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勋贵子弟[科举] > 第15章 钦差(虫)

第15章 钦差(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过了两日,定国公府派来的人赶到了汤府。

彼时莫时言正如往常般看书,墨染站在门口敲了敲门,“少爷,府上的人到了。”

莫时言把书放下,推门出去,便看到门口还站着一个小厮,想必是来传话的。

“人在哪?来的是谁?”

小厮连忙回话:“回莫公子,来人自称是定国公亲卫,如今正在花厅,少爷派小的前来通传一声。”

莫时言点点头,轻声说了句:“有劳。”

说罢,莫时言带着墨染往汤府花厅走去。

片刻后,到了花厅就看到汤漾与一个中年男人正在喝茶。

莫时言走进去与两人打招呼,“汤兄,王伯。”

中年男人,也就是王伯起身对莫时言行了个礼,“少爷。”

汤漾对莫时言点点头,“贤弟来了,我便不作陪了。二位慢聊。”说罢,汤漾便起身离去了。

“多谢汤兄。”

莫时言看向王伯有些无奈,说了许多次见到他不用行礼,但王伯一直都是这个性子,只能问道:“王伯,我爹娘近日可好?”

“老爷夫人一切都好。”

说着,王伯从怀里拿出两封信,递给莫时言,“少爷,临行前老爷夫人让我交给你的。”

莫时言收下信把莫北写的信先拆了看,看完信莫时言松了口气。

信中莫北说,他将守备的心腹与莫时言的信一起带入了宫中,圣上看完信震怒,让刑部侍郎前来彻查。

莫北让王伯先来秦淮报信,钦差在王伯后面,再过几日便到了。

莫时言问道:“京中如今什么情况?”

“圣上震怒,派人前来彻查的同时,也派京兆府尹彻查京中,若有人阳奉阴违,便直接摘了乌纱帽,京中如今怕是风声鹤唳啊。”

莫时言轻笑,“朝中御史没弹劾父亲?”

王伯无奈点点头,“自然是有的,说老爷不该因少爷一面之词搞得如此大费周折,此事未定之前,怕是朝中御史弹劾不会少,圣上全部压下去了。”

“无妨,这几日我让人盯着他们呢,他们不会有销毁罪证的机会,待刑部侍郎到了,只需一对账册便知。”

莫时言又和王伯说了两句,然后问道:“王伯在秦淮多休整两日再回京如何?”

王伯想了想,拒绝:“少爷,我还是早些回去报信比较好,免得老爷夫人在家中着急。”

莫时言再劝,“那便明日再走,我回去给爹娘写回信。”

这次王伯只能点点头。

莫时言找来汤府管家,询问府中可否还有空的客房让王伯歇一晚,汤管家一听就派人去收拾客房了。

汤管家领着人去客房,莫时言带着墨染回到客房,让墨染在外间等候,自己去了里间拆开信。

安平公主的信没写什么,都是些问候的话,莫时言在回信上一一回复后,又给他爹写回信。

写完信时间尚早,这次王伯是一个人骑马来得,莫时言想给他爹娘带些特产回去都不行。

无奈之下,莫时言只能让墨染把前段时日汤漾送他的翻抄孤本包几本,明日带回去给他娘。

今日收到京中消息,莫时言算是松了口气,将东西收拾好,莫时言便去寻许惊秋了。

许惊秋不在自己屋内,许久未见老友,许惊秋这些日子都与汤父在书房下棋,所以这两日两人还未说文会当日的事。

莫时言到书房时,便见汤父正愁眉不展举棋不定,许惊秋则坐在对面喝着茶,一派轻松惬意。

许惊秋看到莫时言,呵呵一笑,“时言来了。听闻国公府上来了人,京中如今如何?”

汤父闻言便想回避,莫时言直接回道:“无碍,父亲说,京中派了刑部侍郎前来彻查,过几日便到秦淮。”

许惊秋挑了挑眉,若他没记错,刑部侍郎有一位最是刚正不阿。

还未等许惊秋问出口,莫时言便点了点头,示意,就是那位刑部侍郎。

许惊秋轻轻嚯了一声,“那岂不是过几日秦知府惨了。”

莫时言笑了笑,其实他觉得舅舅选刑部侍郎来秦淮,也有给他点警告的意思,若他是无事生非,这位刑部侍郎可不会管他的身份,必然会打他一顿板子。

莫时言没有说出来,与许惊秋又说了几句话,就回房间了。

莫时言走后。

汤父擦了擦额角的冷汗,“这种事下次背着我说。”

许惊秋摆了摆手,“我这学生,性子不知道随国公爷还是公主,只要他说出来,就表示他已安排妥当了,你知不知晓都无妨。”

汤父一时无言,愣了半天,回过神来,“若没记错,时言如今不过十岁吧。”汤父说出口才觉自己嗓子有些干哑。

许惊秋无所谓地摆了摆手,喝了口茶,“大惊小怪,时言从小虽是在父母膝下长大,由我教导,但事实上,时言在宫中的时间也不少,世家也曾有人打过时言的主意,现在京中却已无人敢惹。”

