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山间芍 > 第17章 张家大火

第17章 张家大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次日天还没亮,三人便按计划开始行动。

为了调查能够顺利,芍茘给自己和文狸换了副更容易让人放下防备的模样,是老人家喜欢的那种乖巧有福气的女娃。

祁禧倒是没有那么多考虑,就是那日的老实人模样,推门而出,和她们碰面的时候,文狸还以为隔壁换人了,不仅脸变了,就连他身上的气质眼神都变得木讷。

“哇,阿禧,没想到你的易容术也这么厉害!”

祁禧朝她点了点头,眼睛却看向芍茘,

“小把戏罢了,不及山君。”

芍茘听罢,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易容术并不算简单,有些妖,要修炼百年,可能也就只能简单地变出形,神却一成不变,让人一看,就会觉得违和。

祁禧这样的,已经算得上炉火纯青。

“准备好了就出门吧。”

芍茘没就着这个话题聊下去,知春阁的事着实蹊跷,她既要功德,又要赶着回山施雨,实在是没时间想别的东西。

“这个拿着。”

想了想,芍茘从腰间递了个东西给他,祁禧低头一看,那是个玉雕成的叶子,薄薄的一片,此刻正躺在他的手掌心,泛着淡淡的光华。

“这是什么?”

“我们之间用来传音的法器碧音叶,只要拿着它,无论在哪里,都能进行传音。”

文狸在旁边给他科普一遍后,又说,

“阿禧是第三个有这个碧音叶的人哦。”

“为何?”

“这碧音叶是我们秀英山独有,如果不是山君亲自给予,那这碧音叶无论如何,都不过是一片再普通不过的叶子。”

“而今阿茘既已将其给了你,那便是认可了你。”

文狸说完,笑眯眯地看着他,掌心里传来冰凉的触感,祁禧袖子底下的手暗暗将那薄薄的一片握紧。

“那我,定不会令山君失望。”

祁禧突然转头看向她,眼里迸出别样的亮光来,明晃晃地,像极了天气晴好时挂在天边的星子,芍茘突然想逗一逗他,这个念头一上来,便再也压不下去,

“那这次,阿禧可要努力了,不然我拿不到功德,又错过了施雨,我们可就又要喝西北风了。”

芍茘话音刚落,便瞧见他挺直了腰板,正色道,

“山君放心,不过是一场大火,有我在,只要是你想要的,我都会给你。”

说完,他转身就走了,只留给了文狸和芍茘一个残影。

口气倒是不小,芍茘摇了摇头,笑着把身旁被祁禧打鸡血的样子干愣了的文狸拉出了客栈。

晨风扑面而来,凉飕飕地,冷得文狸这才清醒了过来,嘴里嘟囔了一句,

“不就是一片叶子吗?怎么阿禧拿去,倒像是变了个人?”

想不通,干脆就不想了。

文狸摇了摇头,小跑着跟上了芍茘远去的步伐。

榕阳镇的西边有棵上百年的老榕树,镇上的老人们常往那树下坐,喝茶听曲的人不在少数,知春阁如果曾经发生过大火,那些老人家不会不知情。

正是想到了这点,出了客栈后,芍茘与文狸便直奔那里。

晨光透过榕树的间隙洒下来,树下已经有不少人,芍茘没有上去就问,而是安安静静地看着几个老人下棋。

棋局难分伯仲,一子落,险胜半分。

“好!”

文狸这一嗓子,很是响亮,周围都看了过来,她倒像是没瞧见似的,又要继续去看旁边的人唱曲。

“姑娘且慢。”

许是刚刚赢了棋局心情好,瞧见文狸要离开,老人开口喊住了她。

“是叫我们吗?”

文狸明知故问,放眼望去,此时眼前的姑娘除了她与芍茘,便再没其他人。

老人闻言,也不恼,只是把手上的棋放回棋盘,站起身来,看向她们,

“是的。”

“不知老人家叫住我们,是有何事吗?”

老人观察她们的同时,她们也在观察着老人,几乎就在老人开口叫住她们的时候,芍茘便知道,鱼已经上钩了。

芍茘故作迷茫,一双眼睛水灵灵的,暗含几分疑惑。

“我瞧着两位姑娘眼生,想来不是这榕阳镇的人吧?”

老人口气温和,看来是个好相处的。

“我与妹妹,是来寻亲的……”

芍茘拉着文狸的手紧了紧,欲言又止,文狸意会,整个人的姿态都蔫了下去,再不见方才的雀跃。

“姑娘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文狸眼泪一下子就盈满眼眶,芍茘赶忙安慰地拍了拍她的背。

“那辣椒粉也太多了吧?”

