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了,近了,够到了!
五指扣进石头里,七方听着耳边的声音,掐着时间借力向上跃起,身姿在半空旋转,而后抬脚反身,在大虎从她下方扑过时用力压下。
知道自己现在的力气有多大,破坏力有多强,即便成年虎狰的骨头硬也无法完全承受,所以触之即分,转而屈膝收脚重重落在旁边的地上。
咚一声跪出个深坑,大虎已经错身而过轻巧落地,转头看着半地下的七方,用尾巴绕住她腰身拽出来,赞赏地笑了笑,“做得不错。”
高兴地扬起笑脸,七方叉腰回道:“那是,我之前在周围转过好多天,可以充分利用了环境优势。”
大虎点点头,笑问,“还继续吗?”
仰头看着不知不觉升到头顶的太阳,七方抹了把汗摇头道:“不了,我们回去看看大崽二崽吧,它们肯定正等你吃午饭。”
在知道大虎会说话后,她知道了一家三口的名字,大虎和大崽二崽。这些天训练下来,大虎再没捕猎过,都是吃两崽每天的训练成果,勉强可以果腹。
这会日头足,它们捕猎时间会缩短,这回肯定等了不少时间。
七方说完就准备回去,结果刚走一步就被大虎拉住腰,用尾巴尖掰过她的头对准方才立功的大石头,煞有介事地问道:“这石头能用吗?”
一时没明白这话的用意,七方困惑看向大虎,她最近满脑子都是各种战术战略,根本没时间想其他东西,“什么意思?这石头能干嘛?”
看她真是没听懂,大虎补充道:“吃肉用,行吗?”
如此说着,她满眼期待,眸色亮晶晶的,像水润漂亮的宝石。
恍然大悟,七方笑着走回石头旁检查,石头表面光滑细腻,当平底锅还不错。屈指轻敲查看石头的密度和硬度,也算结实,再用掌心感受体表温度,挺烫的。
“应该可以用,不过具体效果得看实际情况。”
“好,那你在这等着,我去叫它们过来。”激动说道,大虎转身往回跑,连一点拒绝的时间都没给七方。
看大虎快速在草丛中起起伏伏的身影,好似放学买到辣条的小朋友,屁颠颠的样子透着无尽欢乐,七方弯起嘴角,难得看大虎这样高兴,决定多多满足它。
训练时跑过挺多地方,再加上刻意观察地形,她记得好些地方都有挂果的野草,只是有些还没来得及尝试,不知味道如何。
按记忆找过去,看到果子就摘下尝,味道不错就多摘些带回去当香料用,味道不好的就直接吃掉省得浪费。
偶尔看到长相格外奇特的嫩草也尝尝,倒是意外找到几种熟悉香料。
带着满满的收获往回走,刚出草从就看到围着石头焦急等待的大虎一家,以及旁边多到堆成小土坡的各种野果,看来她们想到一处去了。
姐弟俩热情跑来迎接,七方连忙往旁边躲开,怀里东西太多,撞掉了可不好捡。
把东西放在小土坡旁边,她看着今天的午餐紧锁眉头,三只动物除脖子有血洞外,其余地方都很完整,让人看着不知从何处下手。
围着猎物转悠,七方实在不知道怎么处理,转头看向大虎,“你把肉撕成块状,不要皮,成不?”
一直在旁边看着,大虎对此没有意见,点头应下,带着姐弟俩一起剥皮撕肉。
把最难的事情分配出去,她在小山坡里仔细挑果子,这次物资充沛,可以把肉生腌一下再煎,味道肯定更好。
*
在七方日渐融入新世界的同时,四方观内的八喜也没有闲着,一直在寻找三元楼。
八喜这名字是青年给自己取的,阿姐叫七方,本体叫九叶,他夹在中间叫八喜刚好。
三元楼的位置太隐蔽,他将四方观每个角落都仔细探查了不下五遍,连小金人们存储的珍贵食材都找到,却丝毫异样都没有发现。
即便对阵法的隐蔽性早有预料,但事情迟迟没有进展难免心烦,八喜心绪不佳,到东南角的星月湖小坐,看着湖中莲花一坐就是一整天。
夜幕降临,八喜还在发呆,一串金色流光沿着湖上木栈飞到近前,是本该日落就休息的小金人,他诧异道:“你们怎么来了?”
