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勋贵子弟[科举] > 第3章 进京

第3章 进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处府城与上一处府城不同,虽说这里人也多,但大多百姓脸上挂着的笑容却做不得假。

这次莫北老实排队经过盘查进了城门,虽说严密,不过只是确认他不是细作后就放他入了城门。

莫北这次没到客栈,而是到了一个小摊叫了碗面,等面时与旁边正在吃面的汉子搭话道:“大哥,这边城里这边也不远,怎的这府城一点没乱啊。”

汉子也是个耿直憨厚的,直言道:“害,且不说边城离这里还有段距离,说实话,除了我们这边,附近几个府城哪里是能去的啊。”

莫北闻言来了兴趣,接着问道:“此话怎讲?”

汉子笑了笑,“附近几个府城,不是欺男霸女的,就是收受贿赂,压榨百姓的,这在周围都是传遍了的,咱们这儿啊,离京城远,天高皇帝远的,没几个官员愿意来。听说只要给那个什么什么官送钱送到位了,就能往好的地方调,但是这些官员也没钱啊,就一个劲压榨百姓。”

旁边有人听到了汉子的话,也来搭话。

“对啊对啊,这附近只有咱们知府大人是真的想干出一番事业的。”

“对,每年开春还能看到知府大人亲自去地里呢。”

“是啊,而且知府大人也不怎么征徭役。”

莫北闻言就知道本地知府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官了,说话间莫北的面也被端上来了,面摊的老板娘也插了句话:“可不是吗,知府大人也不像别的大人一样爱吃些高档的,平日里就在我们这些小摊上吃些东西。”

“对对对,用知府大人的话来说……这叫什么来着?”

“这叫与民同乐!”

“对对对!就是这么说的。”

莫北边吃面边听着几人说话,也算是对本地官员都有了个大致印象。

吃完面,结完账,莫北去另一家店买了些包子馒头做路上的干粮。

等一切准备就绪,莫北直接前往知府衙门。

“站住!来者何人!”

一到衙门门口,莫北就被衙差拦下了。

莫北摸出自己随身携带的边塞军令牌,“边塞军莫北,求见知府大人。”

一听是边塞军来人,衙差神色严肃了许多,留了一人在门口看守,就进门禀报去了。

知府确认过令牌为真后,就去了衙门门口亲迎。

知府将莫北带入书房后,正准备叫人备茶,却被莫北打断:“大人不必客气,此番我来,是有要事。”

知府有些疑惑,不知道边塞军有何要事能找到他身上。

莫北将随身携带的檄文拿出一张递给知府,“大人看完便知。”

知府接过檄文,看完长叹一声,手有些发抖,按照檄文上所言,边塞军反了可以说是师出有名,他们也只是想活下去而已,又想到附近州府的作为,便觉得边塞军真反了也好,起码不会像打着起义名号的土匪去烧杀抢掠。……

知府对着莫北拱了拱手,“小兄弟来意本府已知晓,即日起本府便通知张贴檄文,并筹措粮食尽快送往边城,但本府希望边塞军入城后不对府城内平民百姓出手。”

莫北闻言微微一笑,“知府可放心我军中将士。若不安心,可待到入城之时可让城中百姓减少外出,将军最多只会借路路过,毕竟边城外的蛮族还在虎视眈眈。”

知府安心了些许,当着莫北的面就开始抄写檄文,也不安排他人去做,不多时就完成了。

莫北等知府将事宜都安排好以后,就告辞离开了,他还要去下一处府城。

十日后,莫北到了京城,这一路轻装简行,莫北尽量压缩赶路时间才能这么快到达。

路上也不是全无危险,如今世道正乱,拦路的劫匪可不少,不过劫匪们除了极少数穷凶恶极的逃犯之外也只是吃不起饭的普通人。

前者往深山老林逃还来不及,后者也不会阻拦边塞军就是了。

顺利入城后刚好是黄昏,莫北直接去了将军府,程老将军在外打仗,为宽圣上的心,自然是要留家眷在京中,故而老将军的妻子与一双儿女还在京中。

到了将军府附近,莫北发现了许多盯梢的人,为防打草惊蛇,只能等入夜了。

一路赶来,莫北都将边塞军反了的消息只控制在路过的州府,遇到清官知府便让其提前安置好百姓,遇到贪官便直接宰了,剩下的官员不能直接联系上京中,派来报信的也被莫北甩在身后或被莫北劫杀。

如此一来莫北便赶在信到之前到了京城,到了京郊附近,莫北将马留在了附近的农户家中以免惹眼,所以入城时也未曾引起侍卫们的注意。

虽说莫北已尽量不惊动京中,但,世家假借皇帝之手要押老将军进城问罪自然是暗中留了人监视。

所以莫北只能等天黑后悄悄潜入将军府,摸到下人房后莫北随意找了个下人叫醒,那下人刚准备叫出声,莫北连忙捂住他的嘴。

莫北将自己的令牌递给他,在他旁边轻声说道:“边塞军莫北奉老将军之命前来拜见夫人,烦请小哥莫惊动旁人,只管帮我通传一声,事关边塞军存亡之事。”

下人自然也是见过边塞军令牌的,故而连连点头,自家将军就是边塞军将军,若边塞军出了事,他们这些下人可怎么办。

见下人配合,莫北便松开了手。

下人朝莫北点了点头,接过莫北手里的令牌去了程管家房里。

程管家意识到事态有些严重,就带着下人有些慌张地朝着后院的方向而去。

程管家到将军夫人的院子时,她正准备休息,就听到门外有人说话的动静,心里有些纳闷,便直接问道:“何事?”

