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漂亮小两口的八十年代 > 第4章 第 4 章

第4章 第 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是啊!”

虽然并不饿,但簌簌知道如果不吃这碗鸡蛋,就是对主人家的不尊重。农村人的心意很真挚,如果人家诚心诚意地准备了食物,你就得全部吃完,否则会被认为是在轻视他们。

“簌簌,快吃呀!怎么光看着?”看到簌簌盯着鸡蛋看,秋莲以为她在害羞,于是鼓励她。

“嫂子,我实在吃不下,婶婶煮得太多了。”簌簌求助地看着因为被叫“嫂子”而脸红的秋莲,“能不能帮个忙,你也吃一半?”

这时,秋莲的母亲走过来笑道:“你这孩子,我只煮了三个鸡蛋,怎么会吃不完呢?你受了伤,不吃多点怎么恢复?家里还有多余的,秋莲也可以吃。”

“婶婶,我真的吃不了。”簌簌转向哥哥周何生寻求帮助,“哥,你能帮我吃一点吗?”

“可以,你先吃,剩下的我来解决。吃完后,我带你去一趟村长家。”

周何生的话引起了屋内薛家三人的注意,首先是秋莲开口询问。

“何生,你们去村长家做什么?”

薛家的两位长辈也好奇地看着他。

簌簌喝了口甜美的鸡蛋汤,抬起头来,带着歉意微笑道:“有人委托我在村里收购一批土豆,我想问问村长哪家种得多且种得好。”

“土豆?”薛敬乾放下烟袋,敲掉烟灰,“我家就种了很多土豆!这事不用找村长了,要多少,我直接卖给你。”

“叔,我们家的土豆留着有用,不打算卖。”簌簌把碗递给哥哥,示意他吃完碗里的鸡蛋,然后坐在薛敬乾旁边说,“叔,到时候您能把土豆卖给我吗?我想和哥哥一起做点生意。您觉得怎么样?”

见父亲没有立即答应,秋莲担心他不愿意,便靠近撒娇。

“爸,你就答应簌簌吧!我们家的土豆虽然不少,但是以前也没卖过,大多留给猪吃了。如果簌簌要用,那就给她吧。要是真有好生意,那我和何生以后也不用担心了。”

尽管簌簌的话可能不起作用,但秋莲的话却很有分量。薛敬乾夫妇只有这个女儿,对她宠爱有加,几乎是有求必应。这也是为什么周何生能留在这里的原因之一,都是因为秋莲的缘故。

“好吧,听你的。”

薛敬乾不仅是一位宠爱妻子的人,更是一位溺爱女儿的父亲。当得知老婆只能生一个女儿后,他就更加珍惜她们,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对她们的关爱从未改变。

面对这样的父亲形象,簌簌心中充满了羡慕。

如果自己的父亲也能像他一样坚定和支持,也许他们的兄妹俩不会陷入如今的困境。

“谢谢爸!”秋莲总是能巧妙地顺着父亲的心意,寥寥数语便化解了簌簌的担忧。

周何生吃完糖鸡蛋后,便拉着簌簌准备出门。

“我们早点出发吧,担心村长一会儿就休息了。”

“好!”簌簌应声,向薛家三人挥手告别,随后跟随着周何生离开了家门。

村长的住所位于村子中央,距离不远,没走多久他们就到达了目的地。

一进院子,打了招呼,六十多岁的村长周卫华心中顿时一沉。他听说白天孙秀芳将簌簌打晕,并扬言要驱逐她出家门的事,此刻见她前来,料定她是来请求自己主持公道的。

俗语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孙秀芳本就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一生中搅乱了不少事情,得罪了很多人。她的固执己见几乎无人能够劝服。

即使身为村长,他也感到束手无策。

然而,他该如何面对这两个年轻人呢?

“村长爷爷!”初次见面的簌簌觉得眼前的周卫华慈眉善目,正气凛然,就像她在电视剧里见到的那种一心为公的老支书形象。“我来找您是有件事想和您商量,是现在在这里说,还是进屋详谈?”

周卫华看着簌簌略显苍白的脸色,眼中满是歉疚。

“对不起,孩子!对于你家里那位奶奶,我真的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爷爷,您误会了!簌簌找您不是因为奶奶打她的事,而是有其他的事情。”周何生插话说。

之前,周何生与薛秋莲的婚事曾求助于村长周卫华调解,结果不仅没有成功,反而招致了孙秀芳的一顿大骂,什么乱七八糟的指控都出来了。

孙秀芳甚至诬陷周卫华对她有意,图谋不轨,导致他的妻子也对他大发雷霆。每当回忆起这件事,周卫华就觉得头疼不已。

他并非不愿意管,实在是对孙秀芳无可奈何。

孙秀芳像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马蜂窝,一旦触及,就会引发巨大的麻烦。

“还有其他的事吗?”周卫华松了一口气,急忙把两个孩子迎进屋里坐下,询问,“簌簌,你找我有什么事?”

