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燕赵旧时约 > 第52章 失玺

第52章 失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慕容评所料不差,此时蒋干派遣的侍中缪嵩、詹事刘猗正往江左奉表请降,蒋干为保万全,特令刘猗去求救于建威将军谢尚。

刘猗至枋头时,见到了谢尚的亲信将领戴施,此时方知谢尚刚遭一场大败。

中原战乱时,符洪大败姚弋仲,其子苻健后据关中称帝,建国号秦。面对乱局,苻健励精图治,稳定关中,之后更进一步拓展地盘。而晋室恐桓温作大,一味提拔殷浩,殷浩欲要北伐,剑指许洛,正与准备拓展地盘的苻健对上了矛头。

殷浩抢先一步,命谢尚驻扎寿春,蓄势将挥兵北上。恰逢此时冉闵大败,部将张遇献许昌叛逃晋室,投奔到了谢尚处。因在谢尚处未得到想象中的礼遇,张遇十分恼火。背叛有一次,便有无数次,张遇接着又叛了晋室,占据洛阳与许昌一带,致使北伐晋军不得进。

时姚弋仲早已病死,其子姚襄遵父亲遗命降了晋室。五月,当慕容恪正在廉台以连环马大战冉闵之时,谢尚正与姚襄一同进攻张遇。

反复无常几次叛变的张遇没想到这次亲手把自己架在了火上烤,他占据许洛本欲自立,不想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未几便被人惦记上了脚下地盘。前有晋室大军日日蚕食,腹背又被苻健盯上,在谢尚、姚襄大军打到门口之前,张遇已被苻健幼弟苻雄所掳,只得降了苻健。

当然,张遇只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时运不济,想当然地忽略了自己天生肉饼般的实力。在他眼里,士族子弟谢尚目下无尘,狂狷不可一世,苻健这氐贼也不是个好的,想起受降时苻健看自己继母那眼神,张遇就一顿窝火。

这事确实是张遇误会了。

他父母早亡,继母韩氏青年守寡,又有幼子,便未改适他人,一直携幼子依附张遇过活。说来二人差不几岁,张遇全因这几个月整日活得提心吊胆,操心操得老了不下十岁,和他继母一对比,不像母子,倒像父女。苻健不知二人非亲生母子,当时难免起疑,多看了那韩氏几眼,哪想正满心不平的张遇就这么想岔了。

时黄门刘晃受了张遇收买,刘晃恰是知道苻健事后问起过韩氏之事,便告知了张遇,这令张遇更加恼火。刘晃一贯心思活络,有心借张遇扶摇直上,便劝其将韩氏献于苻健,张遇不肯,耐不住刘晃分析其中利害,便如实做了。

这事,苻健先时是不肯的,刘晃却劝说他这是张遇一番心意,韩氏年轻美艳,他也不忍后母年轻守寡,早有为后母寻觅良人之意,今见陛下龙姿雄伟,只觉不辱继母。况且如此一来,张遇与幼弟便是陛下养子,这也算是张遇在向陛下表明忠诚之意,为安臣子之心,陛下不可不受。

话到这份上,苻健能怎样,他是皇帝也不能驳了臣子的心啊,只能勉强自己给张遇做了便宜爹。

而韩氏被继子伤了贞义之心,为庇护幼子,只得依附苻健,服侍倍加用心。苻健观其甚是柔顺谨慎,颇为礼待。

当然,这些张遇都不知道。

事后,刘晃在张遇之前几番挑拨,言及苻健因纳了张遇后母,便时常在人前自称是张遇他爹,和苻健差不几岁的张遇如何能忍?最终起了杀心,结果苻健也不是白给的,察觉其心后将张遇与刘晃尽数诛杀。

