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临仙大步跨到小将面前,握着他的肩膀将他从地上提起来,不可置信道:“你说什么?!”
小将一双眼睛瞪得通红,迎着陈临仙的视线咬牙道:“末将说,林长训那贼子反了!”
听得小将这样含恨含怒的一句话,陈临仙身上的力气一下子泄了个干净,不由得往后踉跄了几步,直到被闻人杀扶住胳膊才止住后倾之势。
“陈都督!”
陈临仙听得众人这一声急呼才醒过神来,脸上的神情似哭似笑:“晚了,晚了……”
说着,陈临仙眼中的泪水奔涌而下,忍不住转过身去,掩面悲泣不止。
他哭的,不仅仅是皇帝,还有天下即将面临兵祸的无辜百姓。林长训手下兵力雄厚,唯有远在平卢的韦平玉有一较之力,可韦平玉远在治所营州,距离长安超过两千里,如何能突破封锁迅速赶来,以解长安之危。
眼下只能奢望河西、陇右、剑南、岭南四镇,能够拖延住林长训的进攻,直到韦平玉来援。
若真到了最坏的那一步,被他的叛军攻破潼关,冲入了长安,那大穆就真的要完了!
闻人杀和溯越虽然也被小将带来的这个消息惊住了一瞬,但他们二人心中毕竟早就有所准备,倒是不像陈临仙那样失控,只是一颗心不免沉了下去。
预料到是一回事,真实发生又是另一回事,陈临仙这一哭,老管家和小将强忍着的泪也掉了下来。
“主人,这,这可如何是好啊?”老管家胡须颤颤,心中都是恐慌。
陈临仙两年前来安西都护府任职,除了长大成人的侄子陈天兴以外,并没有带上其余家眷,他的父母妻女,还有兄长一家,皆在长安城中。
若是长安被攻破了……
老管家打了个寒颤,不敢再往下想。
小将也问道:“都督,我们可要立即点兵回援长安?”
陈临仙怔怔地看着窗外,那一阵接着一阵的风中似有黄沙夹杂着一般,令人只觉得眼中的整个世界都突然昏暗了下来。
这这样过了几息,他终于沙哑地开了口:“不行,没有朝廷文书,我们不能擅动,何况我们在西域的军队本就不多,如果动了,安西、北庭多年的稳定就会被打破,届时内外皆乱,才真正是国亡之势啊……”
小将也知道陈临仙说的是对的,可是林长训的兵力足足有三十万之多,长安,长安如何守住?难道要靠那些银样镴枪头一样的禁军么!
“都督!”
陈临仙苦笑一声 ,家人皆在长安,他又岂会不担忧?可是既在其位,他又如何能凭一己私心妄为。
他掩在袖中的手微微颤抖着,双眼却平静地看着小将:“天兴,你从十六岁起就一直跟着本都督至今,这两年在军营中也算历练得当,能担得起一支队伍了。眼下我最多只能给你分拨五千安西军出来,再加上我身边的三十名护卫,你将他们通通带上,立即飞援长安,保家卫国。”
小将陈天兴眼底的熊熊火焰霎时被点燃,他接令后一脸的视死如归:“末将,愿以死报国!”
陈临仙听得这掷地有声的一句话,如同被刺激到了一样浑身一抖,他猛地起身将陈天兴的手紧紧抓住:“天兴,我……大伯有一句话要嘱咐你,你……”
陈临仙本想对自己这唯一的侄子说,让他尽量活着,可作为他的上峰,这句话又说不出口,最终只能颓废地松开他,摆了摆手道:“罢了,你去点兵罢,尽快出发!”
见陈天兴领命离去,闻人杀跟溯越对视一眼后,也与陈临仙告退:“陈都督,林长训既反,天下苍生必受其苦。在下不才,也曾跟着父亲在军营中历练多年,我与表妹这就先一步出发去长安了,届时小将军赶到后,若有用得上我们的地方,我们二人也绝不推辞。”
陈临仙早看出了他们武功高强,若在军中可称之为万人莫敌,有他们这些江湖中人相助,对长安之困也可多增一丝助力。
当即强扯出一丝笑来,拱手道:“好,贤侄果然有乃父之风,既如此,老夫就先行谢过二位的大义了。”
“交河城离长安数千里,这飞鸽传书也需要好几天,唉,也不知关内现在的情况如何了。”
溯越心中暗叹道:林长训蓄积了这么多年的力量,情况又怎么可能好得了呢。
嘴上却安慰道:“陈都督莫急,林长训敢于太平盛世里举兵谋反,又怎么可能得天之幸?依小女看,他这诸多算计,到最后也不过是一场空罢了。”
闻人杀亦附和道:“表妹说的有理,陈都督放心,天下的正义之士都不会支持一个反贼的。”
陈临仙怎会不知这两个年轻人的这些话不过是安慰而已,要说造反,自古以来造反成上位的皇帝难道没有么?谁又能肯定林长训不会成功呢。
他只能压下心中未知的恐慌和迷茫,不敢多有奢望:“但愿如此罢。”
两人离开长安的时候还是初冬,从西域再次出发往长安走时,却已然到了春末。
明明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好时节,入了玉门关后,却感受不到一点春日的和煦,只有说不出的冷清。
路上的行人变少了许多,游商们也不知去了哪里,偶尔路过几个人,脸上都带着紧张和惊慌,好像塌天之祸要到眼前了一般。
溯越和闻人杀牵着马匹并肩走在街道上,看着眼前稀稀落落开着的几家商铺,心中也越发沉重起来。
看来,大穆军队的形势十分不利啊,竟然连远离战火中心的玉门关都成了这番模样。
这时候,旁边的一家食肆里突然探出一个头来,只听得一声惊喜的呼喊:“闵姑娘,闻人公子!”
