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下飞机的时候昆明警备司令部的车已经在等了,尹副官亲自开车来接她,让她有些受宠若惊。
路上林安打听到杜聿明下午会见她,在心里打了一遍腹稿——美援、飞虎队、第一次入缅作战之得失。她估计,至少需要谈两个小时。
“小林,回来了。”杜聿明还是那么温和,好像她去重庆之前之后的态度没有任何变化。
“长官。”林安敬了一个军礼。
杜聿明随意地寒暄道,“在重庆怎么样?在陈总司令那里住得还习惯?”
“很好。陈夫人很照顾我,还教我学跳了交谊舞。”林安乖巧的答道。
林安又说,“陈夫人还给我定做了一些衣服,都没有叫我花钱。我在重庆见了蒋夫人两次,还遇到了林次长。”
“哦。”杜聿明点点头,推开办公室的门,“进来聊。”
“怎么样?说说。”他给她倒了一杯水,两人在沙发上面对面坐定。
林安梳理了一下思路,决定按时间顺序汇报,“我到重庆的那天下午,就见了蒋夫人,她考察了我一些问题。最后告诉我她即将访美,我的名字也在美国邀请的名单上。然后,她听说我住在第五军办事处,说‘不便利’,于是安排我住进了陈总司令家里。因为陈总司令的夫人是蒋夫人的干女儿。”
杜聿明点点头。
“陈夫人对我蛮好,衣食住行都帮我打算到了,还学了几天跳舞,只是我还是没怎么上手。”林安回忆道,“在陈公馆我还见到了军统局的戴笠先生,他问了我自从二十五年以来的经历,事无巨细。最后好像还算满意。戴先生还说,他和您是老朋友,叫我不要紧张。”
林安又回忆起,“住到陈总司令家里的第二天晚上,陈夫人叫我去参加了一个舞会,在那里遇见了林次长。我跟林次长说了一些我去美国之后的打算,我想准备一些美援使用的材料,因为我觉得这次蒋夫人赴美,大概还是为了争取美援。史迪威长官对我军一直多有不满,如果我能从基层的角度,再掌握一些翔实的数据,虽然不至于‘洗脱污名’,但总归是有帮助的。林次长说可以,但是他也没有后勤方面具体的统计。不过他后来叫我去军令部拿了一份《第一次入缅作战之得失》,说里面可能有有用的信息,只是需要保密。不过我想对您应该不用保密吧?我带来了。”
“我们说话的时候,陈夫人开玩笑说不如林次长认我做干女儿,林次长没有答应,但是赠了我一个字,‘静之’”。林安想了想,又有些羞赧,“说是取自大学中‘静而后能安’,同时也希望我沉静一下冲动的性格。”
她沉默了一下,好像在思考还有什么没讲到的,“哦,对了,我还跟蒋夫人申请去一趟腾冲。我想再见一下飞虎队的战友们,我去美国的时候可以拜访他们的家人,也帮他们带一些东西回去。这件事报道出去,我想对宣传也是有帮助的。蒋夫人同意了。”
说到飞虎队,她想起自己的本行前线空中联络官来,“说到这,我们FAC不知道训练得怎么样了,我也不太放心,想回腾冲去看看。我如果走最少也要走一个月,很多工作都需要再安排。”
终于,感觉没什么遗漏了,她才说,“我在重庆这几天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
杜聿明一直专注的听着,没有打断,见她说完,才说,“你这一趟收获不小啊!夫人带你去美国,不是一件小事。在外面,说话做事都要格外小心,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林次长给你取的字,十分合适。”
他又说,“关于美援使用的情况。”他沉吟了一下,“我不便向你透露太多。但是第五军的后勤财务一直是公开的,你去找王参谋要一下最近一年贴的后勤数据,也没什么问题。”
林安点点头。
杜聿明接过她带来的《第一次入缅作战之得失》,不禁想到了在腊戌会战前,林安还是他的翻译的时候,来找他“直言上谏”的那个晚上。他沉吟了一下,最终还是觉得,如果能让她了解第一次缅甸作战的完全情况,应该是好事不是坏事。到美国,如果被问起,详实作答总胜过一问三不知。
“这份文件你看了吗?”他问。
“我上午刚刚拿到,还没来得及看。”林安回答。
他点点头,“我今天带你一起研究一下,也做个准备。”
林安受宠若惊,挺直了腰板,“是,长官。”
