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王的话音刚落,禁军便上前将他押住。苏云锦意味深长地看了林潇一眼,两人心照不宣——定王话中有话,恐怕背后还有更大的秘密。
"带走!"禁军统领一声令下,定王被押出青竹别院,其余同党亦尽数拿下。
林潇走到苏云锦身边,低声道:"多亏你及时赶到。"
苏云锦微微摇头:"此事远未结束,明日朝堂必有一场恶战。"
"先安置这些女童。"苏临渊看向被救出的数十名惊魂未定的女孩,"她们是最好的证人。"
叶临风接过话茬:"我已安排好安全驿馆,有御医照料。明日由皇后亲自接见,记录她们的证词。"
一夜无话。翌日清晨,金銮殿上龙椅之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凝固。
太监总管郑德全被两名禁军押着跪在殿中央,周明远和赵广分列两侧,皆是囚衣锁链。定王则穿着亲王常服,面带倨傲地站在一旁。
皇帝萧煊面色铁青,手指轻叩龙椅扶手:"郑德全,你身为朕的近臣,却暗中勾结定王贩卖女童,实乃大逆不道!说!这些女童被掳去做何用途?"
郑德全匍匐在地,不住磕头:"奴才有罪,奴才该死!"
定王冷笑道:"皇兄明鉴,此事与臣无关。这老奴为求自保,竟诬陷皇亲国戚,罪该万死!"
此时,太后的御座被太监们抬入金銮殿,百官跪拜行礼。太后神情冷峻,看也不看郑德全一眼,直接对皇帝道:"皇儿,哀家听闻定王被诬陷,特来为他讨个公道。"
殿内一片哗然。众人都看出太后此来是为定王撑腰。皇帝面色不变,只是手指叩龙椅的节奏略快了几分。
"儿臣恭迎母后。"萧煊起身行礼,待太后落座后,才道:"此事证据确凿,定王勾结郑德全等人贩卖女童,证人证物俱在,绝非诬陷。"
苏临渊站出列,行礼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既是贩卖女童,为何不直接卖往青楼勾栏,反要关在定王的别院中?"
此话一出,殿内议论纷纷。定王眼中有丝慌乱,但随即恢复镇定。
太后冷声道:"苏大人,也敢在朝堂上妄议皇家之事?"
"臣有罪。"苏敬连忙出列,向太后请罪,"家教不严,让小儿在朝堂上失言。"
林潇此时站出,拱手道:"回陛下,臣昨夜亲眼所见,那些被救出的女童大多面容姣好,年龄在十二至十四岁之间,且均为良家女子。据她们所述,郑德全公公手下常对她们说要'养好了送给贵人'。"
萧煊眼中锐利:"郑德全,这些女童究竟为何而掳?为何要囚禁起来?"
郑德全颤抖不已,不敢答话。定王却突然讥讽道:"皇兄何必明知故问?朝中谁人不知太监也好女色?郑德全不过是为了满足私欲罢了。"
这番话让郑德全面如死灰,而太后的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
太后冷冷开口:"皇儿,定王虽有过错,但贩卖女童一事主谋实为郑德全。定王不过是一时糊涂,被郑德全蒙蔽。"
"母后此言差矣。"萧煊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青竹别院为定王所有,女童被囚于此,定王岂能不知?且不说定王与郑德全来往密切,单是这些女童的证词便足以证明定王参与其中。"
"放肆!"太后突然厉声道,"哀家养育皇儿多年,如今竟为一群贱民女童之言而处置亲弟?这些女童之言岂能作为定罪证据?"
朝堂上一片寂静。太后发怒,非同小可。
萧煊沉默片刻,缓缓道:"此事已有林潇、苏临渊、叶临风等多位朝臣亲眼所见,非仅凭女童之言。况且,朕岂能因亲情而纵容罪恶?这是朕对天下百姓的承诺。"
太后厉声道:"陛下可是要与哀家对立?"
殿内气氛紧张到极点。刑部尚书忽然出列:"陛下,太后娘娘,臣有一言。"见皇帝点头,他继续道:"按律,贩卖良家女子为重罪,但若犯者为亲王,可减一等处置。若能交出同谋,尽力赎罪,或可从轻发落。"
萧煊沉思片刻,道:"定王,你若交代同谋,并将青竹别院内其他秘密如实告知,朕可从轻处置。"
定王看了太后一眼,太后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定王傲然道:"臣弟问心无愧,不过被郑德全所骗。至于什么同谋,臣弟并不知情。"
萧煊冷笑:"好个不知情。既如此,来人,将定王押下,候朕发落!"