两人回头望去,却见一个头上缠着布巾,面上带潦倒的中年男子,居然是一个才分别两月的老熟人——胡三。
“胡三当家?”
胡三冲他们笑了笑,招手道:“真是缘分呐,两位恩人快快请进,胡某人做东请两位用些便饭可好?”
“酒保,再上些你们的拿手菜来。”
那酒保也跟胡三相熟,作揖笑道:“那胡客官可要来一份古楼子?早上现杀的羔羊,这会儿才从炉子里取出来的,那滋味香得很呢。”
见胡三有些意动,溯越含笑摇了摇头,抬手制止道:“先谢过胡三当家的好意了,只是我们两人还有要事在身,实在不敢多耽搁了,古楼子就下次再尝好了。”
被拒绝后,胡三的脸上带上了些许失落,溯越一顿,又道:“不如胡三当家请我们二人两碗汤饼如何?听闻玉门关的羊肉汤饼甚是美味,上次匆匆路过,我们还未曾尝过滋味呢。”
胡三的眼睛又亮了起来,连连点头道:“如何不可,这汤饼吃起来爽快,又不耽误时间,两位快坐,快坐,酒保,快快上两碗羊肉汤饼来!”
酒保躬身笑道:“小的这就去盯着庖人做,必定快快做好端上来,胡客官和两位客官就放心罢。”
溯越环视了一圈食肆里寥寥的几个人,这才问道:“敢问胡三当家,玉门关内怎的如此冷清?我记得上次来时分明不是这个样子啊。”
“唉。”胡三重重一叹,眉眼间的皱眉也更深了,“我上次跟两位在龟兹国分别之后,就用身上仅剩的钱物买了些当地的玉籽料,想要到长安洛阳一带去贩卖,那里的贵人多,能卖得更好的价钱。”
“哪知道我还没走到甘州,就听得安王造反了,整个陇右都跟着乱了起来,不得已之下,我只好又回了玉门关来,准备把家人带到周边小国去避避难。”
陇右……
闻人杀也问道:“先前听闻陇右挨着关内那一带的地方大闹饥荒,不知现在……”
胡三摆手道:“别提了,那一带都已经成了死地了,就是连只鸟都不朝那边飞,本来甘州、凉州还怎么没被饥荒牵连到,现在兵祸一出还是全都乱了。二位是不知道,传闻三镇节度使林长训奉密旨带兵入长安去讨伐安王了,原本替安王镇守陇右道的张群山也跟着集结了一部分驻军往长安方向去了。”
“留下的那些驻军跟朔方的军队合在一处,不知怎的又跟河西的高节度使打了起来,唉……眼下大穆是处处都乱了起来,我看要不了多久啊,这玉门关连如今的样子都要保不住了。”
胡三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边境行商,所以从这些消息中分辨不出形势来,也分辨不出忠奸,可闻人杀和溯越一听他所说的这些话,就明白了张群山肯定是林长训的人。
坏消息纷涌而至,无不预示着大穆的摇摇欲坠,如今的大穆十镇,算来竟有四镇都归于林长训之手。
而这四镇又紧紧连成一片,剑锋直指在长安太极宫中醉生梦死的皇帝,河西、安西、北庭被陇右和朔方联合封锁,平卢又被范阳死死挡在东北方,目前也唯有剑南跟岭南二镇的兵力可直接支援长安。
可剑南、岭南二镇偏偏兵力不足,若是其余四镇的兵力不能快点突破封锁,一旦被林长训攻入了长安,那天就真的要变了。
正在一片沉默之中,酒保的声音远远就吆喝了起来:“两位客官,你们的羊肉汤饼来了,汤清肉嫩饼滑,保准你们吃了一回还想吃二回,请慢用。”
胡三拍了拍嘴巴:“瞧我,说这么多干甚,两位恩人快请快请。”
这羊肉汤饼本该如酒保所说一样美味至极的,可吃在嘴里,却总觉得没了原本的滋味。
交谈间,一碗羊肉汤饼很快就见了底,也就到了告别的时候,三人之间的缘分也如这一碗羊肉汤饼一样,只在这玉门关中。
两人朝胡三拱手道:“多谢胡三当家请的汤饼,我们二人就先告辞了,他日有缘再会。”
胡三也知道两人不是普通人,见他们牵了马往关内的方向走,就知道他们定然会遇上战事了,便忍不住在他们身后大声喊道:“两位恩人,兵戈无情,千万要保重了!”
关内战火连天,也不知会持续多久,一句“有缘再会”,却几乎注定了永不相见。
胡三见两人逆行而去,早已在多年的行商生涯中历练得轻视离别的人,心中也不由得升出了一丝惆怅。
昨日知何日,来日又何日?处处烽烟起,日日作别离。
长安,大穆,这场盛世美梦,在血肉烽火中,狠狠的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