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京都之后,谢玹回到了谢府,沈和去了舅父家中
。
宋璟和阿沅则跟着谢府的马车来到凤鸣寺附近的一所小院子。
这是谢玹给他们推荐的院子,就免了宋璟跑到房务所去到处打听可以租住的宅子。
“这位小郎君,这处院子在白下坊五福街太平巷中,这附近就是凤鸣寺,可以说是闹中取静的一个好地方。”
还没来多久,牙人就拿着租住合同找到宋璟,声情并茂地介绍着这处院落。
宋璟走进去看了看,发现这所小院子是三间的开间,正屋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小二房。院子东侧是一面落花墙,凌霄花和金银花交错着攀援,西侧还有一口水井,最难得是庭院中有高大阔叶的枇杷树,此时正是枇杷结果的季节,黄橙橙的枇杷一个个圆滚滚地挂在枝头。
阿沅看着这处院子满是欣喜,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宋璟。
在寸土寸金的京都租这样一座宅子恐怕需要不少银钱。
那牙人见宋璟犹豫不决的样子继续说道:“这宅子租金一个月500文,公子觉得如何?我们这儿的价格可是比公租房还要便宜。”
便宜!确实是便宜,既然是谢玹介绍的,那这样低廉的价格肯定就是谢玹的好意了。
宋璟从钱包里面拿出了一块银子,交给了牙人:“宅子我们租了,先租一年,这是我们的租金,还请掌柜的签下合同吧!”
那人将宋璟递过来的银子,那随身的铜称称了称,觉得多了些,正准备用剪子铰一些下来。
宋璟:“掌柜的,不必了,多出来的银子还请帮我们换一些铜钱。”
“没问题没问题!要换多少铜钱都使得。”
宋璟和阿沅的东西并不多,只不过两个包袱并四个箱子的藏书。
阿沅兴奋地说道:“这里可以搭一个架子,然后再扎一个秋千,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枇杷树下荡秋千了。”
宋璟:“这里的空地上还可以再种些蔬菜,还可以养鸡!”
阿沅蹲在空地上跃跃欲试:“从前阿娘就经常在院子里面种菜,我都已经学会了,真好我们又有自己的家了。”
宋璟闻言也蹲到阿沅身边:“阿沅你放心,有我在,你就有家。云婶婶和老夏都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宋璟将袋子里面剩的钱都放在了阿沅手上:“这是你娘亲留给你的钱,我们拿它付了一年的租金,剩下钱的全部都放在你那里,不到万分紧急的时刻不要动这笔钱。”
阿沅懵懂地看着宋璟:“不用这些钱,我们该怎么生活呢?”
宋璟从口袋里面抓出了一大把铜钱:“我们不还有这些钱吗?先去置办一些东西,然后把屋子收拾收拾。”
其实这个院子里面并不缺什么,家具、餐具都是齐全的,可以说宋璟和阿沅完全就是领包入住的,但是入秋了,二人没有御寒的厚衣服,日常生活也需要一些柴米油盐。
京都的街市很繁华,由巷入街,再又街入坊,沿途都是做生意的小摊贩,做同一个行当的常常聚集在一起,卖衣服的叫彩衣巷,卖粮食的叫五谷街。宋璟采买了一些米面油和纸笔,又给自己和阿沅一人买了一件夹袄,回去一数,只剩下十个铜钱了。
自古以来城市生活就你乡村生活更为艰难呀!在这里,连烧火的柴火都要用钱买,还好刚租的院子里面还堆放了不少木柴。
到了傍晚,阿沅烧火,宋璟掌勺,简单地做了一碗汤面。二人坐在灶膛旁边借着柴火的余温,一碗温热的面汤熨贴地进入胃中,深秋的萧瑟似乎也削减了不少。
正屋里面有两个房间,阿沅睡在东侧的屋子里面,宋璟将一张高桌搬进了自己屋子,充当书桌。
夜色渐渐暗了,可以依稀听到附近凤鸣寺敲钟的声音,深沉悠远的钟声落在屋顶上,显得外面的夜格外的寂静。
宋璟掌上灯,从怀里面拿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这张纸一直藏在宋璟坏中,被竹枝刮破过,被汗水浸湿过,但是上面的线条仍然清楚,可见绘画之人的笔力。
