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浪潮平 > 第30章 鱼

第30章 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今天店里没罗倍兰预想的那么忙,她下车的时候比预计早了半个小时。

而林瑜像是早有准备,没让罗倍兰久等就过来了。

“这里面是巧克力味的什么啊?”林瑜还没走近就闻到了可可粉混合巧克力酱的香甜气味。

“嗯,一大块儿呢,叔叔阿姨都有。昨天晚上,黄誉芝新教我做的,我跟你说,昨天我们——”

罗倍兰跟着林瑜走在林荫的人行道上,一路上和林瑜说着昨天在蛋糕房的事。

公交站离林瑜家的小区不远,边走边聊,没过十分钟也到小区门口了。

小区的正门口,是市财政局。

小区里的绿化做的足够好,里面没有建高楼,最高不过五层,是二三十年前的建筑风格。每家都还配着露天阳台,从外面就能看见落地窗和玻璃里层挂着的窗帘。

楼栋之间的间距足够远,保证每扇窗户都能照进充足的阳光。

林瑜家的位置很靠里。

她带着罗倍兰穿过一个池塘,周围是平铺的鹅卵石小道,小道往上是一个矮矮的小坡,坡上种满了矮矮的灌木,这个季节,有几从正开着花。

热烈的阳光穿过层叠的枝桠,透过叶片的间隙洒在池塘的水面,水里是成群的小鱼,它们或红或白的鳞片在碧绿的水波里折射出云母质地的光。

很漂亮。

“要去看看吗?”

“我们待会儿可以下来喂鱼。”

看出罗倍兰的注意力在那片池塘上,林瑜提议。

“你家还养了鱼?”

“以前养过几条,但是感觉塘里的环境比鱼缸好,就干脆把它们放进塘里了。”

“现在……”林瑜顿了顿,“只买了鱼食,偶尔会下来喂喂。”

罗倍兰跟着林瑜走到池塘边,在铺满鹅卵石路上蹲下。

这里的鱼完全不怕人的,见到人影,非但不躲,反而不紧不慢地游向岸边,张着嘴挤在岸边,在水面冲着两人吐泡泡,激起的泡沫又慢慢在水里飘散开。

塘里不止养了一种鱼,但她只认得出最肥的那十来条叫锦鲤,什么颜色的都有。

“你放生的鱼在这里吗?”

林瑜缓缓地摇摇头:“应该……不在了,斗鱼通常只能活两三年的样子。”

“但是也许有它们生的小鱼,也说不定呢?”

“这条可能是,”林瑜伸手指着一条小鱼,它游走了,林瑜又指了指另一条,“这条可能也得叫我一声祖奶奶……”

罗倍兰的眼睛跟着林瑜手指的方向游走,嘴边噙起一抹温柔的笑。

罗倍兰伸开手臂,张开指尖想摸摸水里的鱼,指尖堪堪触及水面,甚至还来不及惊起涟漪,罗倍兰的目标就一个加速,游走了。

“你试试大鱼,大鱼不怕。”

林瑜低低地笑出声,她握住罗倍兰的手,引着她的手朝一条正在大口吐泡泡的红白锦鲤去了。

那条鲤鱼是塘里最圆润的一条,倒真像林瑜说的一样,一点儿不怕人,嘴里的泡泡反而一下一下吐得更欢了。

林瑜今天外搭了一件黄格子衬衫,罗倍兰注意到她的袖口湿了一片,但她看着满不在意。

那条胖鱼久久等不到鱼食,终是耐心耗尽,先一步游走了。

这条鱼足够硕大,故而游起来不像其他小鱼一惊一乍的。

看着它不紧不慢,老干部一样游走的背影,它凉凉滑滑的触感还停留在罗倍兰指尖。

这条鱼身上的喜感足够强烈,罗倍兰觉得有些好笑:“它真的……好胖一条啊,不会就是你喂出来的膘吧?”