每天都在四方观各处摘取成熟的食材存储,小金人们常常能遇到四处走动的八喜,发现他最近情绪越来越低落,便决定做些美食送给他。
八喜顺着光点站起来,转身回看,原本空旷的石桌上摆满热腾腾的饭食。
时隔一月,他再次被小金人们排排站地注视,心间温暖,不好的情绪一扫而空,留下的都是感动和喜悦。
走到是桌旁坐下,八喜安静吃完饭食放下碗筷,看向一排排小金人温声道:“谢谢你们带着美食来看我,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小金人们害羞地左推右挡,之前那个小胖子再次被推出来,愣了愣认命地鞠躬回礼,紧接着退回队伍收拾桌面,桌面很快恢复整洁。
金灿灿的大家聚在一起像蜿蜒的金色河流,在夜晚的湖面格外璀璨夺目。
望着它们飞远,八喜眉眼都是笑意,可笑着笑着他突然意识到不对劲,湖上的木栈是直来直往的直线,小金人沿着木栈飞行为什么路线却是平滑的弧。
灵光乍现,他沿着木栈慢慢走,伸手自上而下一点点摸索,最后在木栈中心悬空半米的位置发现一处无形障碍,摸起来像透明的软泥,手掌贴在上面微一用力便能穿透而过。
看着半截手臂消失在视线内,八喜活动手指手腕,毫无影响。
贴着屏障用力往前挤,软泥顺着手臂往外扩散将他整个人完全包裹,然后像吐泡泡一样往内吐去,只听啪一声,泡泡破碎,眼前的景象也跟着豁然开朗。
湖面宽阔数倍不止,原本无路可走的地方从边缘延处伸出一条木质小道,道路尽头是栋两层小楼,被盛放的莲花包围其中,看起来幽静而神秘。
走到楼前,大门敞开,客厅正中挂着副“苍山落雪”图,图画两侧是两扇雕花木门,门后连着回廊,可以通往这栋楼的每个房间。
八喜在楼内简单逛了一遍,发现有些房间可以进入,有些房间不行。能进入的房间里摆满书架,架子上放着各种道法经文,多得他三年五载都未必能看完。
知道七方对道法的在意,他挑选□□法认真研读修炼,一刻不曾懈怠。
这日阳光正好,八喜席地而坐,面前放着本《五行道义》,屡次施展术法全部失败。
《五行道义》,讲的是如何从环境中分辨灵气,用五行对标属性,用基础术法对标不同特性,将灵气划为五大类四十八支,加深对五行转化的应用,以最小付出发挥最大效用。
听起来很厉害,实际上很鸡肋,因为修道第一步就是练道法。
道法书籍千千万,本质都是运行法则,让灵气在体内按固定路线游走,不断修正其特性并加深和修道者的联系,当联系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动领悟五行之术。
因此没有修道者会特意修炼此书,多是修炼道术类,以提高战斗力。道术是对灵气的化用,分为丹药、阵法、器物、符箓、测算以及术法,《五行道义》就是术法分支下的一种。
八喜执念生灵,没有运转灵气的载体,也无法吸纳和储存灵气,只能从环境中借用。而灵气看似相同,实则各有特性,不是谁来借都给用的,所以他的术法才会一直失败。
合上书,他离开三元楼,走出四方观,去外面寻找合适的地方辅助修炼术法。
停在山腰处的雪松林,这里水属性含量最高且形态最多,既有挂在树上的霜,也有落在地上的雪,还有缓缓融化的水,作为熟悉水灵气特性的地方再合适不过。
初次实践,八喜没有好高骛远,而是摘了一截布满霜花结晶的松针作为目标,打算运转五行道义中丙辛化水,将这些霜花逆转成水。
施术后毫无动静,霜花依然结结实实吸附在树叶上,和料想的一样。
因为有所预料,八喜并不沮丧,就地坐下一次又一次尝试,就如同被扑倒的七方一次又一次爬起来。
不同时空,两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也不觉得失败是羞耻,那只是成功的路上踏脚石,是通往光明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