此事因沾了几分风月,被后世野史几番演绎,正史中也有述及。苻健闻之,不过无可奈何一笑。当然,此为后话。

此时,受殷浩之命前驱北上的谢尚和姚襄并不知张遇已入苻健毂中,一队人马北伐途中竟在颖水诫桥遇到了苻雄等人率领的两万步骑兵。

符雄一贯勇猛无敌,用兵如神,符秦得以立国关中,符雄功不可没。一场交锋,谢尚与姚襄没有讨到便宜,死伤一万五千人。

姚襄丢盔卸甲,一路轻骑护送谢尚到了芍坡。这场败战,晋室必要问罪,谢尚只得将后事尽数托给姚襄,前往廷尉治罪。气势汹汹要北伐的殷浩,为此只得退屯寿春。

时谢安之外甥女褚太后临朝执政,谢尚虽得以恩赦,降为建威将军,但到底一败倾城,不甚得意。

戴施受谢尚之恩,正欲挽救其颓势,此时正逢刘猗前来求救,心觉天赐良机。他未扭捏,话里话间向刘猗询问了传国玉玺的情况。

刘猗满心皆是谢尚败军之事,简单囫囵回复了他,返回邺城后告知了蒋干。蒋干心下思量,倘能救太子智,献出传国玉玺未为不可,可是谢尚势颓,他不能将储君托付。最后,蒋干做下决定,准备派人再往江左,愿献上国玺,请求救兵。

他这边使者还未出邺城,戴施已抢先一步行动。他心知如今凭谢尚之力,恐无法救援邺城,但反过来用慕容评副将的话说,一座空城、一堆妇孺,救了对他们有何价值?邺城位置再重,如今也不好在燕国手中摘取啊!

所以戴施用了个极巧妙的法子,只是有些无耻,他的操作如下。

在刘猗离开后,戴施当即叫来了参军何融。

几乎与刘猗入邺城前后脚,便有一百壮士在何融的带领下冲破燕军包围冲进了邺城,他们拼命到了极致,也热心到了极致,第一时间就登上三台帮着魏军守城。

何融一脸悲壮,握着蒋干的手就是一阵剖白,说山河丧乱,江北黎民无辜啊!这帮夷敌就是可恨,大好河山祸害成啥样了啊!幸亏有蒋老大人这等忠贞之辈啊!谢将军没忘记你们,陛下也没忘记你们啊!但谢将军现下实在有心无力啊,只能拼命在朝中斡旋,不管多难都要派兵来的!冉魏陛下中土英雄,心向晋室,我等都是知道的啊!

蒋干听得老泪纵横,一颗孤寡的心险些哭碎。

何融趁势表示:“大人要不介意就把传国玉玺交给我吧,强敌在外,道路难通,我派人前去建康报信,陛下若知传国玉玺已在我处,定会派大军来救援,便是如大人一干忠义之士,也会得陛下厚封的!”

感情到这份上,便是要蒋干一条老命他也会给,何况传国玉玺?

玉玺到手后,何融一路快马飞奔回枋头。谢尚闻讯,遣三百骑兵相迎。

晋室重得国宝,不久即召谢尚回朝,授给事中,赐轺车、鼓吹,驻石头城,尊荣更胜往昔。之后,谢尚相继担任要职,戍卫京师,巩固长江防线,陈郡谢氏渐渐得以列为方镇,至其从弟谢安之时彻底成为江左掌权世家。

而此时的蒋干,尚不知自己遭到了戴施与何融无耻的感情欺骗,满心激动宽慰年少的太子智,“救兵将至矣!”

戴施这一手委实让人意料不及,当奉命一直盯着邺城动向的副将向慕容评禀报有百人闯关时,慕容评登时色变。

副将只不以为意,道:“不过百人,还能将玉玺抢走不成?”

慕容评取了长剑,少见的脚步迅捷出帐去,“传令诸将,速速随我攻城!”

副将面容龟裂,“这......这不能吧?”

他迅速跑出了营帐去传令。

有前番大战,平定邺城不过覆手之劳。邺城重,传国玉玺更重。慕容儁何以在派了慕容评前来以后,还令慕容军、皇甫真等人支援?就是想在拿下邺城的同时,传国玉玺不让人惦记了去。

那是啥?那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那象征的是天命国祚啊!

