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幼狮战这天,豆大的雨珠冲刷着东京城,溅起无数水花。
“下这么大的雨。”光早上一下完棋就骂了一句,他手心里都是汗水,到厨房拿杯子装水的时候手不小心打滑了,杯子掉在地上摔成碎片。
还在看棋局的佐为被这碎裂的声音惊得抬起头来,看到光蹲下身去,用手就把碎片捡起来,忍不住说道:“小光,注意别伤到手啊。”
光嘴上应着,拿来一张旧报纸,把碎片统统都包到里面去。突然左手掌心一痛,一块碎片划破了左手的掌心,光看到细微的血珠沁出来,在佐为发现之前,光连忙攒住一张纸巾。
“我们要出门了,今天幼狮战,我答应了棋院的老师要带你去见他们的。”光把纸巾攒得更紧。
“好。”佐为点点头,然后谨慎地看了光一眼,“小光,你是不是很紧张?”
“是啊……”光小声说,用旧报纸裹好碎片丢进垃圾桶,向佐为走去,“让那些高手知道你,我很高兴。但是……都不晓得会发生什么。”
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一直把你看成是我的秘密,我生命和梦想的一部分。如今在棋院公开出来,就好像把我生命和梦想的一部分展示给别人看似的,光心里除了欢喜外,还有一种说不清的……落寞。
光心里想着这些,但他没说出来。
“没事的,有我在呢。我们会处理好的。”佐为把光搂到怀里。
赶走停在背包上的蜻蜓,光把对局表塞到口袋里,撑开黑色的大伞就出门去。雨水落在伞面上,砸出“砰”、“砰”的声响,光拉着佐为的手臂往前走,一路上仍是嘴唇紧抿。
去棋院不过二十分钟,两人携手快步涉水行过,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
“小光,你知道今天幼狮战的对手是谁了吗?”佐为问,他纯粹是想缓和光此时的紧张。
“对了,还没跟你说,我今天的对手是池田阳太君。你在京都和他见过一面的。” 光露出笑容,笑意在冰凉的雨帘中显得阳光而温暖,“我几个月前说过,会在幼狮战上等阳太,当时,他在二组排名倒数,没想到他现在升上一组16名,成为我今天的对手了。”
“原来是阳太君,我记得他!他说过,能够在棋艺上取得进步,多亏你鼓励他。” 佐为高兴地说。
“佐为,你以前总是鼓励我,所以我也常常鼓励院生。”
两人边交谈,边在交通灯变化前走过淌满雨水的斑马线。他们一踏上人行道,红灯转绿,背后的车辆流动起来。
雨水淅沥,再拐个弯就是日本棋院,佐为才发现光把伞的一端稍稍倾斜,细心地护住自己,但光的半边肩膀上都淋湿了。
佐为顿时有点心疼,走到光的另一边去,抬袖轻柔地擦着光手臂上涟涟的雨水。
“不要紧,我这短袖外套防雨。今天是你第一天到棋院,我怕古濑村和那些记者要拍你照片。” 光说着。
说时迟那时快,随着一声“是进藤三段和sai——”
快门声“啪“地响起,雪白的镁光灯在光和佐为的眼前炸开,映亮两人的脸颊。
##
亮和仓田走向杨海。杨海正在和伊角寒暄,他旁边有些生面孔。
“喂!三国语言通杨海!” 仓田叫一声。
杨海迎上前来:“仓田,明明说好来接机的,怎么临时放我鸽子,结果让伊角一个人来接?”
