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天子与葆宁王于十余名大内宦官的簇拥下沿阶而上,群臣纷纷俯首参拜。
三生天子此时已卸了妆容,他笑着吩咐众人免礼平身,继而问端欣道:“端卿,朕方才亲演收效如何?”
端欣真心奉承了几句,又赞葆宁王道:“王爷天资绝世,实是台上佳客。”
闻言,葆宁王效仿正旦情态掩唇浅笑,复引来三生天子一番盛赞。
崔文纯一面观瞧,一面颔首暗叹。葆宁王与三生天子并非同胞手足,眉眼间无甚相似之处,年岁亦相去颇远。
先帝惟有二子,葆宁王又与当今太子同年降生。彼时三生天子储位已固,兄弟因此绝无嫌隙,相亲相敬,倒是天家难得。
先帝崩时,葆宁王年仅六岁。三生天子奉敕即位,首诏即免去皇弟将来封地就藩之制,准其永留京华,迄今已有十四载。
正细思间,骤闻三生天子道:“皇弟加冠之期将至,此事可着礼部筹备。”
礼部尚书沈叔驳应声出列,复聆听圣命道:“葆宁王已及弱冠之年,沈卿从速卜筮吉日,朕将亲往顺陵诣见皇考——即于顺陵明楼启天告祖,施以加冠之仪。”
沈叔驳躬身道:“臣谨遵圣谕。”
“今日是皇兄万寿,臣弟这头杯酒……自然要敬皇兄了。”葆宁王将第一杯酒奉给三生天子,继而向乔洪吉献上第二杯酒,“若无乔监撰得《乌纱帽》,小王倒少了一出好戏来演,请您饮下第二杯酒。”
顿了顿,葆宁王亲执酒杯来到崔文纯面前,温言道:“若无崔学士相助,这出戏的末尾难免落入俗套,学士请饮第三杯。”
崔文纯俯身拜倒,而后伸手去接。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葆宁王似乎趁交杯之际摸了摸他的手。
当他抬头望去,却只能看见葆宁王面上的那抹浅笑。联想到先前葆宁王也曾举止轻浮地摸过自己的鬓角,他的心内霎时满是疑云。
三生天子笑道:“众卿,共饮此杯!”
话音未落,忽有小宦官急匆匆地奔上霁云阁,向内侍监虎啸林低声禀告了几句。
三生天子心生疑虑,因问何事慌张。
虎啸林如临大敌地瞧了瞧在场群臣,终是如实奏明道:“皇上,护陵监怀玄遣人来告……顺陵明楼走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