这是那天晚上,老夏给宋璟画的孙悟空,宋璟到现在还记得拿到这张画时的激动之情,只可惜画这画的人已经不在了。
今天宋璟在街市上采买的时候,发现这里书店比食肆都多,各式各样的“书林”、“书堂”、“书棚”、“书铺”……有售卖科举专用教科书的,一本官刻版的《汉隽》竟然能够卖到一贯钱。当然也有一些供人消遣的杂书奇谈。
这个朝代印刷业已然兴盛,但是书籍大多还是文字居多,只是偶尔有些小说话本上有一两幅插画。
宋璟想了想,不如将《西游记》画成一本图文并茂的连环画,有吴承恩的故事做底子,这样的连环画一定能够畅销。
宋璟将老夏留下的那张孙悟空的画小心翼翼地在桌上展开,认真地揣摩着上面孙悟空的神态和线条,有这张形神兼备画稿做模子,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就能够栩栩如生了。
宋璟小时候四大名著的连环画是翻来覆去地看,对还各种各样的动画片更是如数家珍,后来穿越过来之后又跟老夏学了许久作画,画出完整的《西游记》章节并不难。
宋璟先提起笔再第一张纸上写上“猴王出世”四个字,随后便画上一只灵猴从石头中破石而出,腾空跃下。
烛光昏黄,周围都被黑暗包围着,宋璟感觉自己就像是是一只被石头包裹住的灵猴,仿佛置身在天地灵光的孕育当中,略微思索一番,笔下灵猴的动作神态就很自然地从笔尖下流淌下来。
群猴欢呼、天山仙府、腾云驾雾、碧海沧澜……一个个熟悉的场景在宋璟脑海中走马灯似得略过。
不知不觉,宋璟已经画到了大闹天空的部分,已经堆叠了二三十张纸了。
“够了!出第一册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停笔之后,宋璟也分不清外面是什么时辰了,到头便睡下了。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一睁眼耀眼的阳关刺得宋璟睁不开眼睛。
“小璟哥,你还是跟以前一样爱睡懒觉。我煮了粥,我们吃早饭吧!”
阿沅隔着窗户对里屋的宋璟大声喊道。
宋璟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简单地洗漱完,整理了衣服之后,便拉着阿沅向外跑。
“走!阿沅我们出去挣钱去,挣完钱就去吃好吃的。”
宋璟把《西游记》的画稿拿上,拉着不明所以的阿沅出了门。
京都的书肆都集中在相国寺附近,距离他们居住的太平巷大概要走上一刻钟的时间。
宋璟来到了一家名叫“荣六郎书铺”的书店,宋璟昨天就选定了这家书店出版《西游记》的连环画,因为这家书店是这条街最大最气派的,而且这家店里面出售不少的话本传奇,想来是有稳定的目标受众的。
书店的老板是个长着小胡子、白白胖胖的中年人,头上带着一个灰色的幞头,正在拨着算盘算账,眉毛眼睛几乎都拧成了一团。
宋璟上前行礼:“掌柜的。”
龚亭山抬头撇了一眼宋璟,见他衣着简单,又容貌清秀,还以为他是哪家的书童,便随意地说道:“可是替你家公子来取书的,记在账上即可。”
宋璟连忙说道:“掌柜的误会了,在下是有一画稿想请掌柜的品鉴,若掌柜的还能入眼,希望能够请贵店代为出版。”
龚亭山不以为意,一个小孩子能有什么好画稿,随便涂抹几笔就想赚钱,他不耐烦地说道:“掌柜的没空,掌柜的正忙,你下次再来吧!”
宋璟见他对着账本愁眉不展的样子,立马明白了:“掌柜的可是有账算不清,在下于算数之道颇为精通,可否一观?”
“颇为精通?国子监的教授们都不敢说自己惊于算数之道,你这个小子竟然敢在这里大放厥词!”
阿沅抢着说:“我哥哥算账可厉害了!”
“好吧!就让你试一试!”龚亭山将算盘和账本甩到宋璟面前,捏着小胡子在一旁看笑话。
宋璟粗略地翻了两页账本,又看看了账目上的数据,很快就知道的疏漏之处,然后便飞快地拨弄起算盘,手速快得保管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宋璟指着算盘上的数目对龚亭山说:“十日前有一笔进账被记成了支出,因此账目才对不上,你可以再算一遍。您看看是不是这个数字?”