“说不定呢。”

罗倍兰回头,看见林瑜学着她平时最喜欢的样子,朝她轻轻挑了一下眉。

小区在建造的最初,考虑更多的就是楼栋外形的美观,这里的楼梯也和别的小区不一样,台阶的台面比一般小区要宽敞不少,楼梯扶手也不是铁的,摸着应该是大理石的。

罗倍兰忍不住伸手抚上冰凉平滑的大理石面,大理石自带的纹路清晰可见。

这里一层只有一户人家,上到三楼,楼道里开始回荡起悠扬的钢琴声。

“是三楼这家的小孩儿在练琴,每次放假的这个点他都得弹两个小时,弹得还不错吧?”

罗倍兰听不太出来,但还是点点头,跟着林瑜继续往上爬了。

她家的木门很厚实,装的是带摄像头的密码锁,林瑜伸出一根手指开了门,请罗倍兰进去。

林瑜脱下外套,挂在门口的木质衣架上。

林瑜家的玄关设计了能坐下换鞋的木质台面,地上已经提前摆好了粉色的拖鞋,新的,一早就为罗倍兰准备好了。

换好门走进去,抬头正正好好能看见挂在墙上的时钟,时针走的也赶巧,刚过了十一点。

这只钟也很漂亮,木质的,看着很厚实,盘面是淡黄色的,甚至它的秒针都走得优雅。

李丽红和林方诚听见客厅的动静,双双从厨房里走出来。

“叔叔阿姨好!”

罗倍兰礼貌地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你好你好,你是叫罗倍兰吧,阿姨应该没记错的!老早就听林瑜提你了……哎呀,长得比照片上还漂亮!”

李丽红亲昵地伸手拉着罗倍兰,隔开一个小臂的距离细致地打量她。

“这是我昨晚刚做的巧克力慕斯,还很新鲜。”罗倍兰顺势把手里的袋子递过去。

“哟,你这孩子,平时送东西就算了,今天来做客还特意又带一份。林瑜,快带人家坐!”

他们刚从厨房出来,林方诚手上还沾着东西,不太方便接,于是李丽红接过袋子,取出蛋糕盒子去冷藏了。

“知道了知道了,你俩快先去忙吧。”

林瑜推着爸妈往厨房里走,眼神示意罗倍兰先坐。

光是林瑜走开的这片刻光景,罗倍兰便已经有些无所适从了。

她端正地坐在客厅沙发上,背脊挺得笔直,以一个不算太舒服的姿势,小心地打量起林瑜家里的装潢。

再此之前,她早就知道林瑜的家境远比她好,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客厅里亮堂堂的,扭头就能看见阳光明媚的露台,露台上铺着大格的瓷砖,地上交错摆着几盆花红叶绿的盆栽,顶着阳光开得正盛。

坐在沙发上,以五楼的高度俯视下去,刚好能看见半个碧绿的池塘。

客厅的落地玻璃是向外开合的,是手动向外开合的,玻璃擦得一尘不染,顶楼的采光尤其好,即使纱帘拉上一半,也照得屋里亮堂堂的。

正对罗倍兰的位置摆着一台占据了半个墙面的大尺寸液晶电视,墙面粉刷着浅绿和浅蓝相间的条纹,两边立着两个装饰柜,也是玻璃的柜门。

玻璃柜分上下两层,里面摆着一些装饰物和收藏品——成套的紫砂茶具,琉璃花瓶,一些很有特色的陶瓷娃娃……

茶几上放着摆盘精致的果盘,也是提前洗过的。

屁股下的沙发是真皮的,坐着很舒服,往后稍一回头,墙上挂着一副黄山迎客松的刺绣,金边的。

沙发边的立式空调也是白白净净的,是今年刚放上电视打广告的新型号,它正在向外吐着冷气。

这样的家,罗倍兰只在电视上的热播都市剧里看到过。

“你喜欢椰汁多一点还是橙汁?”林瑜从厨房里探出一个脑袋,问,“还有茉莉花茶,刚泡的,喜欢吗?”