太后猛地站起:"皇儿!定王虽有过错,但终究是皇室血脉!若重罚定王,外廷必有议论,有损皇家威严!"
礼部侍郎段大人突然出列:"启禀陛下,臣附议太后娘娘所言。定王乃皇亲国戚,若重罚,恐有损国体。臣建议对定王从轻处置,而对郑德全等主谋从轻惩治。"
随后,又有数位官员出列,皆为太后一党,纷纷为定王和郑德全求情。
萧煊目光扫过朝堂,在衡量各方势力。林潇和苏云锦交换了眼神——太后党羽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多。
陈皇后在宫女簇拥下走入金銮殿,行礼后道:"陛下,臣妾昨夜亲自接见了被救出的女童,她们的证词一致指向定王和郑德全。"
皇帝听罢,怒不可遏:"定王行径如此恶劣,贩卖女童,侮辱皇家威严,按律当斩!郑德全身为内臣却为虎作伥,同样罪不可赦!"
太后阵营的官员纷纷出列:"陛下息怒!定王乃皇室血脉,岂可草率定罪?"
"陛下,郑德全虽有过失,但多年来为朝廷尽心尽力,功不可没!"
"陛下明鉴,赵广乃太后娘娘亲侄,一向忠心为国,此番或有误会..."
朝堂上争论不休,太后方势力与皇帝阵营针锋相对。萧煊眼见朝堂分裂,神情越发阴沉。
刑部侍郎忽然出列:"陛下,事发突然,证据或有不足。臣听闻那些女童手册已被郑德全烧毁,如今缺乏实质证据,难以重判。"
太后闻言,面色稍缓:"皇儿,哀家并非袒护有罪之人,只是此案涉及皇家颜面,若无确凿证据,实不宜大肆声张。"
萧煊目光如刀,扫过朝堂上各派官员。他看到了许多暗中支持太后的老臣,也看到了边疆战事吃紧的奏折。眼下若与太后公开决裂,朝堂势必震荡,恐生内忧。
陈皇后察觉了皇帝的顾虑,轻声道:"陛下,治国如同下棋,有时需留一步,方能谋全局。"
萧煊深吸一口气,终于开口:"念在国家稳定,朕今日暂且从轻发落。定王削爵幽禁宗人府。郑德全免死,革去太监总管职务。周明远罢去礼部尚书官职。赵广扣除俸禄一年,停职一年。"
太后听罢,虽是不满但也无可奈何。殿中官员各怀心思,但无人再敢出声。
朝会后,苏云锦与林潇并肩离开金銮殿。
"皇上这是妥协了。"林潇低声道。
苏临渊点头:"太后势力根深蒂固,皇上不得不暂避锋芒。"
下朝后,苏府。
苏敬匆匆赶来:"云锦,华妃娘娘的父亲周明远求见。"
苏云锦蹙眉:"他找我作甚?"
苏敬摇头:"他是去找华妃娘娘,想让你引荐。"
林潇和苏云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
周明远被罢官,若不借华妃之力求情,恐怕难以东山再起。可华妃向来与父亲关系疏远,此时能否出手相助,实在难料。
不久后,华妃寝宫外,周明远跪在地上,满脸哀求:"婉儿,为父知道平日对你关爱不足,但血浓于水,你总不能见死不救啊!"
华妃周婉端坐在案前,神情淡漠:"父亲此言差矣。女儿只是一介妃子,如何能干预朝政?"
"你深得皇上宠爱,只要在皇上面前说几句好话,便能让为父重回朝堂!"周明远急道。
华妃轻笑一声:"父亲高看女儿了。皇上圣明,岂是儿女情长可以干扰的?"
周明远面色阴沉:"你这个不孝女!为父自小将你养大,教你诗书礼仪,如今你有了靠山,就翻脸不认人了?"
华妃的冷笑道:"父亲说笑了。女儿自小在家,可曾得到父亲一句夸奖?父亲眼里只有那不成器的弟弟,可曾将女儿放在眼里?若非母亲暗中教导,女儿又怎会有今日?"
周明远语塞,随即叹道:"往事如烟,为父有错,但你总不能眼看为父就此沉沦?"
华妃沉默良久,终于缓缓道:"女儿可以在皇上面前提一次,但能否恢复官职,还需看父亲自己的造化。不过父亲记住,这罪是一点不能少受的。"
周明远感激涕零:"多谢婉儿!多谢婉儿!"
华妃挥手示意他退下,待周明远离去后,她对身旁的宫女白露道:"让人好好盯着他,别让他再做出什么蠢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