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勋贵子弟[科举] > 第4章 逼宫

第4章 逼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莫北在将军府中休息了一天,将军夫人的计划很顺利,边塞军中将士的家眷现在都在将军府在城外的庄子里。

等到五更天,莫北从将军府的角门出去了,他此时穿着将军府下人的衣服,盯梢的人以为是今日负责采买的下人,便没放在心上,实则将军府的下人早就躲进了将军府地下的密室里,这是将军夫人很早以前让工匠挖出来的,就是怕有一天边塞军被清算,以备不时之需。

莫北出了将军府后先去了其余将军在京中的宅邸,将程管家早先准备好的信件送去各家府中,又找了个地方换上夜行衣。

卯时一到,莫北就偷偷摸去城门楼的告示栏,等到城门口守卫换班时将檄文贴上去,然后又去了一些高官府上,将檄文贴上去。

待到一切都做完,莫北去了程管家早就准备好的小院,那是程管家早先以他的名义买下的一进小院,昨日程管家也安排下人去常去采购的摊上让人送些米粮去那院里,因此时城门必然已经戒严便没有了出城的必要,程管家便让莫北在这小院暂时落脚。

莫北刚进小院换掉衣物,就有敲门声传来。

“开门!搜查反贼!”

莫北装作慌里慌张的样子迎出门,门口的人已经等得不耐烦准备撞门。

莫北打开门,有些瑟缩的向着门口的士兵鞠躬,“军军军军爷,什什什么反贼啊,咱们。这这这这可是京城,怎么怎么会有反反反反贼呢!”

士兵并没有回答莫北的问题,而是直接闯进去开始大肆搜查,莫北跟在士兵身后有些无措的想要阻拦,但士兵身上都配着佩刀。

看着士兵们将整齐的小院搜的乱七八糟,莫北只能欲哭无泪的跟在他们身后。

待士兵们搜查完,确认院中没有将军府上的人之后,院里已是一片狼藉。

搜查完士兵们就走了,莫北一边叹气一边收拾院子,把门关上后,又变了脸色:也不知道其余府上如何。

将军府已经被围住,确认府上没人后,也不乏有人猜到府上有地道或是密室,但却没找到入口,将军府中下人不多,在早已准备好粮食与水的情况下,自然是只能围困,他们只能祈祷边塞军没那么快打来。

其余府上虽接到消息有些晚,但一个时辰,好歹也是能将人安全的挪走。

将军夫人那边,虽说是去了庄子上但却离京中太近,京畿大营随时可能会查到那边,所以昨日夜里,将军夫人就安排车马带着人往其余城去了,边塞军此时应该已经快到了,两边可能刚好可以碰上。

等到夜里,城外传来一片喊杀声,城中士兵点起火把照得周围亮如白昼,百姓们躲在家里瑟瑟发抖等着这场祸事过去。

京畿大营镇守五万士兵,却都是没上过战场见过血的,将领也都是各家塞进去只会纸上谈兵的蠢货,在这种情况下,城门失守已是必然。

从接到消息就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世家坐不住了。

世家从始至终都知道一件事,保险他们玩弄权术大肆敛财的前提是楚朝还存在,所以他们未曾克扣过边塞军一点粮草军饷,但现在边塞军反了!

程老将军是子承父业,程家亦是几代武将,世代都将忠君爱国刻在骨子里,所以檄文上所言的内容,只有真,没有假。

从寅时二刻看到檄文的那一刻开始,文武百官都到了太和殿。

往日里针落可闻的大殿里今日吵杂无比,小皇帝来时还不知何事,听百官吵了一会儿后也知晓了。

如今朝堂被几大世家联手把握,边塞军反了的事还需等到朝堂上百官吵到不可开交才知道,这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何其悲哀。

那瞬间,小皇帝心里想着,希望边塞军早点杀进来砍了这些世家。

“咳咳。”

为首的老人轻咳了一声,但原本还吵闹的百官却瞬间安静下来。

此人便是当朝太尉,出身汝南周氏的周暮雨,虽不是周氏嫡系一脉,却是旁支地位最高的,周氏自诩家风清正却不想出了个太尉只想着玩弄权术。

“吵吵闹闹的,像什么样子,圣上还在呢。”周暮雨手持笏板老神在在地掀了下眼皮。

小皇帝闻言嗤笑一声,直言:“要朕说,边塞军反了总比你们这群酒囊饭袋把持朝政来的强,朕要是你们,这会儿就开始查账册,免得边塞军入城时找不到替罪羊,毕竟朕是傀儡这件事,天下皆知,朕可不怕边塞军反。”