文狸默默用碧音叶控诉芍茘,这辣椒粉的量,哪里是让她哭,分明是想辣死她。

“多了才真实。”

芍茘闻言手一抖,文狸这下是真的泪如雨下。

“姑娘大可直言,我李老汉在这榕阳镇多年,不说旁的,这镇上的事,镇上的人,我都略知一二。”

李老汉看着眼前跟自己孙女差不多大的姑娘在她面前挥泪,直接仗义执言。

“欸,这风头光让你出了?我老杨也在,两位姑娘有何难处尽管说。”

跟李老汉下棋的老人也开口,看来文狸的眼泪威力还是挺大的。

“我与妹妹,自幼父母双亡,母亲临死前,曾拉着我的手,让我照顾好幼妹,跟我说有难处的话,可以去榕阳镇寻亲,告诉我那亲戚的住址后,吊着的那口气也咽了下去……”

少女似乎再说不下去,按了按眼角,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却愣是没流下来,李老汉想要出口安慰的时候,少女又说,

“我与妹妹本着不想寄人篱下的念头,并没有来寻亲,直到近来日子实在过的艰难,这才听从母亲遗愿,来榕阳镇寻亲,只是不曾想……”

芍茘顿了顿,特意留了个钩子,老杨是个性急的,不知何时已经凑到李老汉旁边,没听到下文,便开口道,

“只是如何?”

“只是老天不怜我姐妹二人,刚刚寻到那处,却被告知,那里早已人去楼空,换了人家。”

芍茘说完,泪终于落了下来,与文狸抱头痛哭,哭声凄凄切切,让李老汉和老杨心疼坏了,忙上前安慰道,

“你同我二人说说,是哪里的人家,说不定我们能知道那户人家去往何处了。”

“当真?”

芍茘与文狸闻言抬头,眼里亮起光来,李老汉和老杨点头。

“母亲没来得及同我说那户人家的具体情况,只告诉我们地址,我与妹妹寻了去,只看到一个大的牌匾,以为是个好人家,结果进去问了,却发现这地早已易了主,改名叫做知春阁。”

“知春阁……”

两个老头对视一眼,眼里闪过一丝犹疑来,芍茘倒是眼尖,看清楚二人的犹疑后果断开口,

“老人家若是有何难言之隐,不说也罢,我与妹妹,再去寻便是了。”

芍茘说完,拉住文狸作势要走,文狸一步三回头,非常不舍。

芍茘心里默数,果然不出三个数,她们便被叫住。

“等等。”

李老汉似是做了决定,开口留下了她们。

“不是我们俩老汉不愿说,是实在怕你两姐妹伤心。”

“这话是何意?”

芍茘与文狸又回到李老汉跟前,听见这话,不免疑惑道。

“那户人家原是姓张,但我想姑娘是找错了人家。”

“怎么会?母亲亲口同我说的。”

芍茘做出不信的样子,李老汉看着眼前的姑娘非要把事情弄清楚的样子,颇有些心疼。

“这张家,早在八十年前便被烧成一片废墟,老头我当年才六岁,只记得那火光将整个榕阳镇映得通红。”

“八十年前,确实不可能。”

芍茘思考了一下,又道,

“那之后再没有别的人家搬来吗?”

少女不甘心的模样落在李老汉眼里,他都不忍开口,戳了戳旁边的老杨,少女通红的眼眶随着他的动作,看向了老杨。

老杨老脸一僵,被迫当了恶人,

“没有,这张家全家都葬身于火海,怨气不小,哪里有人会想要搬过来,直到几个月前,姑娘说的知春阁来了,才又建起来楼房,估摸着是那块地便宜,方才在那里开店的。”

看来八十年前的大火是关键,葬身火海的张家难不成与知春阁有什么纠缠,但听李老汉所言,那时他方六岁,想来也不会清楚大火的缘由。

芍茘想通了之后,垂下了头,向两人道谢,

“多谢阿爷告诉,想来是我姐妹二人与母亲口中的亲戚无缘,今日弄清楚了缘由,倒也能安心回老家生活了。”

芍茘与文狸告别了二人之后,又回到了客栈,今早那一出戏演完,文狸觉得自己的眼睛差点都要废掉。

“不知阿禧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文狸叹了口气,调查了一早上,依然没什么头绪,只能等等看祁禧能不能查到些别的东西了。

芍茘没吭声,在纸上划了几笔之后,又站起来,准备出门。

“你去哪?”

“查点东西。”

芍茘放下手中的笔,淡淡道。

“我陪你去。”

文狸腾地从床上坐起来。

“不用,我能解决,你就在这休息休息。”

说完,芍茘带上幕篱,合上门,只留给文狸一个白色的身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