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霓裳红妆[八零] > 第92章 半生情书

第92章 半生情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但意外似乎总是比明天来的更快。

医院的走廊总是那么长,灯光惨白得刺眼。周慕晚坐在ICU外的长椅上,手指绞着衣角。三天了,母亲被推进去已经整整三天。

"爸,您回去睡会儿吧,我在这守着。"周慕晚看着父亲周叙白布满血丝的眼睛,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周叙白摇摇头,目光钉在ICU的玻璃门上,"我再等等。"他的声音沙哑,像是很久没喝水了。

"您都三天没合眼了,再这样下去..."

"我说了,再等等。"周叙白打断女儿的话,语气不容置疑。

周慕晚叹了口气,从包里拿出保温杯,"那至少喝点水吧,李阿姨刚送来的红枣茶。"

周叙白这才接过杯子,机械地喝了一口。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扇门,仿佛只要一眨眼,就会错过什么重要的瞬间。

"37床家属!"护士推门出来喊道。

周叙白几乎是弹起来的,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护士面前,"我妻子怎么样了?"

"现在稳定一些了,但还没脱离危险期。"护士递过一张单子,"需要补交一些费用。"

周慕晚赶紧站起来,"我去交吧,爸您在这等着。"

周叙白点点头,眼神又回到了ICU的方向。周慕晚看着父亲佝偻的背影,鼻头一酸。三个月前,母亲还好好地和他们一起包饺子,谁能想到一场普通的感冒会引发这么严重的并发症。

交完费回来,周慕晚看到父亲依然站在原来的位置,姿势都没变过。她轻轻走过去,把缴费单塞进父亲手里。

"爸,您坐会儿吧,这样站着太累了。"

周叙白像是没听见,突然开口:"你妈最喜欢吃这医院门口那家小店的馄饨。"

"啊?"周慕晚愣了一下。

"二十年前她生你的时候,我每天给她买那家的馄饨。"周叙白的嘴角微微上扬,"她说医院的饭没味道,非要吃那家的。"

周慕晚第一次听父亲说起这些。在她的记忆里,父母很少提及过去的事,尤其是那些甜蜜的细节。

"那...我去给您买点吃的吧?您从中午到现在什么都没吃。"

周叙白摇摇头,"我不饿。"他顿了顿,"你记得你六岁那年发高烧吗?你妈整夜没睡,用酒精给你擦身子降温。"

周慕晚点点头,眼眶发热。她当然记得,那天夜里她烧得迷迷糊糊,只记得母亲温柔的手和淡淡的酒精味。

"所以现在,我也得守着她。"周叙白的声音很轻,却坚定得像是在宣誓。

周慕晚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她悄悄擦掉,拿出手机,开始在备忘录里写下这些片段。父亲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从未深入了解的父母爱情故事。

夜深了,医院走廊渐渐安静下来。周慕晚劝不动父亲,只好去护士站借了条毯子。

"爸,您至少披着这个,夜里凉。"

周叙白这次没有拒绝。他裹着毯子坐在长椅上,眼睛依然盯着ICU的方向。周慕晚坐在他身边,突然发现父亲的白发比上次注意时又多了不少。

"您睡会儿吧,我看着,有情况马上叫您。"

周叙白摇摇头,"我睡不着。"他沉默了一会儿,"你妈睡觉喜欢踢被子,我得经常起来给她盖。"

周慕晚忍不住笑了,"这我倒不知道。"

"你不知道的事多了。"周叙白难得地笑了笑,"你妈表面上看着温柔,其实倔得很。当年我追她的时候..."

他的话突然停住了,因为ICU的门再次打开,主治医生走了出来。

"周先生,您夫人情况稳定一些了,但还需要观察。您可以回去休息,有情况我们会通知您。"

周叙白固执地摇头,"我就在这等。"

医生看了看周慕晚,眼神中带着无奈。周慕晚理解地点头,送医生走了几步。

"我爸就这样,劝不动的。"

医生叹了口气,"理解,但这样下去他身体会垮的。您母亲的情况...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回到长椅边,周慕晚发现父亲已经闭上了眼睛,但姿势依然紧绷,显然没有真的睡着。

"爸,医生说妈情况稳定了,您..."

