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今天也在等大佬带飞 > 第25章 一波平一波起

第25章 一波平一波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今日朝会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御史奏闻户部侍郎纵容宗族作恶,为祸一方,致使合州灾情泛滥,百姓民不聊生。

众大臣还未有行动,立马又有御史出列,说合州禹氏并非侍郎本家,而是打着侍郎亲族旗号的同姓之人,禹侍郎亲族都是农家子弟,耕读传家。

是合州官僚一心只想蝇营狗苟,借势欺人,根本没有求证过,禹侍郎又远在上京,才让他们逍遥法外。

一派说,谁知道你说得是真是假,定是为侍郎开脱。

一派说,侍郎为人正直清廉,你这是欲加之罪。

陛下看着朝堂吵吵嚷嚷一团,“恩泽,你说,那合州禹氏到底是不是你的宗族。”

一直低着头的禹恩泽,想到昨夜四皇子握住他手承诺时的情真意切,想到自己幼年失怙却一路安安稳稳的学习,科举。

在村里大部分人一年都吃不上一次肉的贫瘠之地,毫无营收的他每月能吃上两次荤腥。

无论谁家有了好东西,都会给他送一份。

家里的房顶从来不漏雨,婶子们包揽了他所有的脏衣服,叔伯会为他修缮房屋。

他上学的束侑,买笔墨书本的钱,赶考的路费,都是村里人节衣缩食一年由族老交给他。

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开口讨要。

又想到他们总是教诲的,要做好官,你是农家子,要明白百姓的苦。

在他为官之后,甚至仍旧定期送钱。

却说,收了家里人的钱,就不要收别人的钱了。要做一个为百姓服务的好官,不要被钱财迷了眼,他们会永远做他的后盾。

他知道家里借他的势发达,他允许他们这么做,这是禹恩泽的回报。

也是世道的回报。

一个运转良好的社会,就应该用香车美人,权势财富腐蚀人才。

给他们权、利、名,实现他们的志向,成就他们的野心,约束他们的行为,最终成为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石。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才不得志,胸襟不得展,结局请参考落榜美术生之我的二战史。

禹氏培养出了人才,自然也该获得足够的利益。

但是在昨日以前,禹恩泽却从未想过,教会了自己定国爱民的宗族,为了让他不做贪官费尽心力的亲人,却趴在他身后,成为了侵蚀民脂民膏的财狼虎豹。

五毒俱全,无恶不做。

“臣,有罪。臣,失察。”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皇帝看着这个仿佛认命的能臣,在御史争论之中,他们将禹恩泽为官以来的所有政绩都念了一遍。

呕心沥血整合税法,亲身下县丈量田地,改良税收规则,精准调控钱粮用度,甚至亲自勘察收税还遇险几乎身死,等等等等。

不少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他做过这么多。

现在谁都看出来了,之前别看吵闹得厉害,其实不过是唱双簧罢了。

“四哥可真是拼命。”

“也要有得拼才是。”宸王看着,我手下要是有这样一个官员,我比四哥还拼。

“着按察司和锦衣卫共同探查,确认禹氏所为是否属实。”

皇帝最终拍板,“至于禹侍郎,暂停职务居家反省,工作由户部右侍郎暂领,以待后效,查明事实后再行定夺。”

“退朝。”

出了太和殿,四皇子走的虎虎生威,正欲寻锦衣卫使共商此案,却被锦王追上,拱手道:“四哥,恭喜啊。”

“六弟这话说得,今日朝会又没有关于本王的议题,本王何喜之有?”

四皇子一边眼神逡巡一边敷衍,见到指挥使的身影,不等瑞王说话,“本王还有事,六弟慢走。”

说罢抛下锦王两步追上锦衣卫使,不一会儿两人就并肩而行。

等四皇子走远了,锦王在背后眯了眯眼,“当然,何喜之有?”

本来想着断他一臂也就是了。

果然如潇越所说,非得大势压人才行。

希望舅舅他们已经收拾好了收尾。

上朝归来的定安侯很是放松,陛下明显是准备放禹恩泽一马了,让按察司去查案,绝对能将禹氏查的清清白白的。

抄家灭族的只会是胆大包天假借侍郎名望的同姓禹家。

特意询问了唐迎今天的动向,听到下人回复侄子卯时就开始温书学习,更觉满意,跟老太君请安后就出了府门,还有不少事情要安排。

而此时的柳清霄在书房的软榻上睡得正香,不出意外的话要十点才会清醒。

……

四皇子的笑容并没有维持住太长时间,随着督察院的一封奏折上达天听,事情就好像跑马一般脱离了预定的轨道。

御史文采斐然,洋洋洒洒上千字,借禹侍郎之事,道尽了本朝疏漏。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奏折字字珠玑,可见心血。

