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黑化后成了腹黑女反派 > 第9章 出门

第9章 出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绝对不能就这么轻易的回去。

这么多年,他一直陪着父亲守在这里,就是为了证明自己。

思绪又回到了那个十年前的夜晚。

在营州待了两年之后,他首次和父亲一同回到家中。彼时正值年关,那时候他母亲身体康健,长姐也正待嫁闺中。

除夕之夜,家中一片安宁祥和。

在营州的日子艰苦,两年里,他很少吃到自己爱吃的饭菜。尽管那已是营州为数不多的好东西了。

一大家子围坐在饭桌上,母亲和长姐不停的为他夹菜,直到他的小碗堆积如山。

可命运的安排来得那样快。

一个小厮突然来报,说来了一个道人,赖在门口死活不肯走。

想来只是哪里云游来的,今日除夕夜,上门来讨个好彩头,沾点喜气。

于是母亲遣了嬷嬷,让她去给那所谓道人一些打发钱,叫他快些离去,莫要一直纠缠,扰了家中的好日子。

本以为如此,或许就相安无事了。

谁知那嬷嬷回来后,如同失了魂一般,说话如同被附了身。

声音也宛如恶鬼般凄厉。

“斯儿命舛,刑克六亲,家宅弗安!远此子,勿令居家中!”说完,就七窍流血,倒地昏死。

吓得周围的奴仆们惊慌失措。

那可怖的模样,至今都还会浮现在他脑海中,恐惧感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

父母亲安慰他,不过是那道人的妖法,且那嬷嬷醒后并无异常,不必过多放在心上。

他自然也是这样想的,他从不信这妖鬼邪说。

可这件事却在府中传开了,下人对他唯恐避之不及。

母亲下令,若是谁再乱嚼舌根将此事传出府去,就打断谁的腿,风言风语才就此止住。

只是那些人看他的眼神,都像是看索命的无常一般。

他不过才稚童而已,感受到了别人异样的目光,便开始自我怀疑。

我真的,是不详之人吗?

从那以后,他便鲜少出门,专心在房中温书习字。

可随后的两个月里,那恶言像是灵验了一般,家中祸事不断。

母亲失足落水,卧床不起,落下了痨病。长姐无故被退了婚约,名声扫地,终日以泪洗面。还有侧夫人也无端暴毙,独留庶妹妹一个人。

府中一片凝重,仿佛失去了生气。

他知道妹妹失去亲娘,心中痛苦,想去看望她。也隐隐有些自责与害怕,怕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

走到庶妹房前时,只听到她在哭喊,“就是二哥哥!都怪二哥哥,是他害死了我姨娘!”

旁边似有长姐安慰她,“傻阿真莫要胡说!琅奴平日里疼你,若是叫他听去了该有多难过。”

话毕,房中再无人说话。余下只有幼妹的哭泣与呜咽声。

心中崩着的一根弦就此断掉了。

都怪他,都怪他?都怪他!

他疯了一般的跑出府去,想找到一个人,能告诉他答案,告诉他,他什么都没有做,这一切都不是他的错。

一路跑到位于山上的慈元寺,直到筋疲力尽。

他找到惠禅主持。把这一切都告诸于他。

惠禅听后只是笑眯眯的摸了摸哭泣的发抖的小男孩的头。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顺应天至,福泽必至。”

多余的话,不肯再说。

小小的男孩就这么呆愣的站在原地。

何为顺应天至?他尚且年幼,实在是参不透这话中的机缘。

后来的他,不顾家中亲人的挽留,执意要常住营州。

十年前,边疆多动乱,虽是危险,但更能让他成长。他跟着父亲有样学样,除此以外,更是暑不辍翰,寒犹呵笔。许多人都称赞他,韬钤满腹,锦绣盈怀。

其实他并非想变得多么厉害,只是在和自己较劲,他想证明自己,并非不祥之人。

不辞辛劳的处理府中大小事务,关心黎民百姓,为父亲排忧解难。这里没有人知道他曾被说是邪物。大家认可他,敬重他,爱戴他,尽管他年纪尚小。

一开始他只是想有一番成绩给别人看,他想用自己的努力给他人带来福泽也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是现在,或许他也无法判断,自己迟迟不肯回京,到底是舍不得离开这生活多年的地方,还是不敢走了。

……

临行的前一晚,萧满华做了一个噩梦。

梦里她满身是血,手脚都被铁链死死的拴住。整个人深陷泥潭之中,不停的下沉,动弹不得。

从小到大,光怪陆离的噩梦她做过不少,但这个梦是如此的真实,让她半夜惊醒,不停的心悸。

缓过神来才察觉到自己的里衣已经湿透了,她披上衣服,掌了灯,坐到了案前。

看着桌上的笔墨纸砚,不禁想起今日写给阿爹的那封信。

也不知道阿爹几时才能平安到兖州,也不知道那信什么时候才能到他手中,到他手中时,他事情解决了没有。

她心中总有些惴惴不安,感觉这次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失去了睡意,这么暗自惆怅着,独到天明。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云姑进来喊她起床,却发现萧满华并不在床上,起先下了一跳。环顾一周才发现她趴在了桌案上。

轻轻将她叫醒,告诉她若要去碎月泉,今日需早些出发,天黑之前才能到达。

迷迷糊糊的听了云姑的话,站起身来让云姑伺候她穿衣,随她捣弄。

要穿什么衣裳,今日配哪根丝带,簪这朵花好不好?

