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申玖梁
回忆到此为止。
之后发生了什么,我就不太记得了,可能是因为喝醉了吧?可惜现在也没法向其它人了解情况了。
因为我现在正在北凉的寒风中直哆嗦。
望着眼前熟悉的边塞城墙,踩着坚硬的、混着冰碴子的冻土,吹着塞北的冷风,我算是切实感受到了什么是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刚过完年我就出现在这儿,自然不是因为我想找罪受,而是因为——狄人又出事了。
别误会,不是贺兰呼出尔反尔来闹事,也不是互市出问题了,而是一向弱于贺兰部的建川部趁冬春之际,突然对贺兰部发动了袭击。
众所周知,狄人部族繁多,其中以贺兰、建川二部最为强盛。其中贺兰部靠西,首领单于贺兰呼早就与我们签了盟约,现在是大周好伙伴;建川部靠东,一向与贺兰部不对付,二部之间经常发生摩擦。
背景科普完了。所以按说这也没什么,打仗嘛,常见。看着贺兰部是朋友的份上,我们的边防兵帮帮忙就好了,我大周还打不过狄人吗?
大周凉州边境守将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先斩后奏,果断率兵支援,可他们却惊奇地发现这建川部军队意外地能打,训练有素又粮草充足,简直不像是狄人。
于是,速战速决变成了拉锯战,直接影响了我们的互市和西域古道。
凉州守将难以大胜,我身为大周的大将军,自然要率兵支援,保护大周的领土和贺兰部朋友。
真是的,我知道游牧民族冬春之交人困马乏,青黄不接,可你们就这么喜欢在这破时间打仗吗!
抱怨归抱怨,我只能率军快马加鞭来到了北凉边境。
——真是如此吗?
340.王惊云
——当然不是。
急报送来的第一时间,我就意知识到了不对。
贺兰部受到偷袭落败。还算有可能,但连凉州边卫都能感到棘手,就太不应该了。
况且“冬春之交”这个时间点,对无论哪方的狄人都是大不利,建川部确能“兵精粮足,后勤充备”……
不错,建川部背后一定有其它势力暗暗支持,我也是这么想的。
而建川部紧邻的只有燕州。
燕州虽是盟友,但与我们不像田舅和齐州那么熟悉,从之前的事也能看出,他们显然有自己的私心,如果做点小动作,也是合情合理。
所以,我们必须让大将军出场,出重兵。
其表层目的是帮助贺兰部抗敌、维持明德互市和西域贸易,深层目的是敲打燕州。
但我能做出无数合情合理的推测,在结果出来前它们似乎都无比正确,可残酷的是,正确的往往只有一个。所以…真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341.王惊云
现今大周的地盘里,最不安分的当属北边那一半南平了。当初哪怕占领了,也是纷乱不断,弄得小申将军不得已在那儿守了几个月,直到后续常态驻军,政事改革,统一币制,又派了不少大周系官员,才好了那么点儿。
而魏昴一直在南方虎视眈眈,不停挑事,一旦申玖梁率主力去北方,对他可是很有利的。
就在年节前,荆南也恰好发生了大事:召氏族长不明不白的死了,申氏家主自愿降职前往荆南边境,与云州打交道。
至于这种机密是怎么知道的?哦,过年的时候荆南使者也来了洛京,然后和小姜发生了一点儿口角。
可能是因为说不过小姜又被激将了,这位趾高气昂的使者直接给我们甩了召氏和申氏两个大料。
虽然过程草率又离谱,景泽可能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为啥,但这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
这说明,荆南内部反对联魏的大贵族都失势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当务之急并非是建川部,也不是可能有自己的小心思,想继续偏安一方的燕州,而是:
一旦申将军去北方打仗,南方几乎可以确定会乱起来。
当然,这多半也不是什么燕州卢太守和魏昴串通,想害一害大周什么的。
卢太守毕竟征战半生,地盘都是一块儿一块儿打下来的,和田舅那种直接上任太守的不同,他对燕应之地有着很深的感情,哪怕知道大周统一势不可挡,大周会优待他和燕州百姓,他也会有种“慢一点再统一也好”的执念。
他从理智和情感上都明白不能对我们出手,但舍不得自己一手建立起的燕州,就只能自作聪明地搞点儿小动作了吧——反正建川部打的是贺兰部,他们又不心疼狄人。
但是他自作聪明个什么劲啊!先不说会不会被发现,被发现了大周会不会直接出兵;单说一旦大周没在意南部的局势,就危险了啊!到时候他卢太守的燕州被荆南或者南平吞并了,可别来洛京哭!
我气得厉害,决定给这坑货卢太守一点颜色瞧瞧。
通知下去,今天禁止所有的在洛京燕使吃晚饭,然后把他们的晚餐都给齐州使者! 对,大张旗鼓一点!
342.申玖梁
也就是说,北方的局势不是关键,燕州没胆子怂恿建川打击大周境内,更别说亲自出兵了;我也用不着千里迢迢跑过去,手下不少优秀将领也可以胜任这个任务。
至于为什么分析得这么透彻了,我还是到了北凉…一是为了警示燕州,用我的大将军身份亲自给他们“讲”明白利害——有的事只能在关系不那么好的时候做;
二是为了帮帮贺兰呼,毕竟贺兰部真的又缺粮又在挨打;
三则是……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局势瞬息万变,这次危机也可以是我们的机遇。
没错,既然要打仗,我们的优秀传统怎么能丢呢?
我们准备主动出击,把魏昴乃至荆南兵引出来,一举铲平南平动乱势力。
于是最终的决议是,我带领少量士兵,大张旗鼓前往凉狄边境;乐迁和李济则秘密率大军前往南部边境埋伏,等待魏楚第二联军上钩。
如果魏昴和景泽没来怎么办?也没事,那乐迁他们就顺手把南平北部的动乱势力清理清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343.乐迁
就这样,甚至没来得及回凉州的我和文十三娘接到了秘密调令,率军前往前南平首城——大梁,等待魏昴和景泽上钩。
大梁,南平曾经的首城,城墙坚固,土地富饶,是个好地方。自从被我们攻下后,魏昴就一直用小股兵力骚扰大梁,希望能夺回旧都。
战略位置重要,有充足的补给,交通便利,离边境较近——于是我们选择在这里安营扎寨。
大周派我来,自然是因为我官职够高,又参与过王畿、南平之战,对于打魏楚联军有经验;
而文十三娘是请愿随军,以“前徐远太守妻”和“现凉州高官”的身份协调军中关系的——确实,现在的部队里天南海北的人都有,甚至有不少是我曾经的敌人。
其实这项工作也不是非她不可,甚至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不过姬大人还是同意让她去。
姬大人是这么说的:
“文十三和魏昴可是有着深仇大恨的,当初魏昴破徐,刘太守殉城,徐远生灵涂碳,她怎么可能忘?现在有了灭魏的机会,她想去,那就去嘛!况且这工作由她做也挺合适的呀! ”
姬大人在堂上真诚地说,我在台下呜呜地哭:太感动了。
人比人气死人!要是当年的凉州太守能有姬大人十分之一的通人性,我也不至于那惨样……
什么诬告排挤遭诽谤,左迁降职扣钱粮;
临战少兵还疑将,活该凉州全败光。
再看看陛下!平易近人谦和有礼爱护百姓用人不疑,自己不了解的事不乱指挥还会在后方给足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