府之后,匆匆寻到纪母,说道:“皇上此次决心抗倭、加强边防,已定下由我出征,不日便要出发。”纪母面露惊色:“如此仓促?那我得赶紧为你筹备行装。”纪国公按住纪母的手,说道:“且不忙,尚有一事。”纪母心中一紧,疑惑地看向纪国公。纪国公继续道:“今日我谢恩之时,提及府中之事,皇上便提出要将阿芜接入宫中照看。”纪母急道:“你应允了?”话一出口,纪母便觉后悔,她亦知晓此事岂有拒绝之理,若拒绝,皇上不知会作何感想。纪国公无奈道:“阿芜与阿伟之事尚未公开,如今知晓的唯有我们两府。我实难寻出拒绝的理由,皇上文治武功、品貌俱佳,阿芜嫁与皇上亦不算委屈。”纪母一时不知所措,只得叹道:“我自是明白能得皇上垂青是阿芜的福气,然阿芜与阿伟的情意你亦清楚,如今这般情形,这两个孩子如何承受得住?”纪国公亦是连连叹息:“皇命难违,此乃这两个孩子的命数。”纪母说道:“此事还需与林家商议。本伟这孩子是我的亲侄子,林府情形我们亦是知根知底,我们两家本一直有意结亲,本伟与阿芜、成儿情谊深厚,原本我与林母商定近日便走结亲流程,这几日这孩子便要来提亲了,如今却该如何言说?”纪国公眉头紧皱,愁绪满怀,说道:“此刻事态紧急,我需在出发之前尽早过府与林府相商,你也尽早告知芜儿,芜儿是个明事理的好孩子,你要好生与她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