但真正将事情推向高潮的,却是陛下与翰林学士禇冠斌一番奏对。

没人知道乾清宫的那一个时辰他们到底说了什么,但是当禇冠斌走出宫门时,天下百官又回到了太子案时瑟瑟发抖的状态。

其实很简单,禇冠斌只是在求见陛下后,面对陛下问话,将他看见的奢靡一一道尽罢了。

纨绔子弟为风尘女子一掷千金的豪气,官宦人家嫁娶时百里红妆的大气,少爷公子出入高门香车满园的繁华。

末了长叹一声,“便是自己不贪,又奈家人何。”

“好,好,好。”

年近古稀但仍然健硕的帝王自案桌上起身长笑,“盛世之景。”

学士只垂首不语。

“朕的盛世,他们来享。”

他回过头,目视臣子,一字一顿但斩钉截铁,“朕不姑息。”

于是才承受过一次换血的朝堂又经历了一次更彻底的清洗。

贪官污吏下马,却是民间拍手称快,保护伞被一把把折断,不知多少受害人心中再称圣人。

禹侍郎没能重回朝堂,但是相比或流放或斩首更有甚者夷族的同僚,陛下到底念及他的贡献。

在将禹家抄家灭族之后,准许禹恩泽辞官,以平民而非犯官的身份带着剩下的禹氏族人回原籍教书务农。

禹恩泽在宫门外叩首,又对前来送行的瑞王殿下深深一礼,带着鬓边花白,在子侄的搀扶下上了马车,彻底告别了上京。

这次,

是本王送你远去了。

四皇子恍惚间看见两月前在城门口安静注视他的中年男子。

那时,他们还几乎是陌生人,因为同样的期待站在一处,携手同行。

得到,又失去了。

带着满心的惆怅回到王府,还未坐定,就见自家幕僚从远处行来,步履急促,焦急之色难掩。

“先生何事?”

瑞王饮一盅茶水,早在陛下开启大清洗的当日,他就已经做好禹恩泽彻底失势的心理准备了。

禹侍郎能力再强,作为让陛下开启大清洗的引子,就算侥幸保住了官职,那些在此次清洗中受损的权贵高官,日后也都让他不会有好下场的。

辞官回乡已经是他最好的结局了,远离权力中心,回到受了他极大恩惠的家乡,反而能保他安稳余生。

陛下待他不薄。

而只要放弃禹恩泽,除了按察使的职位,也就没什么可损失的了。

他自问上任以来从无差错,并不担心陛下撤他的职。

见瑞王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和书劈手将茶盏从他手中夺走,狠狠的墩在桌上,发出响亮的碰撞声。

“定安侯府出事了。”

“工部主事唐晓风纵容手下收受贿赂,倾吞财物,被锦衣卫收押了。”

瑞王本来还错愕鱼和书行为不敬,此时蹭一下站起,“怎么会?”

“王爷,王妃来了。”长吏此时进前禀告。

“跟王妃说本王有事,晚点再去看她。”瑞王下意识吩咐。

“王爷。”一袭鹅黄的如意云纹杉被粗鲁的拎起一半,华丽繁琐的流苏髻稍显凌乱,瑞王妃根本不等长吏通传,经直闯入了议事厅。

“什么事比妾身哥哥的事情还重要?”

“四哥可是被下狱了啊。”她眸光犀利,“王爷还有比这个还重要的事吗?”

和书行礼,“见过王妃。”

“先生不用多礼。”瑞王妃亲自扶起和书,“是妾身莽撞了。”

“在下正与王爷商议此事。”见王爷不准备开口,和书解释了一下。

又问道,“不知王妃可有什么意见。”

王妃苦笑,放开对方,“妾身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意见,不过是六神无主向王爷求助罢了。”

“王爷可知详情,妾只从下人处得知四哥下狱,其余一概不知。”

瑞王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本王刚从府外回来,所知不多。”

见王妃焦虑,瑞王起身安抚,“梓潼安心,本王现在去见大哥,定然不让晓风蒙冤。”

于是回府不到一刻,四皇子又坐着马车出了门,跟上一次出门时尘埃落定的轻松相对的,瑞王殿下有一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疲惫与烦躁。

等见了定安候,四皇子问起详情,定安候也说没有头绪。

“本王与锦衣卫指挥使有几分关系,可以问一问。”瑞王殿下揉了揉额角,“不一定能问出什么。侯爷若是有什么消息来源也可以一并使用。”

定安侯看着也没什么头绪,“多谢殿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