簌簌回以微笑:“爷爷,有个企业有一个采购任务,打算从我们村购买一批土豆。回来时我打听了一下,谁家的土豆种得好,就记录下来。三天后她会带人过来称重付款,然后装车运走。”

听到这里,周卫华愣住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试图理解这个消息。

“真的要来买我们村的土豆?簌簌,这到底是真是假?村里确实种了不少土豆,但具体要买多少呢?另外,你是怎么认识那个人的?可别是遇到骗子了。”

周卫华这么一提醒,周何生也开始担心起来,呆呆地看着妹妹。

“簌簌,你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村长爷爷吧。”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关切,害怕妹妹被骗。

簌簌点头,详细讲述了遇见何棋棋的过程,并向周卫华保证那人绝非骗子。

“村长爷爷,那人一看就知道是个诚实的人,她说三日后会来,就一定会来的。我只是想帮村里人的忙,没有别的意图。”

周卫华考虑了一下,认为簌簌的话合情合理。

“这样吧,等他来了,你再通知我,根据她需要的数量,我会决定先由哪家出售,怎么样?”

簌簌意识到这是她首次向村长寻求帮助,对方有所疑虑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她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少女,在村里并无多少影响力。突然声称与采购员有交情,确实难以让人轻易相信,村长谨慎的态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好吧,那我们就按照爷爷的建议行事。”簌簌站起身来,拉着哥哥一同向周卫华告别,“爷爷,如果三天后车辆真的到达,您一定要好好招呼她们,不要让她们空手而归。这些人来我们村子一趟不容易,建立关系后,将来她们需要什么都会来找我们的。”

“这点你放心,只要那人真的来了,我保证会让她满载而归。”周卫华听懂了簌簌的意思,立刻点头答应,并送簌簌出门。

回到薛家后,簌簌觉得应该尽早行动起来赚钱。

“嫂子,家里还有土豆吗?”

簌簌已经明白,薛家的事宜大部分是由薛秋莲决定的;只要她同意了,事情就容易办多了。所以,若是要制作炸薯条销售,就必须找薛秋莲商量。

秋莲的母亲回应道:“有的,昨天我才挖回来半筐。簌簌,你要土豆做什么呢?”

“婶婶,我刚刚想到一个不错的赚钱点子,想尝试一下,可以吗?”

不等母亲回答,薛秋莲便插话了:“当然可以,有什么不可以的。”薛秋莲带簌簌去看箩筐里的土豆,“这些都给你,你想怎么用都可以,我支持你。”

“谢谢嫂子!”

簌簌从箩筐中挑选了几颗较大的土豆,让哥哥去削皮,自己则准备案板和刀具,将它们切成手指般粗细的条状,放入盆中。

周何生很快削好了皮,交给簌簌处理,而秋莲在一旁观看。

切好土豆条后,下一步就是油炸。考虑到从家里到县城大约二十里路,炸好的薯条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就不脆了。

“嫂子,你能帮我找两个大塑料袋吗?最好是那种装化肥的袋子,因为它们密封性能好。”

薛秋莲应声去找袋子。

簌簌对秋莲的母亲微笑道:“婶婶,这事儿需要一些成本,比如油和糖——最好是白砂糖,如果没有的话,红糖也可以。”

那个时候,白砂糖并不常见,大多数人舍不得买,家里通常只有红糖。

秋莲的母亲看出簌簌有些不好意思开口要东西,担心自己不同意,因此脸红得厉害。

既然答应了,自然要全力支持。秋莲的母亲立即表示同意。

“有的,都有。厨房橱柜顶上有新打的五斤菜油,你可以全部使用。橱柜上层有一包白糖,看看够不够,如果不够明天再去供销社购买。”

看到秋莲的母亲如此爽快地答应,簌簌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并计划着第二天卖出产品赚到钱后,尽快偿还所用的油和糖。

在八十年代初期,家庭普遍经济条件有限,包产到户政策实施也不过两三年的时间。

由于秋莲家人口较少,经济状况相对宽裕一些。对于人口较多的家庭来说,五斤油可能是一个家庭半年以上的用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