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太子的漂亮侍读 > 第47章 坦言

第47章 坦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荣妃攥紧双手害怕得在殿里来回踱步,涵儿见她这样心神不宁便在一边劝道:“娘娘,陛下到现在都没派人来凌波殿下旨,应该不会处置咱们吧。”

荣妃惴惴不安道:“谁知道陛下会不会对我秋后算账,陛下这次连太后都不放过了更别提我一个小小的妃嫔了。”

“若是陛下只怪罪我一人还好,本宫怕就怕会因此连累了风儿,眼看着风儿好不容易有了当太子的希望,本宫不能因为这件事而毁了风儿的希望。”

荣妃紧张地咬唇,就在她提心吊胆之时有宫人进来报:“娘娘,二殿下来了。”

荣妃闻言立刻转身看去,惊道:“风儿,你怎么过来了。”

楚风抬眸看向荣妃,他看出荣妃现在紧张又害怕的心情,于是道:“母妃,儿臣听说父皇下令禁足太后,儿臣想到母妃平日里素来与太后亲近,故特意来看看母妃。”

荣妃闻言低垂下眼眸,脸上的担心害怕尽显无疑。

楚风安慰她道:“其实母妃大可不必这么担心,只要母妃没有参与其中父皇是不会对您出手的,儿臣认为这次父皇能如此决绝地对待太后定然不是单纯因为那次的事,这其中肯定还有更大的原因。”

荣妃听了楚风的话,心里的不安稍微减弱了几分,可她还是有担心道:“可是,母妃还是怕......”

楚杳打断了她,他的眼里波澜不惊,平静道:“母妃,只要你不闹出大的动静,父皇是不会和你一般计较的。这么多年了您还看不出父皇对你的态度吗?”

荣妃听到这话顿时觉得有些委屈,这些年她又何尝不知道不管自己再怎么耍小心思但只要不伤及大雅,不要太过分庆安帝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若是外人看了还觉得好,可只有她自己知道,不管自己用尽何种办法庆安帝连看都不看她一眼,甚至都懒得搭理自己。

她知道庆安帝对她是彻底的不在意啊。

荣妃垂眸,脸上还挂着难过,她道:“母妃自是知道,可也是因为陛下这样的态度母妃才不得不想办法巴结太后,希望借助太后的力量能帮到你。”

楚风半低着头沉默片刻,半晌他终于抬头看着荣妃的眼睛,对着荣妃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母妃,其实儿臣对当太子这件事并不热衷,儿臣唯一希望的就是母妃在宫里能够平安顺遂,除此之外儿臣并无所求。”

“父皇膝下只有我和太子,我知道母妃是想为儿臣争一把,可是儿臣只希望母妃能平安就好,至于能不能当上太子,儿臣是真的不感兴趣。”

荣妃不可置信地听完楚风说的话,她看着楚风,嗓音中夹带着些许质问,“你说你对当太子并不感兴趣?”

面对荣妃的质问,楚风毫不犹豫点头道:“是,儿臣对当太子一事不感兴趣,并且儿臣也从未想过要当太子,这些年儿臣愧对母妃的期望。”

荣妃牙关咬得极紧,垂在两侧的手有些轻微的颤抖,看向楚风的眼神中透着些许不甘,她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道:“傻孩子,你没有当太子的心思,可你知不知道等将来楚杳登上皇位他是不会轻易放过你的啊。你如果现在不争等将来大局已定之时你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楚风却不以为意,他十分肯定道:“母妃,太子不是那样的人。将来若是他登上了皇位,他是不会对儿臣赶尽杀绝的。”

荣妃深吸了一口气,极力压下自己心底的起伏,带着一丝苦涩开口:“你又不是他,你怎知他不会对你赶尽杀绝?”