“我在名古屋走不开嘛!”仓田抱住杨海,一巴掌用力拍向杨海的后背。
“好久不见,塔矢君。” 从仓田的怀抱里“挣脱”开以后,杨海对亮笑道,“我前些天才见过你的父亲,他最近状态十分好,正在为回日本见sai在做准备。大家都不想你父亲离开,还说塔矢老师会不会回日本见到sai,就再也不回中国了。”
听杨海提到父亲,亮微微勾起唇角:“父亲很享受在北京队参与围棋联赛的日子。我相信他会再回中国的。”
这是亮的真心话。父亲到中国后,他们少了父子相伴和对弈的时光,但是亮从父亲与各路高手挑战的棋谱里学到很多,现在父亲的棋充满蓬勃的朝气,不是在日本的时候能比的。
“如果sai也和你父亲一样,和北京队签约就好了。” 杨海的语气热切。
“这就要看sai个人的选择了。”亮理性地说,心里却在想,如果光和sai都出国的话……
“你们中国人也太精了吧!就这么想把我们日本的两大高手都收入囊中吗?” 仓田朗笑一声,但随后,他的笑容慢慢僵在圆滚滚的脸上。
仓田不觉得这是好事。这说明日本棋院制度之僵化,其实是容不下顶尖高手发挥的,连塔矢行洋也在日本棋坛隐退,才能在中国北京队找回“自由”,以北京队约聘棋士的身份参与韩国的三星火灾杯、中国的春兰杯和围甲联赛。
中国棋院和韩国棋院的人,正是意识到日本可能无法给sai想要的“自由”,所以才堂而皇之过来抢人的吧?
杨海向仓田和亮介绍在场的其他中国人:“对了,我身边这几位不是棋士,是在故宫博物院任职的学者。他们都爱下围棋,刚好到东京,听说sai的事就一起过来了。”
亮向他们点头致意,连中国史学界的学者都慕名而至,sai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这时,手机在亮的西装口袋疯狂地振动起来,一看屏幕,发现是“进藤光”。
亮到旁边接起电话。手机里传来光急迫的喊声:“塔矢,你在会议室吗?我在接受记者采访,想让佐为先上来,你可以帮我照顾他吗?”
“当然。”亮忙朝窗边走过去,往下面一看,果然看到光和佐为撑着伞站在棋院门口。
雨水从天而降,落在黑色的伞上,砸出千万朵晶莹的水花。楼下镁光灯闪耀,映亮两人的轮廓,就像绽放的烟火。
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记者堵着他们,都在抢着拍佐为的照片。
亮辨认出他们都是来采访本次“锦绘杯”业余棋赛的记者,这次来日本,不仅采访到国际赛事的对弈场面,还能拍到sai的真人,对于体育记者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事情。
“进藤和sai来了?” 仓田到亮的身边,望着雨中宛如站立在风暴漩涡里的两人,“楼下真热闹啊!他们在门口就被记者堵住了!”
亮心想要下楼去帮他们——
这一瞬间,心有灵犀一般,光在楼下抬起头,对上亮的眼睛。简单的一眼,却那么笔直有力。溪流般的雨水顺着金色的刘海淌下,落到胸前的5号橘色运动衣上。
“你们怎么了?” 仓田察觉到他们对视间的异样,“吵架了?”
“没有。”亮忙说。
光是在向自己要一个答案。而这个答案……亮还没想好。
##
楼下,雨水下得越发大,记者的问话声在光的耳边响起:
“请问sai为何到现在才愿意现身呢?”
“sai隐藏在网络背后多年,有什么苦衷吗?”
……
记者们的声音叠加一起,光的耳边嗡嗡作响,佐为有点不知所措,不晓得该回答哪一个问题好。
“各位记者,现在很大雨,里面的棋士老师还在等,我看让sai和进藤棋士先上去吧?”
有人发话帮光和佐为解围,是棋院理事,还有几名工作人员。他们见到佐为都上前鞠躬,表情崇敬。
亮跟在棋院理事身后,于是光知道亮帮他们搬来了救兵,不禁感激地朝亮点头。
由于今天有幼狮战,人出乎意料地多,光看到和谷、讶木、本田、越智、饭岛、奈濑、阿福等熟悉的面孔,都在看佐为,甚至有森下九段和芹泽九段等棋坛泰斗。
“他真的是那个棋力高强的sai?” 越智吃惊地说。再看塔矢亮,对这位年轻的古装青年那么恭敬……
“他看起来比我们大不了多少!”饭岛难以置信。
“是啊,他最多才二十几岁!”本田也嚷道。
对上和谷惊异的眼神,佐为牵起樱紫色的嘴唇,微微一笑。
“进藤,这位就是——sai吗?” 和谷冲到光的身边,眼睛还在盯着佐为。
“和谷,初次见面。”佐为温柔地说。和谷现在长大了不少啊!
