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愿意将最美好的事物留于元境中,这是独属于自身的回忆。
罗诗婴忘性大,忘记自己何时露了馅……江亦姝尾音落下,她摸抚对方下巴的手顿时间停下,随即调整好姿态,撑起.身来,一边挑衅——
“想知道?看得到么……”罗诗婴哼笑出了声。
不想再与徒弟多废话了,她欲起.身回榻上大梦。
“哗——”
江亦姝在刹那之间站起身来,一身池水挂在透亮的里衫,这大幅度动作让罗诗婴不得不回头……
月光照映在她细窄的腰肢处,腹部的线条隔着湿透的衣衫若隐若现,丰神绰约,出水芙蓉。
来不及等罗诗婴反应,江亦姝顷刻间掏住对方的腰带,手指巧妙在眨眼间解开……
罗诗婴:“……???”这是要作甚,怎么身份互换,江亦姝成了登徒浪子了?!
她赶紧抓住身前人的手,妄想制止住她的行为。
江亦姝不如她的意,反抑制住她的手,罗诗婴此时双膝还杵在狐毛大氅上,两人一高一低就在汤池边过了十几招。
若是动真格,徒弟怎可能打得过师父?显然罗诗婴在让着她。
江亦姝知晓对方没有真的生气,更加得寸进尺,肆意妄为……
罗诗婴今日是真乏了,不愿再与这逆徒拉扯废话,挣脱她压在自己腕上的两只手,骤然起身背对着池中人。
江亦姝赤脚站在暖池中,也不嫌打滑,罗诗婴起身后,她的头恰好与前者胯骨位置齐平,如此一来,江亦姝更好“偷袭”了——
只见一只沾满水珠的纤纤细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了池边人的脚腕,即使隔着净袜,也被水汽瞬间浸湿,罗诗婴只感受到脚腕处一片温烫……
旋即,一股不可抵抗的力量将她往后拽,坠入一汪热泉之中,水花四溅,连两米远的屏风上都溅上了……她虽是跌入汤池,却未伤及半分——江亦姝将她抱了个满怀……
罗诗婴不可置信,在这世间生存近四百年,有朝一日还能被一个不及桃李年华的姑娘欺负了去?……
“没大没小……”她后背紧紧贴在江亦姝的胸膛上,湿透的衣衫有些凉,肌.肤之热可将冰冷忽略而去。
江亦姝在她后坠之时便换了姿势,一手环住怀中人的腰,一手斜上握住她的肩,使她动弹不得……她将头埋入罗诗婴的颈窝,如说悄悄话一般,温柔调侃道:
“你半个时辰内已说了三遍这四个字。”
罗诗婴:“……可见你有多腼颜天壤。”
“呵……”江亦姝窝在她颈上笑了,她一出气,热汽全喷洒在怀中人的后颈,弄得罗诗婴一番搔.痒。
“让我入你的元境……”她把脸挪开,下巴抵在罗诗婴的肩上。
这个姿势总算没那么难受,堂堂绫罗宗师头一次……不,第二次与旁人这般亲密接触,上一次还是在“不见天”的洞穴中,偏偏两次都是她这小徒弟,这是造了孽……
修仙之人,莫非亲密无间之人,不可能答应让别人入其元境,这相当于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那人,若是那人对元境主人图谋不.轨,损坏元境布局,所受之难会全部反馈至元境主人本身,轻则百年功力尽废,重则丧命。
若是那人对元境主人无害,并用灵力滋养元境,那对身外之人亦有善处,就看那人是好是坏了……所以修仙之人不会轻易让第二人进入自己的元境,除非那人是至亲至密之人……
……
罗诗婴声音沙哑拒绝:“不……”
江亦姝可没有那么好劝退,她不肯放手,又放低了声线:“诗婴,我想确认,是不是你。”
罗诗婴不说话,撇开了头。她一头墨发尽浮水面,两者发丝混在一起,分不清你我。
“不要抗拒我……”江亦姝声音缠绵,她的鼻尖抵在罗诗婴的墨发上,一呼一吸皆混着淡幽的栀子花香……
……良久,身前的人小幅度地点了一下头,也算是放弃抵抗了。
……
入元境这种事不能强来,江亦姝先以一缕灵力绕进前者的元境之界,再一丝一缕循序渐进……
她的灵力化作本身人形,进入了罗诗婴的元境。眼前的一幕,证实了她心中所想——成群的栀子花竞相绽放,构成了一片洁白的花海。走近这片花海,淡淡清香,清新脱俗,??栀子花叶,翠绿如初。
洁白无瑕,宛如初雪。绿叶掩映花骨朵,似碧波荡漾,点点浪花。清香弥漫,心旷神怡,置于仙境。
江亦姝每走一步,脚下生荧。她一步步走向远处那棵庞大的栀子花树,是当初在“行云之粥”幻境中的那一棵。
原来那根本就不是什么第三层幻境,而是罗诗婴将她拉入了自己的元境中,难怪她蓄满灵力对栀子花树“重创”一击,罗诗婴就在境外后退一小步,又迅速站稳……
一痕春寄小峰蛮,薝卜香清水影寒。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她只顾在罗诗婴的元境中漫游花海,步步生荧。疏漏了此时此刻元境主人已然眼神迷离,薄汗淋漓……
……
人之心胸, 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直俭约,四者,切己良箴;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
一个时辰后,罗诗婴浑身失劲,是江亦姝拖着湿掉笨重的绸衣,将她轻缓抱回榻上,换了干净衣衫……带她收拾完内殿池边的水渍,罗诗婴早已睡了半晌……
正欲躺下时,一个粉色锦囊摆在软枕上,正是江亦姝的位置。她拾起一抵至鼻尖一嗅……
是腊梅。
腊梅,蜡梅,因盛开在腊月,又有蜡质光泽,故而得名。
……
翌日,江亦姝醒来时,不觉枕边人何时离去,殿内不见其踪迹,之间红檀木桌一片金黄。
——十来数腊梅底部浸水,玉瓷瓶围满案缘,江南雪里花如玉,恰恰缕金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