云姑孜孜不倦的问,她随口应着,然后再打两个哈欠,眼角泛出点泪花。

待她梳洗好出门时,孟青筠已经在马车旁等着她了。

少年身高腿长,率先上了车,伸出手,想扶着女孩上来。

萧满华却是提起裙摆,踩着踏脚凳,扶着云姑的手稳当的进了车厢内。

看都没看他一眼,径直略过了那只手。

孟青筠的手悬在空中半天,指尖微微的向内勾,最终只虚虚的握了个空拳,然后假装若无其事的收了回去。

云姑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孟青筠带着探究的眼神看向她,想问她这是怎么了。

云姑也只是抱歉的笑了笑,摇了摇头,没说什么。不是不想说,是因为她也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孟青筠正转身也要进去时,女孩的声音突然传来。

“二公子,昨夜我未休息好,恐今日坐马车身体不适,能否让云姑进来陪我?也方便照顾我。”

少年一愣,昨日不是还与他多有亲近的吗?怎么今天又变得如此客气生疏了。

难道是知道了他身负厄运的传言了,所以不想再靠近他了吗?

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苦涩的浪花。

她的请求,他无法拒绝。

马车内空间狭小,若是坐三人,怕是有些拥挤了。

并未正面回应她,只是对着云姑说,“也好,你上去伺候娘子吧。”

然后转过头对着里面说道,“我去前头骑马吧。”

云姑上车后,正想问问萧满华发生了何事。只见女孩却靠在了她的肩头,一副倦极了的模样,语气略带撒娇和慵懒的说,“云姑你别动,让我靠着睡会儿。我昨晚梦魇了,没有睡好。”

说罢就不再出声了,呼吸均匀,似乎是真的沉沉睡去了。

云姑帮她把披风上的帽兜戴上,将她拢在怀里。原来是没睡好闹脾气了,说到底还是个孩子。

毕竟是坐马车,弯曲着身子怎么睡都不舒服。走出去没多久就到了闹市,外面闹哄哄的,更是无法安然入睡。

叹了口气,看来是睡不成了,于是撅着嘴坐了起来,有些不高兴的理了理自己的发型。

说起来,这还是她来营州后第一次外出呢。

与此同时,另一辆马车也驶到了这里。

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带着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年。

少年面上不显,但眼神里是藏不住的兴奋和激动。方才他探出窗外的次数太过频繁,被族长呵斥了。此刻听着外面热热闹闹的谈笑叫卖声只能尽量克制住自己。

这时侍从的声音突然从外面传来,带着极重的口音,说着中原话,“族长,前面有一辆经略府的马车。貌似是要往西边去。”

这时闭目养神已久的老者才终于睁开了浑浊的双目。对着少年说,“次仁,打开窗子看……”

话未落下,少年已探到窗外。果然见一辆马车朝着他们前进的反方向驶来。

“娘子不睡了?要不要看看外头,这朝市热闹的紧呢,不论是中原的还是西域的物件都有卖的。”

听了云姑的话,萧满华挪至窗边,起初只是开了一条小缝,看着看着觉得确实挺有趣的,于是开得更大些。

直到两马车行至一处时,异族少年与即将关上窗户的女孩匆匆对视一眼。

看着马车里的人,少年有一瞬间的呆愣。

马车都走过去了,他目光还停留在原地。

他自小生活在草原上,那里最干净纯粹的除了清晨的露水,还有鹿儿的双眸。水亮纯净,不含一丝杂质,就像……

就像刚刚那双眼睛一样。

明明只是看了一眼,他脑海中立刻浮现了那么多。

不知哪的一阵风,将沙子吹到了眼睛里去。萧满华眨巴着眼睛急忙关上了窗,让云姑给了吹了许久才有所缓和。

萧满华打了个犯困的哈欠,留了些眼泪,这才把沙子逼干净。

“族长,那马上坐着的是经略使的手下曲宏飞,还有一个少年。马车里坐着的似乎是女眷。”

营州地偏人稀,城西边更是荒芜,黄沙满天。到那去做什么?

老者思索片刻后,“一会儿到了经略府,你去打探一下,那是何人,有何目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