和谷的脸顿时红成番茄,连忙鞠躬,结结巴巴地道:“sai!老……老师!初次见面,”又瞪了光一眼,“你之后给我解释清楚了!”
“知道啦,真是的……”光挠了挠金色的刘海。
承受着热烈的目光和议论声,光感到如芒在背。
走进会议室,交谈着的国际棋手都停下讲话,视线全都集中在光和佐为身上。
一瞬间,他们的脸上都浮现出了震撼与惊艳的表情。
震撼的是久负盛名的sai竟然不过双十年华,惊艳的是,sai是这样一名俊美的贵公子,眉如柳叶,面容皎洁如月,雪白的狩衣飘逸典雅,风仪无双,仿佛从浮世绘里走出一般。
“进藤旁边的人就是……”
“不,这不可能是sai吧?!”
“真的是sai,你看进藤紧张的表情!”
……
“进藤君!” 杨海第一个走向光和佐为,朝佐为鞠躬,“您一定就是sai了,我是中国棋院的杨海九段。我是特地从北京飞过来见您的。”
“幸会,杨先生,我是藤原佐为,多年前小光蒙你照顾。” 佐为回礼后微笑。光提到过北斗杯的经历,因此佐为对这位中国的团长并不是一无所知。
安太善和申会长也紧随其后走上前来行礼:“藤原棋士。久仰大名。”
“没想到sai这么年轻。” 杨海略讶异地说。安太善也和申会长说了类似的话。
“他真的是sai。” 生怕杨海和安太善不相信似的,光强调。
“咳,我知道我知道。” 杨海对光笑道,用的是安抚孩子的语气。
光有些窘迫。在北斗杯上,杨海对待15岁的自己就像对付不听话的小鬼。但现在光都18岁了,杨海还用差不多的态度,这就让光很难为情了。
“sai……藤原先生,请您一定要指教我一局。” 杨海迫不及待地说。
“我也要向您请教一局。” 安太善也说,跃跃欲试。
“没问题。” 佐为一口答应。因为有棋下的关系,佐为变得神采奕奕,就像马上要拿到新玩具的孩子。光顿时一阵想笑。
砰!
会议室大门又被推开,一身白色西装笔挺,戴着金丝眼镜。
绪方精次。
“sai!您终于出现了!”绪方看着佐为,脸上难掩激昂之色,低沉的声音里有不易察觉的颤抖,“我一直期待与您对局!”
“绪方先生。” 佐为向绪方鞠躬,“我也期待着与您的棋局。”
光想到他们没有下完的那局,也是百感交集。
几人寒暄一番,棋院理事和绪方领着佐为落座。
“待会有幼狮战——” 绪方看向亮。
“我会留意时间。离幼狮战还有两小时。” 亮说,然后看向对面的光,“幼狮战开始前的15分钟,进藤,我叫你吧?”光点点头。
“我会来看你的幼狮战的。务必和院生好好下啊。” 佐为握住光的双手。
“不用来了。你和杨先生、安先生下棋吧,他们特意飞来日本见你呢。我回去再复盘给你看也行。” 光回握住佐为的手。
简单的对话和动作,透露出两人之间非同寻常的感情。众人看在眼里,都道他们师生情深。
杨海迫不及待地与佐为对局。在征得工作人员的同意后,杨海取来棋盘和棋子,和佐为猜子,众人都围上前去。
随着 “啪”、“啪”的落子声,会议室里逐渐没有人说话,人们都在专注看杨海和佐为对弈。
杨海不愧是中国的九段棋士,实力雄厚,与一柳、森下等人不相上下。棋盘上黑白纵横,双方都细致地布局、极尽精细地权衡,不出50手战火便弥漫中盘。
一个半小时后,杨海中盘投子,深深地向佐为鞠躬。
杨海激赏道,“与藤原先生您会面,和您下出这一局,不枉我大老远飞来日本了。”
光钦佩地看着杨海。杨海和一柳九段同样,面对佐为时并不畏惧,反而以享受的心态看佐为如何出招,没有任何心理包袱。于是这局一气呵成,绪方和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