最后,许惊秋轻笑一声,“时言的行事、心性,全是叔父与当今教导出来的。”

“再加上云尚书与安乐王二人,可以说,很少有人能比时言布局的更妥帖。秦知府一事,时言可未与我商量一句。”

汤父叹了口气,想到汤漾,心中暗想,果然人比人气死人。

汤漾在秦淮一带名气也不算小,但却是标准的文人行事,若是入了官场,不够圆滑可是要吃苦头的,

这般想着,汤父神色间带上了些许愁容。

许惊秋一眼看出汤父心事,笑道:“行了,我看时言挺欣赏你家小子的,不必忧心。”

两人继续下棋。

四日后。

圣上派了两百精兵跟随刑部侍郎顾沁阳来秦淮,顾沁阳到了秦淮并未直接让兵马入城,而是让兵马在城外山林中隐藏起来,自己带了十几个侍卫进城。

经过城门口的盘查后,顾沁阳未到汤府和知府府中,而是在秦淮河附近找了家客栈入住。

待到入夜,秦淮河上的画舫游船渐渐多了起来,顾沁阳走下楼,询问店小二:“小二,我看外面许多画舫游船张灯结彩,可是秦淮近日有什么庆典?”

店小二摆了摆手,“害,客官外地来的吧。”

顾沁阳点点头。

店小二了然一笑,“客官有所不知,那最大的一艘画舫,是秦淮府最大的青楼凤仙阁的,毎日夜间,有些世家公子追求个风雅,到这秦淮河上来。”

顾沁阳皱了皱眉,装作感兴趣般又询问道:“本地衙门不管吗?”

店小二神神秘秘地用手挡住嘴,压低声音说道:“客官有所不知,本地通判大人都是凤仙阁的座上宾,传言这秦淮一带的青楼生意,叶氏唐氏背后都有一份,叶氏家主可是秦知府的老丈人,谁敢管啊?”

顾沁阳心中早已气愤异常,面上却不露分毫,“消息当真?本朝不是说不允许官员狎妓吗?”

“害,咱们秦淮一带消息灵通点的基本都知道,客官若不信,上画舫一看便知真假。别的不说,这秦淮八艳可是各个出了名的好颜色,而且各有所长。”店小二说话间露出个微妙的神色。

顾沁阳装作被勾起了好奇心的样子,“这秦淮八艳又是什么?”

“这秦淮八艳就是秦淮府中所有青楼里的姑娘排出来最好看的姑娘,而且各个身怀绝技,比如说凤仙阁的花魁娘子花涧姑娘,生的国色天香不说,琴技也惊人。”

顾沁阳摸了块碎银子丢给店小二,“不知这画舫要如何上去?”

店小二收下银子咬了一下,确认确实是银子后笑得更加谄媚,“多谢客官了,客官到码头附近便能看到各大青楼都留了人在那接客的。”

顾沁阳点点头,“多谢。”

顾沁阳转身上了楼,正要敲门的侍卫见顾沁阳从楼下上来连忙迎上前,“老爷。”

顾沁阳如今虽已是三品侍郎,却不过二十来岁,亦是当今的心腹。

顾沁阳点点头,让人和他一起进了房间。

一进房,那人问道:“顾大人,不知有何安排?”

不错,顾沁阳带进城的侍卫都是有士兵假扮,这位是这率领这两百人的百卫长。

顾沁阳将刚才从店小二口中得知的消息告知对方,思索片刻,说道:“安排二人与我一同去画舫,其余人便去其他酒楼探听虚实。”

百卫长抱拳,“是。”

顾沁阳换了身衣服,找了把折扇出来,收拾妥当后百卫长已经同另一人在外等候。

顾沁阳带着两人前往码头,如小二所言,码头上留了小厮与小船,正在等客。

顾沁阳面若冠玉,头戴白玉冠,头中折扇时不时摇一摇,端的一派风流公子的做派,顾沁阳将将走到近前,就有小厮问道:“不知公子想去哪家船上?”

这是把顾沁阳当成客人了,正和了他的意。

顾沁阳挑了挑眉,“本公子初来乍到,只听说这凤仙阁是最大的画舫,是与不是?”

一听顾沁阳问话,凤仙阁的小厮连忙笑脸迎上前,“正是正是,我们凤仙阁是全秦淮规模最大的了。”

顾沁阳点点头,“那就凤仙阁了。”

小厮话锋一转,“公子不是熟客,要到船上去,可要验资的。”

顾沁阳身后的百卫长上前一步,把钱袋递给顾沁阳,顾沁阳从钱袋里摸出十几张银票,从里面挑出面额最小的一张,递给小厮,“给你和船夫的打赏。”

小厮接过一看,嚯,二十两!

小厮连忙说道:“客官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