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我在校园文里解悬疑 > 第24章 瓦当与晨露

第24章 瓦当与晨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宸瑜在图书馆东翼的月梁上醒来,工装外套沾满夜露。

晨光穿透万字纹花窗,将他的影子钉在未干的桐油上——昨夜为校准斗拱间距,他直接在脚手架上和衣而眠。

吴泷的脚步声惊起梁间麻雀,她拎着保温桶穿过晨雾,瞥见他后颈晒脱皮的皮肤上粘着木屑,像片未打磨的浮雕。

"陈作坊的豆腐脑,多浇了两勺辣油。"

她掀开桶盖,热气蒸腾中浮出半张工程图,"西南角平身科的栌斗开裂了,得用老榆木补。"

宸瑜就着美工刀柄搅动豆腐脑,刀尖在图纸裂缝处画了道朱线:"让老张记送木料时带半斤铁钉,要光绪年间船板拆的那种。"

蔺疏月值完第四个夜班时,发现江云野的复健计划表被篡改。

原定的"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被划掉,改成歪扭的"青柠汽水补给日",页脚还画着个拄拐杖的小人。

她在篮球馆逮到那人时,他正单腿骑在动感单车上,护膝里鼓鼓囊囊塞着能量胶。

"半月板缝合术后六周禁止骑行!"听诊器砸在金属扶手上,"再作死就让护士长给你打石膏到脖子!"

江云野的耳尖红得发亮,从运动水壶里掏出冰镇的枇杷膏:"阿婆说你咳了整夜……"

监护仪突然在走廊尖叫,蔺疏月转身狂奔时,听见身后单腿蹦跳的动静混着枇杷膏瓶子滚落的声音。

周末的旧书市飘着霉味与桐油香。吴泷蹲在《清代匠作则例》堆前,指尖刚触到"大木作"篇,卖书老头忽然开口:"姑娘,你虎口有糨糊茧。"

宸瑜从身后递过泛潮的《样式雷图集》,书页间滑出半截墨斗线:"搭上这卷烫样图谱,换你那本乾隆年的《内檐装修》。"

老头浑浊的眼珠扫过宸瑜腕上的疤:"后生可晓得'偷梁换柱'要留几分活口?"

日头西斜时,两人抱着典籍挤上末班公交。吴泷的帆布包漏出半块芝麻火烧,碎屑落在宸瑜的工程靴上,像撒了把人间星子。

暴雨夜的古籍库房警报大作,吴泷抱着《营造法式》往干燥箱狂奔。宸瑜撞开安全门时浑身湿透,左臂那道疤渗着血,手里紧攥雷击断的椽子。

"东南角要塌!"他吼声混着雨幕,"得用陈师傅的'抽梁法'!"

江云野瘸着腿扛沙袋冲进来,石膏腿在积水中划出凌乱波纹。

蔺疏月举应急灯出现时,光晕里四个人的影子缠成麻绳,把摇摇欲坠的百年梁架捆进现世。

小满这日,吴泷在正脊筒里发现枚桃木符。

宸瑜的刀痕在符上刻着"乙酉-癸卯",正是他们初遇那年的蝉鸣到此刻的晨风。

江云野的复健进度卡在89%,蔺疏月偷换了镇静剂配方。

奶猫长安跃上完工的歇山顶,爪印与百年前某只野猫的足迹重叠在瓦当上。

当第一批读者涌入图书馆,宸瑜的工装裤膝盖处还沾着糨糊,吴泷的白玉簪绾着半根松针。

十年后的清明,吴泷带学生回图书馆测绘。

少女指着正脊筒问:"老师,这个'泷'字校验符有什么讲究?"

晨光穿过花窗,她抚过被岁月包浆的木纹:"这是某个愣头青的独门秘技——要拿二十年晨昏当尺,心跳作墨,才能量准。"

奶猫长安的曾孙跃上梁架,爪印与旧年梅花烙重叠。

风过处,檐铃摇响陈师傅教的古调,恍如当年那个浑身木屑的少年,在千年建筑史里刻下温热的注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