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我靠抱大腿当上权臣 > 第10章 请客

第10章 请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宋璟和阿沅走进了一家最热闹的李记食肆,选了沿河的一张桌子坐了下了,点了煎角子、四色馒头、薄皮春茧和两碗云英面。

宋璟是第一次在这样的食肆里面吃饭,从前灵台县不过也只有几个面馆、茶馆,如今来了京都才感觉什么叫富贵迷人眼。

二人饱饱地吃了一顿,又打包了好几包丰糖糕、乳糕和栗子糕。

宋璟和阿沅打开院门正要进屋,竟然看见一个高大的壮汉站在树下。

“陈大人,你怎么在这里?”来人正是谢玹的贴身侍卫陈柏。

“我只是谢大人的侍卫,担不了公子一声大人。”

阿沅举起手上的点心:“陈大哥,我们买了早餐你要不要一起吃一点。”

“多谢!我已经用过早饭,来此是大人有些东西要我带给宋公子。”

宋璟接过来一看,竟然是几本书,书的名字十分眼熟,《春秋统解》、《集贤赋》、《古文关键》……这些都是书坊里面的科举畅销书,每一本都价值不菲,宋璟翻开一看,每一页都用极细的字添加了批注。

陈柏:“大人让我把这些书拿给你,对了还有一篇习作。”

宋璟接过来一看,很简单的题目,只有一句话。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这是《中庸》中的一句话,说的是为人处世,始终要有自己坚持的原则,不偏不倚。题目不难理解,但是要写成一篇完整的策论的话就有点困难了。

从前听老夏将科举策论该如何写,自己并不感心趣,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地听听。如今要写,这是两眼一黑。

见宋璟眉头不展的样子,陈柏很贴心地问道:“可有难处?大人让我三天之后来取。”

三天?

宋璟开始想像自己抓耳挠骚、搜索枯肠写出来东西,被谢玹嗤之以鼻的样子,不禁打了个寒颤,本想着能否宽限几天。

没想到,阿沅快声道:“没问题!”

看见阿沅对自己一脸崇拜的样子,宋璟也知道硬着头皮答应了。

不过正好陈柏今日来了,省得自己再去一趟谢府,宋璟快步走到屋中,拿出了一个烫金的帖子,右首写着“瑾呈谢玹谢大人”几个字。

宋璟:“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陈大哥帮我把这个帖子送给谢大人。明日是阿沅的生辰,我与阿沅想在这一天义结金兰,想请谢大人做个见证,谢大人贵人事忙,若是无暇也无妨。”

阿沅眼中有泪地看着宋璟,宋璟说道:“明日是你的生辰,我们虽然一直是兄妹相称的,但是却没有正经的名份,明日我们结了金兰之契,便是名正言顺的兄妹了。”

“谢谢你,小璟哥。”阿沅抱住了宋璟的,埋在他衣服里面落泪。

陈柏没有多说,拿了帖子起身就走。宋璟追上去问了一句:“谢大人回京之后可好?”

“无有不好”。陈柏答道。

“无有不好!”宋璟心想自己真是多嘴,他当然是千好万好的,升官发财等着他呢!更要多谢他百忙之中还能想着自己。

陈柏送完东西便回了愚园中,谢玹休沐在家,正坐在书房看书。

这里虽然是谢府,但只是后来在谢府周围建的一所别院,谢玹不愿意住在谢家的正院中,但是又不得不住在谢家,因此便居住在这愚园当中。

谢玹将宋璟帖子拿在手中,粗略看了一遍,然后放在了桌上,笑道:“这帖子写得不成体统。”

“可要回帖?”陈柏问道。

谢玹没有作声,而是继续问起陈柏在太平巷的见闻。

“还买了许多点心?看来他心情很不错!”

谢玹听了陈柏的描述,倒是十分好奇宋璟想如何在京都生活下去,便细细地向陈柏询问了宋璟的行踪。

陈柏将宋璟去过书坊的事情一一道来。

谢玹听了之后,不由得沉思:“他去了荣六郎的那家书坊?”

“大人,可有不妥?需要卑职去查看他做了什么吗?”

“不必了。”谢玹挥了挥手。

他并不想让宋璟知道自己时时刻刻盯着他的行踪。

陈柏正要告退,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事未说。

“对了大人,宋公子还问我您可安好。”

“是吗?他有心了。”

谢玹脸上露出难以察觉的笑意,将手上的书又翻了一页。

“陈柏,吩咐下去,替我准备一些礼物,宫中已经有旨意下来了,孙大人被流放,我作为孙大人的下属理当相送。”

谢玹回京不过短短一日,宫中便有接二连三的旨意下来了。

深县县令莫仲远因为通匪受贿、中饱私囊被判了斩刑。而他的老师吏部尚书孙詹也因为收受贼脏被定了包庇之罪,被流放到青州。

吏部尚书一职空缺,按照谢玹如今的宠幸与权势,尚书一职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谢玹确实无有不好。

而另一边,宋璟正对着谢玹送来的题目苦思良久,“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其实就是不偏不倚的意思,但是如何破题才显得巧妙确实值得深思。