顿了顿,小皇帝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看着下方脸色骤变的百官愉悦地笑出了声。

“既如此,朕就不打扰众位爱卿议事了。”说罢,小皇帝转身就走。独留一群被他捅了心窝子的百官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咬牙切齿。

“晚舟这太傅是如何教导圣上的?”周暮雨阴沉沉地看向许归山。

许归山,高阳许氏嫡系,虽不是嫡长,却比周暮雨要有地位得多,位列司空兼太子太傅,只等小皇帝亲政便成了名正言顺的帝师。

许归山巍然不动,笑了笑,“老夫看陛下说得极是,太尉还是趁早彻查户部吧。”

说完,许归山拱了拱手示意告辞,就离开了。往日里不曾参与过周氏一派斗争的也跟在许归山身后离开了。

而平日里在朝堂上受到排挤的武官则来都没来,偌大的太和殿,剩周氏与蔡氏两派面面相觑。

户部尚书是周氏一派,而户部两位侍郎却是蔡氏一派,如今户部出了事,等边塞军到了他们两派绝对讨不到好。

许归山是保皇党,从不参与两派之间的斗争。

周暮雨彻底沉了脸色,“卢松!给你一天时间!当初我可是交代过的,边关绝不能乱!”

说罢周暮雨黑着脸出了宫。

蔡氏看了户部几人,亦是阴沉着脸,转身离开。

户部几人冷汗涔涔,丝毫不敢言语,只能顶着其余同僚复杂的目光灰溜溜的回去查账册了。

谁也没想到,晨时得知的消息,到了夜晚,边塞军便已经到了。

来得太快了!

周暮雨在太尉府中捏紧了拳头,他把持朝政多年,自然知道如今朝堂是个什么光景,也知道京畿大营的驻军不过是乌合之众。

想到如今的处境,周暮雨更是面如死灰,只能在府中等待消息。

另一边。

边塞军不费出灰之力就将驻军与城门拿下,程旭派人兵分几路,他带大队人马前往皇宫,其余几个将军带人将高位官员都请来。

程旭到皇宫门口时,皇宫大门大开,门口一个上了些年岁的老太监,身后跟着几个小丫鬟打灯。

一见程旭,老太监迎上前行礼,“老奴见过将军。”

程旭不知道此时该作何反应,也不等他接话,老太监接着说道:“老奴奉陛下之命来此迎将军进宫。”

程旭默了默,翻身下马示意老太监带路,将士们想阻拦。

老太监摆了摆手,“陛下说了,诸位可同去。”

闻言,众将士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却还是跟在老太监身后。

老太监将程旭一行人引至太和殿。

太和殿上,小皇帝正在龙椅上打盹。

老太监快步走上前拍了拍小皇帝,小皇帝才清醒些,打了个哈欠后说道:“等等那群人吧。”

在殿内众人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先前去请人的将士们回来了。

他们身后都跟着发丝凌乱的官员。

小皇帝摆了摆手。

他身后的老太监拿出一卷圣旨,站定后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登基以来,楚国百姓民不聊生,朝政为佞臣所用,朕心痛矣。古有舜尧美谈,今朕所思良久,将位传于程氏子旭,望莫负天下人。”

程旭听完圣旨有些许怔愣,这是退位诏书,有了这封圣旨,边塞军就不是反贼,而是名正言顺的清君侧。

老太监见程旭久久不接,咳了一声,示意程旭接旨。

程旭回过神,跪下接过圣旨,声如洪钟,音带哽咽:“罪臣谢主隆恩。”

身后的边塞军也跪倒一片,齐声高呼:“谢主隆恩。”

完全没料到事情发展的官员们愣住了。

许归山叹了口气,若不是周氏与蔡氏两派手底下的人管不住自己的手,待到圣上亲政,他必是个好皇帝,但现在边关未平,朝□□败,连战时军饷都敢贪污,可见这些人平日里是怎么鱼肉百姓的。

小皇帝对着程旭招招手,示意他上前,待程旭走到他面前,小皇帝将玉玺递给程旭,“将军,这个国家,今日就交于将军了,朕摆脱不了世家的掌控,让百姓苦于赋税徭役,剩下的烂摊子,便求将军帮忙解决一下了。还望将军莫让朕与百姓失望。”

程旭一把年纪,两眼通红。

小皇帝接着道:“周氏与蔡氏两派信不过,将军若是有什么需要,许氏可帮助将军。”

说罢,小皇帝递给程旭一张纸,程旭打开,发现上面写的是些人名。

“这是京中尚可信的官员,此后,就拜托将军了。”

“臣,领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