有前番石祗骗慕容儁传国玉玺在襄国,险令燕国贸然出兵之事,这事谁都不敢含糊。倘此次重军围困都能让传国玉玺在手上溜走,纵使拿下邺城,他们这些人的功勋怕也要大打折扣!

是日,慕容评大破蒋干,斩首四千级。

有之前刘长嫣错手送出的三台布防图在,攻克邺城是必然的,玉玺的丢失却是非必然的。

想慕容评聪明一世,摘取邺城拿下玉玺定是必然之事,慕容儁素来知道这个小叔叔能耐,才将此事交予他手,哪想慕容评就遇到了戴施与何融这对不安常理出牌的无赖?以慕容评之九曲心肠,竟不及施展便被人暗度陈仓,这当真是好骑者堕,善射者失,副将气得大骂戴施数月。

慕容评反应极快,他当即修书一封,命人火速将冉闵皇后董氏、太子智等人送至蓟城,信中如实说明了当日情形,并向慕容儁就痛失玉玺诚恳请罪。

慕容儁见信难免愠怒,但他拿住脾气仔细看完慕容评的密书后并未发作。

慕容评栖身权势场中多年,早见惯争名夺利,尔虞我诈,颇有些手段。慕容廆膝下诸子,当年因王位之争被慕容皝剪除几个,受此事牵连又贬黜几个,郁郁不得志英年早逝又是几个,慕容评能熬到侄子登基有如今地位,可不仅仅是因他昔日年少幸存了下来。

慕容评深知此事只是请罪,远不能消君王之怒。有用之人不惧惹事,只因其有平事之能。他当即便是审时度势的一番分析,提出了失玺之后的解决办法,那就是请慕容儁暂熄龙心之怒,佯作不知,即刻抢在晋室之前昭告天下董皇后与太子智奉玺入燕请降,以证天道历运在己!

那玉玺,说白了也不过一个名头。玉玺是跑了,董皇后与太子智还在。只要慕容儁说他得了,他便得了。

慕容儁没有犹疑,当即下诏,宣称已自董皇后和太子智手中得了玉玺,并赐董氏号为“奉玺君”,冉智为海宾侯,命慕容评继续镇邺城。

北地群臣吏民闻慕容儁得传国玉玺,多认为慕容燕受皇天之命,纷纷降附。

这一番操作下来,纵是远在江左的谢尚也不得不对慕容儁的反应拍手称赞。

倒是慕容尘听说他父亲因自以为是捅了娄子,抻着脖子等着看了好几日笑话,最后慕容儁诏书一下,慕容尘骂了一声“老狐狸奸猾”,被慕容恪一眼扫了回去。罢了罢了,到底生身父子,老头子倒霉他也没好。

攻克邺城后,今岁河北各路军事已近尾声。

冉闵被慕容恪俘虏后,其子冉操投奔镇守鲁口的大将王午。王午知冉魏已倾,遂于七月自称安国王,对抗燕国。八月,慕容儁遣慕容恪、封奕、尚书令阳骛攻打鲁口。

王午凭借城池之险进行抵抗,据门自守,并把冉操送于燕军。

慕容恪只看了那瑟瑟发抖的少年一眼,命人将冉操带了下去,他料想鲁口城池坚固,暂难攻克,此时已近秋收,遂命士卒将城外庄稼尽数收割,撤回中山。

王午暂且喘息,想以冉闵骁勇,尤败于慕容恪之手。他有称王之心,却暂无与其决一死战之力。

十月,慕容恪屯安平,囤积粮草,修筑攻城器具,准备攻讨王午。

时中山苏林起兵于无极,自称天子,大刀阔斧,欲建立“国中之国”。

慕容恪未平王午,率军先攻苏林。慕容儁派老谋善断的广威将军慕舆根带兵襄助慕容恪,大军直入,连番苦战,苏林在乱军中被慕容恪斩杀。

不久,正加紧备战欲与慕容恪一战的王午还未迎来他此生大敌,却被其将秦兴密谋杀死,冉魏征虏将军吕护又杀秦兴,复自称安国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