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一早,高颖走近C市市局的刑警办公区时终于看到了自己导师。
“教授,您这么早就到了?早餐吃了吗?”
“刚刚在局里食堂吃过了,小高,说说你昨天的发现。”
“教授,昨天我过来之后主要是看了死者的遗体和尸检结果,会见了死者家属,死者明显掌握了一些解剖学知识,凶手表现出明显的折磨死者的行为特征,另外尸体痕迹上我认为最特殊的两处,一处是死者胸口的方形伤口,另一处是死者的□□右手指进入的痕迹,王法医推断这个伤口是死后形成的。”
“死者的社会关系排查的怎么样?”
“路队带着探组初筛完之后还剩下一百多人,逐一摸排的难度太大了,路队的意思是希望再把范围缩小一些。”
“好,我明白了,那你们昨天会见家属的情况怎么样?”
“教授,这正是我想和您说的,昨天来局里的家属是死者的女儿张燕,也是一位心理学研究者,任教于C市的一个二本院校,我发现近五年来刘晓丽发表的学术论文有超过七成都将一作给了自己这个女儿。但昨天来的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到这个张燕对母亲的死表现的非常冷漠。”
“好,小高我了解了,你的这些发现都挺好的,进步非常明显,继续加油,正好路队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尸体。”杨教授看见路晨舟过来,侧身让了一步。
“杨教授,久仰了,感谢您能过来。”路晨舟将手里的一袋包子换到左手上,伸出右手和杨教授握了握,然后转向高颖将包子递了出去“小高,你还没吃早餐吧,这两天情况紧急,我从食堂给你打的,不知道你能不能吃惯,只能请你先将就一下了。”
高颖接过不好让他们久等三口解决完一个就和他们一起走向了法医室。
杨教授掀开盖在尸体上的白布,仔细检查了尸体上那个方形伤口,然后问高颖:“小高,你刚刚说这个伤口很特殊,讲讲特殊在哪里?”
“我认为这个伤口”,高颖带着无菌手套指向了尸体表面心包处的穿刺伤口说“是凶手意图杀人留下的,这个伤口出现在所有其他伤口之后,此前的所有伤口都表现出明显的折磨被害人的倾向,他非常愤怒,所以伤口边缘并不整齐规则,但只有胸口的这处伤口,它的边缘非常平滑,而且线条笔直,哪怕途径胸骨,刀并不好控制,但凶手依旧切割的非常整齐,因此我推测,这个伤口可能代表着某种仪式。”高颖说完习惯性地看向了杨教授,等着他对自己的推理做出点评。
然而杨教授却没有就高颖对于伤口的分析再说什么,而是接着问:“另一处你认为值得重点关注的伤口在死者□□是吗?”
“对,教授,王法医的鉴定结果显示这个伤口是通过手指形成的,但是我有点拿不准……”
“拿不准什么?”杨教授翻开手上的鉴定结果一边看一边问。
“在通常的侦查实践中,女性受害者□□的痕迹一般都是男性凶手造成的,但我记得去年的一次课上您专门和我们分享过的‘9·21大观河杀人案’,那个案子里就是女性凶手通过在受害者□□留下痕迹的方式企图干扰警方的侦查方向。”
听到了这里,杨教授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来,“小高,你上课确实很用功。不错,这是在女性犯罪者中一个常见的思维定式,认为只要□□有侵犯的痕迹警方就一定会将视线锁定在男性嫌疑人身上。”
“那,杨教授,现在能确定凶手是个女人了?”路晨舟有些激动地询问。
“路警官,只从行为分析是很难得出确定的答案的,但我认为凶手大概率上应该是个女性。”
“那……”路晨舟稍微迟疑了一下,还是将心里的问题问出口了“认您为凶手有没有可能是死者的女儿张燕?”虽说昨天晚上和高颖聊完路晨舟也承认自己的这种猜测太过于主观,如果在这个制定侦查方向的重要节点上出现了差错,那将极大可能上造成更多无辜之人的死亡,但此刻说出来哪怕只是排除一个答案对案情推进也是有帮助的。
“路警官,您能和我说说您怀疑张燕的依据吗?”杨教授摆出真诚聆听的架势问。
“杨教授,我知道我的这些猜测可能都比较主观,但我还是想说出来请您分析一下。”
“您请说。”
“主要就是昨天我们通知张燕来认尸之后她的表现比较奇怪,她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愤怒,认知和意志水平看起来完全没有受到影响,显得非常……”
“路警官,我们并不知道死者刘晓丽和她的女儿之间发生过什么,这样的判断可能是缺乏准确性的,也许这对母女关系并不好,甚至有很深的积怨也说不定。”
“问题就在这里杨教授,昨天晚上高颖通过知网检索发现,死者刘晓丽对自己的这个独生女儿似乎称得上宠溺,张燕近五年来的研究都是和她母亲合作的,而且绝大多数时间里在他们的合作研究中一作都是张燕。高颖告诉我,这是母亲在为自己女儿的职业晋升铺路。这样一对母女,为什么女儿会对母亲的死如此无动于衷呢?”