一篇完整的策问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严格的规定。

如何写策论之前老夏曾经细细讲过,后来沈和也在路上与宋璟讲了许多心得,虽然宋璟写得不多,但是如何在谢玹这个科场老手面前写得不落窠臼那就有点难度了。

宋璟在桌前做了许久,蜡烛的灯芯剪了一遍又一遍,烟花慵懒地躺在书桌上,时而伸手去玩滴下来的蜡油。

宋璟怕它被烫伤,将烟花抱在怀中。

“还是做一只猫快活,不必绞尽脑汁写这劳什子的文章。”

宋璟托着腮望着桌上空白一片的纸张,脑袋里面却浮现出孙悟空的画面。

正是画画的好兴致,宋璟拿来笔墨,将一人高的宣纸平铺在地上,然后在脑中构思着比例和线条。

宋璟想画的就是老夏那日画的大闹天空的孙悟空,只不过,老夏那张只有巴掌大,宋璟想画一张一人高的。等到画册刊行那日怪在书坊门口,必定能吸引许多看客。

老夏的那张画已经如同刀刻斧凿版印在宋璟脑海中,如今要做的只是将它等比例放大而已。

虽然不难,宋璟还是思索了许久才画下第一笔,他俯身再地,眼睛盯着笔尖,精心地描绘着那神话中的场景。宋璟将孙悟空作为主体放大,而天兵天将则放在画面的一角,虽然只是聊聊几笔,但是也画出来重重云雾中的威压。

而视觉中心的孙悟空则更加突出,手中的金箍棒仿佛随时都要将纸张捅破。

画完最后一笔,宋璟已经是大汗淋漓。

线条勾好了,只剩下上色了,宋璟将颜料细细的研磨开来,试着水的比例和浸墨的深浅。

只是他始终想不好如何给这幅画上色,试了几种颜色都觉得不好。想想还是算了,将没上色的画挂在屋子里面。

第二日一大早,宋璟就开始忙活。阿沅在京都的第一个生辰一定要过好,过了今日,阿沅就十岁了。

在宋璟的老家,孩童十岁的生辰一定是要隆重庆祝的。宋璟忽然想起了自己十岁的时候收红包收到手软,爸妈还给自己买了一个超大的带灯的直升飞机。

只可惜这个地方连个竹蜻蜓都买不到。

阿沅也从一早就开始忙,她忙着按照宋璟列的菜单上面去买菜,今晚谢大人要来,他虽然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但是主人家待客一定要拿出最好的东西。

还好昨日书肆的龚掌柜给了足足十五两银子,过一个生辰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宋璟买来了白糖、面粉、鸡蛋、牛奶、玉米油,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做蛋糕。还好上大学的时候选修过烘焙课,做一个简易版的蛋糕应该不成问题。

没有烤箱只能放在铁锅里面蒸,失败了好几次,才得到了一个差强人意的蛋糕胚。宋璟如获至宝似地将简陋地蛋糕胚放在碗柜当中。

奶油不急着打发,现在原材料和技术都有限,打发早了,奶油很容易就塌了,等到傍晚再打发也不迟。

宋璟走了好几条街,终于买了一车大大小小的彩色灯笼,大的挂在了门上、屋檐下 小的则挂在了树上、画架上,有了这些灯笼,晚上就算不点灯也很明亮。

天还没有黑,宋璟和阿沅就把桌子搬到了院子当中。宋璟从酒楼里面买来了吃拨霞拱的炉子,其实就是现代的火锅。虽然还没有入冬,但是能在萧瑟的秋夜吃上一顿暖烘烘的锅子也是十分熨贴的。

在深县的时候常很谢玹同桌吃饭,对他的饮食习惯也大概了解,他不喜荤腥、口味清淡,有的时候甚至只吃米饭和蔬菜。宋璟想着,既然要做好了邀请他吃饭的打算,一定要投其所好,也一定要与众不同才行。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今天晚上的菜全都是这个季节里面京都里面吃不到的山野之物。

今日一大早,宋璟便和阿沅爬上了城门处的落霞山,虽然秋季并不是山笋生长的季节,但是仔细搜寻还是能够挖到少许的。二人在堑山中生活了许久,对如何在深山中找寻到食物十分得心应手。日头还没有到山腰的时候,二人就挖了满满一筐的毛竹笋和绿芦笋,还顺便采了一些能吃的菌子。

热气腾腾的锅子旁边,摆着切薄的咸肉片、羊肉片还有晶莹剔透的五花肉片,除此以外便是薄如春衫的笋片和切成片的各类菌子。芦笋烫着不好吃,便用菜油清炒了。

虽然是深秋却吃得这一桌春天才有的鲜味。

秋食春味,甚是风雅。

宋璟和阿沅围着锅子坐着,炉子里面的水烧干了又重新添上,阿沅怀里面的烟花倦得打哈切,翻了个身从阿沅膝盖上下去了,趴在了院门口。

酉正的梆子已经敲了两遍,门口也并没有出现谢玹的身影。

“小璟哥,这么晚了谢大人是不是不回来了。”

宋璟:“他没有说不来,就一定会来的。”

炉子里面的水咕噜咕噜地翻滚这,眼前雾气腾腾的,忽然听到门外有落轿的声音,烟花伸了个懒腰,慵懒地叫了一声,将脑袋蹭在来人的鞋上。

一双骨节分明的手抱住了烟花毛茸茸、圆滚滚地肚子,将它揽在怀中。

“谢大人!”

宋璟看着门口的谢玹,似乎在看着一个许久不见的远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