"我就在这等。"周叙白打断她,眼睛都没睁开。

周慕晚知道再劝也没用,只好坐下来陪着。夜深人静,医院的空调嗡嗡作响,她不知不觉也睡着了。

醒来时天已微亮,她身上盖着那条毯子,而父亲站在窗边,正在小声打电话。

"...对,请假...不知道,看情况...课调一下..."

周慕晚揉揉眼睛,这才想起父亲还是学院的教授。她走过去,听到电话那头似乎是他同事的声音。

"老周,你这样不行啊,下周的课..."

"我妻子更重要。"周叙白的声音不容置疑,"课可以补,人..."他的声音哽了一下。

周慕晚轻轻碰了碰父亲的手臂,示意她去买早餐。周叙白点点头,继续和电话那头交涉。

医院食堂刚开门,周慕晚买了粥和包子。回来的路上,她的手机震动起来,是公司同事发来的消息,询问她什么时候能回去上班。

她犹豫了一下,回复道:"家里有急事,再请三天假。"

回到ICU外,周叙白已经挂断了电话,正和一位护士说话。看到女儿回来,他招手示意。

"护士说,你妈今天可能会醒一会儿。"

周慕晚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真的吗?那太好了!"

周叙白的表情也松动了一些,接过女儿递来的早餐,终于肯坐下来吃东西了。

"爸,您昨晚睡了吗?"周慕晚小心翼翼地问。

周叙白摇摇头,"眯了一会儿。"他喝了口粥,"你回去休息吧,换身衣服。"

"我不走,我陪您一起等。"

父女俩就这样守在ICU外,时间像被拉长的橡皮筋,缓慢得令人心焦。下午三点,护士终于带来了好消息:病人醒了,可以短时间探视。

周叙白几乎是跑着进去的。周慕晚跟在后面,看到母亲虚弱地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了管子,但眼睛是睁开的。

"老周..."姜晚星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周叙白握住妻子的手,轻声说:"我在呢,一直都在。"

姜晚星的目光移到女儿身上,微微笑了笑,然后又看向丈夫,"你...没睡..."

"睡了,睡得很好。"周叙白撒谎道。

姜晚星轻轻摇头,显然不信。她想说什么,但被护士打断了。

"病人需要休息,探视时间到了。"

周叙白不舍地松开妻子的手,"我就在外面,你好好休息。"

回到走廊,周叙白像是卸下了什么重担,整个人都轻松了一些。他坐在长椅上,长长地舒了口气。

"爸,妈看起来好多了,您要不要..."

"我不走。"周叙白知道女儿要说什么,"她随时可能再需要我。"

周慕晚不再劝说。她打开手机,继续写那些关于父母的故事。这一次,她写得更加详细,加入了今天看到的场景。父亲握着母亲的手时眼中的柔情,那种超越语言的默契和牵挂。

晚上,周慕晚终于说服父亲在医院附近的宾馆开个房间简单洗漱。她自己则回家拿些换洗衣物。推开家门,熟悉的家的气息扑面而来,却因为少了母亲的身影而显得异常空旷。

她快速收拾好东西,经过父母卧室时,看到床头柜上摆着的相框,那是父母年轻时的合照,背景是某个大学的樱花树。照片里的父亲搂着母亲的肩膀,两人笑得那么灿烂,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周慕晚拿起相框,轻轻擦拭并不存在的灰尘。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对父母的爱情故事知之甚少。他们很少提起过去,就像那是一个被封存的宝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钥匙在哪里。

回到医院,她发现父亲已经回来了,正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看一本医学杂志。走近了才发现,杂志是倒着的。

"爸,您根本没在看。"

周叙白合上杂志,"被你发现了。"他难得地开了个玩笑,"老眼昏花了。"

周慕晚坐下来,犹豫了一下,问道:"爸,我能问问您和妈是怎么认识的吗?"

