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于历朝历代皆由皇帝亲监,其严苛程度可想而知。
彼时太和殿传胪,皇榜高唱:“殿元乃京城人士林本伟,榜眼是郑县刘春霖,探花为京城人士纪成。”
太和殿上,林世贵宣读皇帝旨意:“林本正登科第一甲第一名,入翰林院修撰,官居从六品。第二名者,乃普通子弟刘春霖,亦入翰林苑修撰,为从七品。纪成登科第一甲第三名,入兵部员外郎。”旨意宣罢,皇上朗声而言:“诸卿皆为大好儿郎,朕望尔等以国家为重,以百姓为念,奋勇当先,功成名就,流芳百世。”跪于殿下的三人齐声高呼:“臣等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喜讯旋即传至各府。报信小厮一路飞奔,叫嚷道:“速去禀报夫人,中了,皆中了!”
府中管家胡叔闻之,喜上眉梢,却仍强自镇定,问那小厮:“公子与林家公子是何名次?”小厮将榜单情形详述一番。胡叔又追问道:“你可瞧仔细了?”小厮急道:“小的挤于皇榜之下,反复观瞧,断不会看错,胡叔放心便是。”
纪母等人于院中等候消息。纪母尚还镇定,悠然品茗,唯纪芜在院中来去徘徊,不时引颈张望。纪母见纪芜模样,也只得由她。
胡叔一至,纪芜赶忙迎上,急切问道:“结果如何?”胡叔忙道:“给夫人、小姐道喜了!公子与林家林公子皆高中,公子乃是第三名探花!”纪母闻言,亦畅怀而喜。
纪芜又忙不迭问胡叔:“胡叔,林表兄可是头名?”胡叔点头称是。纪母欣然道:“我便知吾儿定能高中,这些年苦读不易。向春,速去打赏,喜事成双,春姑,府中众人皆有赏赐!”春姑领命,喜气洋洋而去。
一时间,府内张灯结彩,鞭炮震响,锣鼓齐鸣,人声鼎沸,笑语欢声不绝于耳,宾客纷至沓来,道贺之声此起彼伏。
至晚间,家宴丰盛,美酒佳肴罗列,府中上下齐聚一堂,共贺喜事。纪父、纪母深感欣慰,十年苦读终有所成。纪芜亦由衷为两位“哥哥”欣喜。
当日,纪芜得纪父、纪母应允,前往林府为裴渊报喜。纪芜对林府路径熟稔,径直步入书房寻见裴渊。她笑意盈盈道:“恭贺林表哥心愿得偿,高中状元,瞧,此乃我为表哥所备贺礼。”林本伟接过纪芜贺礼,乃是一枚圆形玉佩,玉质与那玉簪相仿,其上刻有林本伟表字“亨”,还缀着一根青绿色玉穗子。林本伟凝视纪芜道:“多谢芜表妹深情厚谊,此礼想来筹备良久吧?”纪芜垂首望向鞋尖,轻声道:“亦未耗时许久,不过小半年而已,只待今日赠予表哥,表哥不会嫌恶吧?”林本伟回道:“怎会?表妹所赠,最合我意。”纪芜抬头,笑靥如花,比画着打趣:“表哥之意,可是与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而后纪芜又谈起近来作画书写之心得,无论纪芜所言优劣、对错与否,林本伟皆悉心聆听,时而点评一二,时而颔首示意。纪芜忽止话语,望向林本伟道:“表哥,被你放在心上之感觉甚妙,真愿你我永不分离。”林本伟含笑道:“风有约,花不误,年年岁岁不相负。”
林本伟含笑道:“风有约,花不误,年年岁岁不相负。”
恰在此时,纪成在门外故意咳嗽一声,扬声道:“时间差不多了,下回再带你出来。”纪芜与林本伟相视而笑,纪芜轻盈起身,微微福了福身,笑语应道:“全凭哥哥做主。”那语调轻柔婉转,似一缕春风拂过,使得屋内的氛围愈发柔和且满溢亲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