“嗯……我都可以。”

“那喝茶吧。”

罗倍兰的视线跟随着林瑜,这才注意到餐桌上有一个大玻璃茶壶,里面是淡黄色的茶液,最顶上飘着一层被泡开的茉莉花。

罗倍兰接过茶杯,里面的茶水还是温的,一片花瓣从滤口里漏出来,飘在最上面。

“等饭做好还要一会儿,去我房间看看吗?我还在书房里存了很多画。”

“好啊。”

穿过走廊,在挨着阳台的右边是林瑜的房间,房间很大,一面墙做成了衣柜,一面墙嵌着书架。

连着阳台的那面墙开了一个窗户,挂着一块儿绿色的窗帘。

挨着窗户的是一个化妆台,台面上的圆形化妆镜上恰好映出罗倍兰的脸,她从镜子里看见了自己和林瑜的脸。

她在镜面上和林瑜对视,林瑜冲她笑了一下。

书架塞得满满当当,最顶上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硬壳书册,什么颜色的都有,好像连这些也是被精心调整过摆放位置的,看上去乱中有序。

罗倍兰注意到了书架第二层的一个玻璃鱼缸,里面铺满了一层彩色的小石子,玻璃缸的内壁结了一层水垢。

“咦,你怎么在书架上摆了个空鱼缸?”

“这个啊……”

林瑜把鱼缸取下来,单手抱在怀里,另一只手抓起一捧细碎的小石子,又让它们从指缝里一点点落下去,发出沙沙的声音。

很自然地,罗倍兰也学着她的样子,抓起一把细碎的石子,又让它们落回去。

她们的手指在缸里相互碰撞几下,轻轻地。

“小时候,我妈总带我去中心广场去玩,那里有一个卖小金鱼的小摊,我特别喜欢去那里抓鱼玩。”

林瑜说的那个小鱼摊,罗倍兰也有印象,小时候罗志麟带她去看过,十块钱可以抓三次。

但罗倍兰和罗志麟都没玩过,他们通常只会在一边看看,然后揣着仅有的一块钱去小卖部买两个五毛钱的棒冰。

“那个时候,我对这些专门用来卖的小鱼还没什么概念,我以为能养它们很久。”

“但是我想办法抓回来的鱼都活不过一个星期,几次都是这样,因为这个,我还哭了几次。”

“后来,我妈妈就告诉我,如果把它们放到大池子里,它们交了朋友,就能活很久很久,我照做了。”

后来的事,就像大多数有心的家长哄小孩一样,李丽红指着小一点的鱼说那就是林瑜放走的鱼,或者指着大一点儿的鱼,说那是它们长大了。

那以后,林瑜就雷打不动地,每周都想办法带回来几条小金鱼,倒进鱼缸里,第二天再捧着鱼缸去放生。

市场上的小金鱼本来就难以活很久——这是林瑜大一点儿后才意识到的。

但在她上初中之前,即使她意识到了这点,也依旧保持着这个习惯。

去广场抓鱼,成为她们母女独有的娱乐活动,就连林方诚都插不进来。

说不定人家还真就在塘里寿终正寝了呢?

“喏,这是鱼食,待会儿我们去喂它们吧。”

林瑜从抽屉里掏出一小包饲料,上下摸了自己一通,她身上没有口袋,便把鱼食塞进了罗倍兰的兜里。

罗倍兰注意到林瑜的房间里有一个不高不矮的小板凳,但是房里似乎并没有能与之高度相匹配的桌子。

但很快,罗倍兰就见识到了那条小凳子的用处。

林瑜搬动那条小凳,把它移到书架下面,踩上去,在书架的最上层挑挑拣拣地取下几个硬壳包装的册子。

但林瑜已经久不翻动这些东西了,她自己也不大分得清哪本是哪本,干脆一下子抽出来大半,一字排开扔在床上。

“应该……都在这里了。”

“这个是?”

“我喜欢把自己画过的东西存起来,这些都是,还有照片什么的。”

罗倍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边缘发黄的画纸,线条简单但流畅,画上是三个飞天小女警。

“噢,这是我小时侯还没学画画那会儿画的。”

“没学就能画成这样,超级厉害的!”

罗倍兰夸着,兴冲冲地继续往下翻。

“不行不行,我给你找找好看的,”林瑜,“我给你找找我在北京工作那会儿画的设计稿。”

说着,林瑜在一对颜色相似的文件夹里翻找起来。

“这里的你都可以翻,我找出来应该还要那么一会儿。”

得到林瑜的应许,罗倍兰便学着林瑜的姿势趴在她的床上,兀自一本本翻看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