周叙白愣了一下,然后眼神变得柔和起来,"怎么突然问这个?"

"就是...突然想知道。"周慕晚轻声说,"我好像从来没听你们提起过。"

周叙白沉默了一会儿,目光却投向远处,提到这些,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待周叙白讲完以后,周慕晚惊讶地睁大眼睛,"妈还会唱歌?我从来不知道!"

"她会的多了。"周叙白的声音里带着骄傲,"她还会弹一点钢琴,画得一手好画...只是后来工作忙,又要照顾你,这些爱好就慢慢放下了。"

周慕晚感到一阵心疼。她拿出手机,继续记录这些珍贵的片段。写着写着,一个想法突然冒了出来。

"爸,我能把您和妈的故事写下来吗?发到网上那种。"

周叙白皱了皱眉,"写这个干什么?"

"就是...觉得特别感人。"周慕晚真诚地说,"现在网上都是快餐爱情,像您和妈这样的感情太珍贵了。"

周叙白思考了一会儿,轻轻点头,"随你吧,别太夸张就行。"

得到父亲的许可,周慕晚当晚就在一个热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第一篇长文,标题是《ICU门外的守候:我的父母与他们的四十年爱情》。她详细描写了父亲如何不眠不休地守在母亲病房外,以及他们年轻时的爱情片段。

让她没想到的是,文章一夜之间就获得了上万点赞和转发。评论区充满了感动和祝福:

"看哭了,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老一辈人的感情就是这么纯粹"

"希望阿姨早日康复,叔叔也要保重身体"

更让周慕晚惊讶的是,第二天一早,她收到了一条私信:

"你好,我是《都市晚报》的记者。20年前我曾采访过你父母的爱情故事,看到你的文章才认出他们。你母亲现在情况如何?我想做个后续报道..."

周慕晚惊呆了。她完全不知道父母还接受过媒体采访。她赶紧回复了记者,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

"记者?"周叙白皱眉思索了一会儿,"哦,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那时候我和你妈刚被评为市里的先进优秀青年,他来做专访。"

"先进优秀青年?"周慕晚瞪大眼睛,"您和妈还有这种称号?"

周叙白难得地有些不好意思,"年轻时候的事了,没什么好说的。"

周慕晚突然觉得,自己可能从未真正了解过父母。在他们作为"父母"的身份背后,原来还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

她征得父亲同意后,联系了那位记者。当天下午,记者就来到了医院。他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神矍铄。

"周教授!真是好久不见了!"记者热情地握住周叙白的手,"听到姜晚星生病,我真的很担心。"

周叙白点点头,"谢谢关心。"

"您还记得我们当年的采访吗?您说'爱一个人就是愿意为她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这句话后来被很多年轻人引用呢!"

周叙白有些尴尬地看了女儿一眼,"那时候年轻,说话比较夸张。"

"不夸张!"记者认真地说,"现在看到您守在病房外的样子,就知道当年那话是真心的。"

周慕晚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她突然明白了,爱情可以有千万种模样,但父母这种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感情,才是最动人的一种。

接下来的几天,姜晚星的情况逐渐稳定,转入了普通病房。周叙白终于肯回家睡个整觉了,但每天仍是第一个到医院,最后一个离开。

而那名记者的报道也很快见报,标题是《三十年后再访:时光不老,爱情不散》。报道一经发出,就在网上引起了更大反响。许多人被这段跨越时光的爱情故事打动,医院甚至收到了不少陌生人送来的花和祝福卡片。

周慕晚把这些都读给母亲听。姜晚星虽然还很虚弱,但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你爸啊,年轻时候就这样。"她慢悠悠的对女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