“哦对了,”林安一拍脑门,掏出宋美龄的字条,“这是蒋夫人写的便条,她让我交给您。”
“哦?”杜聿明一挑眉,接了过来。——正是那张宋美龄暗示要给林安升官,不然出访不体面的字条。
他看了一眼,就露出了笑意,看向林安,“你偷看了没有。”
林安脸上有点发热,点点头,“看了。”
杜聿明脸上笑意更大,他站起来踱了两步,“FAC的编制,虽然现在只有五十个人,但是我准备扩大成一个连。就由你来任连长。既然责任扩大,也应该对军衔上有所晋升,我会向重庆报告,晋升你为少校。”
林安连忙起身,推辞和谦虚在她心里一闪而过,她立正敬礼,“多谢长官栽培。”
杜聿明摆了摆手。
林安放下手,又说,“可是我正要去美国,这方面的工作恐怕没办法兼顾。”
“你推荐一个副职吧。”杜聿明说。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正职挂名,副职实权。将来如果林安回来,接她推荐的人的班,也比较方便。
林安沉吟一下,“我觉得张妙妙能力很强,办事勤奋,作战勇敢,可以担任这个副职。”
“嗯……”杜聿明沉吟了一下,他对林安是信任的,但是对张妙妙只有粗浅的印象,只知道她以前也是军部的翻译,后来林安下前线不久,就又把张妙妙要去了。他又想起来,还是他打电话把张妙妙从六十六军调到第五军的,当时是觉得林安办事靠谱,算是对她的奖励。
“你和她很要好?”杜聿明问。
林安脸上便露出一点笑意,“确实关系不错。但我推荐她,主要还是她在FAC呆的时间仅次于我,为人也很诚实勤奋,做起事情来能够想在前面,确实适合这个位置。”
“可以。”杜聿明点点头。“之后你从腾冲回来,叫她一起,我见一见她。”
“是。”林安答道。
林安又问,“现在FAC实际只有小几十个人,战斗中恐怕还要有减员,如果要扩编成连,恐怕还有很繁重的培训工作,也需要生源。我想除了在部队里推荐和自荐以外,也可以向大学生招考一些。”
她又很厚脸皮地说,“我的母校清华大学就很不错,从军热情很高,数学等知识也扎实。”
杜聿明点点头,“最近确实在大学里招翻译,加上这个也是可以的。你跟赵参谋长说一声,让张妙妙跟一下这个事情。”
林安点头,又问,“赵参谋长?”
“赵家骧,东北军出身的,刚到我这里当参谋长。”杜聿明解释了一下。
他看看林安,“你去趟重庆,谈的都是些国际大事,但是心里没有忘记你的本职工作。这很好!到哪里都不要忘了脚踏实地。”
林安不禁点头,很有感触的说,“其实我觉得这些高来高去的东西,让我心里虚的很。我看不到具体的事情、数据,心里就发慌,实在没有做前线工作来的简单。如果不是罗斯福总统在炉边谈话里提到了我,我哪能进入这么多大人物的法眼?我真有点一步登天,脚下空空的感觉。”
杜聿明笑了,“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你本人的资质、能力,确实是不错的。”
“真的吗?”林安有些心虚。
杜聿明没有笑,而是很正式的说,“你以为,每个人都能像你一样?会动脑筋、笔头勤、行动也勤。做起事情面面俱到。这是很少见的。我对你是有完全的信心的。”他开了个玩笑,“只要你能控制住你的脾气,到美国搞不好再给我们带来两个师的装备呢!”
林安颇不好意思地摸摸脑袋,反驳道,“哪有那么玄乎?我觉得我跟您还差得远了。您才是真的勤奋,又善总结会总结,我带二十个人就觉得吃力了,您却能带这么几万人。要是有一天我能像您这么厉害就好了!只是怕永远不会有那么一天。”
说完,林安又觉得点评上司实在有点僭越,吐了吐舌头,不敢说话了。
杜聿明笑着说,“再过二十年,等你到我这个岁数的时候,肯定没问题。”
林安一怔,想到二十年后是1962年,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
“好了。你也累了。我这还有点事,就不留你吃饭了。”杜聿明说,“你去休息一下,晚上等我忙完了,我叫你,我们一起研究一下林次长给你的报告。”
林安点点头,把报告收起来,“是,长官。”
她敬了个礼,出了门,轻轻关上了办公室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