“路队,我先带高颖去和张燕聊聊吧,只是对于死者刘晓丽的社会关系排查还有通过大量的视频资料确定刘晓丽的最后失踪地点恐怕还需要你们来做。”
接连几天的暴雨将尸体比被发现地附近的生物信息摧毁的所剩无几,尸体显然是被大雨冲刷下山的,那么刘晓丽又是在哪里被杀死的呢?茫茫大雨里,凶手是如何将一位年逾五旬的教授带到山上杀害?又或者,他是在什么地方将人杀死,然后抛尸在荒野里?
路晨舟听完杨教授的分析点头称是,而后将自己的车钥匙递给杨教授,“那就辛苦您了。”
车子刚开出警局大门,高颖就坐在副驾驶上对杨教授道:“教授,我觉得张燕大概率上不是凶手。”
“为什么?”
“那天在接待室我观察过她,她的惯用手是右手,但按照王法医的尸检结果,死者□□的撕裂伤是左手造成的。”
“你觉得凶手是个左利手?”
“嗯,我记得您和我们讲过,人在危急情况下会习惯性依赖自己的优势手。”
“不错”杨教授点点头,“理论结合实际就是这样嘛,看来以后有这样的机会还是应该让你多多参加进来。”
“另外,教授,其实我还有一个没想明白的点。”
“你是想说死者刘晓丽又是一位心理学教授是吧?”
高颖曾经怀疑过邓铭死后和孙晓歌聊天的“列维纳斯”就是“7·17邓铭案”背后幽灵一般的“他者”,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证据,最后这件事就只能当做一个可能的线索提供给了L市警方。
“是啊,教授,虽然成教授确实是被邓铭谋杀的,但是这件事情的知情人还有如今下落不明的‘他者’啊。”
“从尸表的痕迹来看也不太像是张燕,但张燕是与死者关系最亲密的人之一,我们去见她一面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杨教授和高颖走进张燕办公室的时候张燕刚送走了过来和她讨论项目的学生。
“张教授,我们来没打扰到您吧?”
“杨教授,打不打扰你们不也来了么?您这次来是想问关于我母亲的事吧?”张燕起身接了杯水又坐了回去。
按说张燕也工作了这么多年,因为母亲的关系也常常出入学术会议一类的社交场合,和学术领域的诸多同人和前辈接触也不少,她即便此前没和杨教授打过交道,至少对他也不会陌生,可她居然就这么直白的摆出送客的姿态。
“张教授,我们的确是为你母亲的事来寻求帮助的。”
“如果我说我不想提供帮助,你们是不是会怀疑我是我杀死了我妈?”张燕问道。
“张教授,我们同为心理学人,我相信你一定也坚守着求证的原则,未经证明或证伪的结论都是值得怀疑的,我不会下这样的结论。”
“可是杨教授,我真的不想谈论那个女人,在我的印象里,她带给我的只有创伤。”
“张教授,不知道您是否听说过成锋教授?”高颖决定抛出成锋被杀的线索。
“是Z大深耕儿童心理学的那位成教授吗?”张燕问答。尽管对杨教授和高颖的到来张燕并不欢迎,但对于成教授她还是打心底里敬重的,毕竟当年她上学的时候所用教材的编者里就有成锋教授。
“是,你知道他已经过世的消息吗?”
“我听说了。”成教授的死讯是在圈子里发了讣告的,但毕竟逝者已矣,讣告上也只写了他生前的功绩和逝世的时间,对于其他事情一律没提。
“那你知道成教授是死于谋杀吗?”
“什么?他真的是因为师生矛盾被学生泄愤杀死的吗?”
“恐怕不完全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