门口的丫鬟应道:“回禀夫人,院里守夜的婆子说管家说要见您,还说他神色有些慌张。”

这下将军夫人更加纳闷了,却还是起身穿好衣物到了堂屋吩咐丫鬟将程管家请进来。

程管家一进门慌慌忙忙地行了个礼也不等将军夫人开口就直接说道:“夫人,刚才府中一个下人前来奴才屋中,他说他屋里突然多了个人说要见夫人,并拿来一块边塞军令牌,奴才已确认令牌为真。”

闻言,将军夫人神色严肃了些许,这几日府中周边盯梢的人多了起来,她原以为是世家不放心多安插了人手,却不曾想到可能是边塞军要出事。

将军夫人问道:“那下人可在?”

“奴才将他带来了,此时他正在门外。”

将军夫人点点头,程管家虽说慌张但行事还是妥帖。

程管家是程旭少年时在战场救下的孤儿,因父母双亡,程旭便将他留在了程家并以程为姓给他取了名,彼时程管家已经记事,因这救命之恩,程管家很是忠心,所以边塞军出了问题他怕程旭会出事。

将军夫人稳住心神,对心腹丫鬟道:“你随那人将边塞军将士带去书店,行事小心些。”

心腹丫鬟领命离去。

下人将丫鬟带到自己住的房里也不进去,只在门外等候。

莫北注意到门口多了两个影子心知是下人回来了,便起身开了门。

门口一个丫鬟打扮的女子见莫北开门,也不等他开口,竖了根手指在唇前示意莫北噤声,莫北会意点头不再开口。

丫鬟将下人带到一旁轻声交代了几句后,转身示意莫北跟在身后。

两人一路没有交谈,丫鬟在前方领路,小心地避开了府上的人,很快就到了后院。

丫鬟将莫北带去了书房。

丫鬟到门前敲了敲门,小声请示:“夫人,人已经带到了。”

将军夫人已经在书房等他了。

屋内响起一个略带威严的女声,“流萤,将将军请进来吧。”

丫鬟,也就是流萤推开门俯身请莫北进入书房。

莫北进入书房对着将军夫人抱拳半跪行了礼,而后将自己的来意一五一十的解释清楚。

将军夫人沉默了半晌,点了点头,她并不知晓边塞军早已缺衣少食到这种地步,毕竟京中百官多的是夜夜笙歌酒池肉林的货色,而将军写来的家信中却只是报平安。

“唉,此乃无奈之举,我知将军心中定然不愿,但军中将士为他砍了朝廷派去的钦差大臣,他也定然不会抛下将士们不管。”

将军夫人早年间也是与将军一起上过战场的,气质与莫北想象中的大家闺秀并不相同,言谈举止间都是落落大方亦是通情达理。

又沉思了片刻,将军夫人道:“军中还有些将军的家眷在京中,明日我以为边塞军祈福的名义将几位将军的家眷请去京郊的法华寺,届时便以天色已晚为由在府中的庄子上歇一晚。”

莫北点点头,“既如此,末将便等后日将檄文张贴在城中,若不出意外,等到后日将军他们也该到了。”

将军夫人吐了口气,自古以来讲究天地君亲师,这番若是成功便是不世之功,若是败了却只能留下叛臣贼子的名头。

让流萤将莫北带到个空屋休息后,将军夫人独自在书房坐了许久。

第二日一早。

莫北起来时已经是将近晌午了,这一行他未曾休息好过一天,如今身处将军府,安全了些许,他身体的疲惫自然而然的涌了上来,便睡得沉了些。

莫北起身准备去院里打水洗漱,就有人敲了敲门,“将军可起了?”

莫北有些疑惑,“何事?”

下人端了盆水进门,将水放到盥洗台上,开口说道:“回将军,管家说想必将军一路赶来已经累极,让小的给您说,今日一早夫人便下了帖子去请其他几位夫人,等下午便一同前去法华寺,请将军今日莫出这小院,若是需要饭食小的去厨房取来。”

莫北点了点头,问道:“你叫什么?”

“小的青竹,是负责洒扫的。”青竹低头回道。

“那劳烦青竹去帮我取个午饭吧。”

“不敢称劳烦二字。”青竹略有些惶恐,毕竟莫北身上是有边塞军正儿八经拼杀出来的战功,而他只是将军府上一个微不足道的下人。

莫北挥了挥手,“我不在意这些。”

青竹只能应了声,“是。”

然后去厨房给莫北取午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