龚亭山惊讶于宋璟竟然如此老练,像一个做了多年的老账房,结果算盘和账本一算果然如此,数字分毫不差。
龚亭山笑道:“确实如此!多谢小哥了!”
宋璟见掌柜的开心,上前拿出画稿放在柜台上:“既然我帮了掌柜的忙,还请耽误您一点时间,看看我这本画册是否值得贵店出版。”
龚亭山半信半疑地接过画稿,从第一页开始看,一开始便赞叹道:“字写得不错,虽然欠缺些气候,但是筋骨上佳。”
他一页一页翻开看着,顿时觉得眼前一亮,市面上书里面也常有插画,但是都是一整张的图画,像这样线条生动、情节连贯,用画面辅以文字讲述故事的形式还是第一次见到。
龚亭山一开始还是平常地翻阅着,水帘洞、蓬莱岛、东海龙宫、南天门……一个又一个新奇玄妙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心绪似乎被那只石猴的筋斗云越飘越远,渐渐地手下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看到精彩之处,便长长地叹出一口气“妙啊!”
宋璟看见掌柜逐渐便亮的眼睛,心里面更加有数了。
龚亭山翻到最后一页,猛然发现已经看完了所有的画稿,不禁意味深长地吸了一口气,一边点头一边赞叹,接着十分迫切地看向宋璟:“那石猴大闹天空之后呢?十万天兵天将可曾将他降伏?”
宋璟看到掌柜的这幅表情,心中难掩开心,但还是神态自若的回答道:“第二册在下还没有画完,若是掌柜的愿意刻板刊印的话,十日之后在下会送来续本。估摸着将这个故事画完,大概会出五十本……”
“好好好!”龚亭山打断了宋璟的话:“不管这本画册后面出多少,小店照单全收。对了,还不知这画册叫什么名字?作者为何?”
宋璟要来笔墨,提笔写下遒劲有力的三个字“西游记”,又在下角写上了吴承恩的名字。
“西游记!好名字!好名字!简洁大方!这吴承恩可是小公子的名字?”
宋璟连连摇头:“吴承恩是这个故事的作者,我只是将这个故事画了下来。”
“不知这位吴先生现在何处?”
“我也是在吴先生云游之时,偶然听到他讲这个故事的,大概他便是这个海外仙山的世外高人吧!现在我也不知道他的去向。”宋璟急中生智,赶紧解释道。
“原来如此!实在可惜!”
龚亭山喊来一个小伙子:“你,赶紧拿上好的纸笔印泥过来,我要与这位小公子签订契约。”
龚亭山:“如今画册还没有刻板出售,但是也不能让你白跑一趟,这是10两白银,算是定金。刻板、印刷、装订、出版这些都由小店完成,公子您就每月按时送来画稿即可,售书所得我们五五分成如何?”
宋璟心想,这出书所用的材料费、人工费都由他们承担了,这五五分成确实是良心价了,这掌柜的这么精明,肯定还有其它要求。
“只是,小店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之后不管其它书坊出多高的价格,您的续本都必须在我们书坊刊行。您若是答应,我们立即立契!”
宋璟就猜到会这样,垄断版权嘛,自古以来,大家只想自己赚钱不想同行赚钱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没问题掌柜的!以后我的画稿只在您店里面出售!”宋璟爽快地答应了。
“好勒!咱们立契,定金给您再加五两。”
宋璟按下手印之后对老板说道:“老板您店里面可售卖绘画所用的颜料?画册出版那天还请您派人通知我一声,我有一份礼物送上。”
龚亭山小小的惊讶了一下,随机忙不迭地答应了。
宋璟和阿沅拿着沉甸甸的15两银子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正好能赶上吃早饭。
龚亭山见宋璟走了,又开始从头翻阅画稿:“这故事虽然只是开章,但是足见奇绝。更可叹的是这绘画的风格和笔法,更是当世罕见呀!”
他满意地将画稿整理好:“来人!将这画稿拿去,交待底下的人赶紧刻板印刷,五日之后,我要看到一千本成本。”
龚亭山似乎想到一个重要的事情,接着交待道:“对了,老规矩,第一本给六郎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