看着荣妃为他担心,楚风心里也不好受:“母妃,你就相信儿臣一次吧,儿臣和太子之间虽谈不上兄友弟恭,也算不上亲近,但太子的性格和人品儿臣是知道的。况且儿臣与太子之间也算平和,这一点父皇也是知道的。”

“太子是父皇一手带大的,太子是什么样的人父皇最是清楚,其实父皇心里也知道将来太子登上皇位后是不会对儿臣下手的,这一点只有母妃你还看不明白。”

荣妃愣了愣,楚风用一种近乎祈求的语气,他求道:“母妃,咱们不争了好不好,什么都不要争了,儿臣只希望母妃在后宫中平平安安就好,儿臣想过了,等儿臣行了冠礼后就会亲自向父皇请愿驻守边关,儿臣定当以军功护母妃在后宫平安。”

听着楚风的话,荣妃的眼泪蓦地划过脸颊,她捂着嘴闭上眼哽咽不已,楚风上前替她擦拭了眼泪,安慰道:“母妃,去往边关是儿臣自愿的,儿臣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荣妃眼里闪着泪花,“所以这些年来你一直都不快乐,对吗?”

楚风沉默了,可他的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荣妃见他不回答心里也明白了,她蹲下来一把抱住了他,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接连不断地掉下来,心疼地喊着楚风的名字,楚风却拍了拍荣妃的后背,安慰她道:“母妃,现在停下来也为时不晚,我们还来得及。”

荣妃抱着楚风哭成了一个泪人,不停点头道:“好,母妃听你的,都听你的。”

*

翌日庆安帝上朝时,朝中太后一派就太后被禁足一事纷纷上书请求庆安帝解除太后的禁令,还有大臣以生育之恩,养育之恩为借口试图说服庆安帝顾念亲情饶了太后,谁知庆安帝听后不仅勃然大怒,还当场就让禁卫军将这些人拖出去杖责然后全部革除官职,贬为庶人。

这一举动直接让满朝文武噤若寒蝉,不敢再轻举妄动,庆安帝也借此机会肃清朝野,整顿朝纲,自此以后太后一派在朝中元气大伤,再也不敢动歪心思。

凤翔宫内

太后冷眼看着庆安帝,眼神里像是要淬出毒箭来,她冷哼道:“皇儿真是好狠的心啊,不知道哀家究竟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让你不顾母子恩情下令把哀家禁足在凤翔宫里。”

庆安帝听着她的抱怨脸上也没有一丝表情波动,他目光幽深,盯着太后的脸一字一字道:“母后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还需要朕来亲自说吗?”

庆安帝的这副态度让太后心里莫名有一瞬间的慌张,只不过很快又镇定下来,她冷冷道:“皇儿,母后不明白你的意思,是不是有人在你耳边说了什么闲言碎语让你误会哀家了?”

庆安帝:“母后,这是朕最后一次这么叫你了。”

闻言太后神情一颤,脸色骤然一变,这句话就好像是引爆炸药的一根导火线一样触及到她的神经,她整个人突然就变得激动起来,站起身来厉声质问庆安帝:“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想不认哀家这个母亲了?”

庆安帝面色冷峻,说出来的话犹如寒冬深潭里的水一样冰冷刺骨,他眼神冰冷地看着太后:“朕已经认错了三十多年,怎么,太后还想让朕继续被蒙在鼓里吗?”

太后登时双目圆睁,仿佛挨了一记重重的闷拳一样身上顿时就泄了力气,她哆嗦着嘴唇不安道:“你说什么?”继而又兀地拔高声音试图掩盖自己的心虚与不安:“你胡说什么,你这是从哪儿听来的消息,到底是谁在散播谣言哀家非要撕烂她的嘴不可。”

她走到庆安帝身边,紧张不安地拉住庆安帝龙纹锦绣的衣角,嗓音都有些颤抖:“皇儿你别听这些人胡说,散布这些谣言的人都是不安好心,她们想离间我们母子两的感情,你可千万不要中计了。”

庆安帝无情地甩开她的手,看向她的视线里没有一丝温度:“太后为什么就觉得这件事是从别人嘴里传出来的,毕竟当年知道真相的人全都被你处理干净了,甚至就连她们的家人也都被你杀害,在这件事上太后早已做得滴水不漏,不然朕又怎么会一直到现在才知道真相,太后何必要怀疑自己当年的手段呢?”

太后被甩开的手停在半空中,听着庆安帝的话她整个人都彻底蒙了,连看向庆安帝的眼神里都有一瞬间的迷茫,嘴唇颤抖着却始终都说不出什么话来。

庆安帝看着她,道:“太后,你本可以继续瞒天过海,或许朕一辈子也不会发现真相,可你偏偏不放过杳儿,试问天下有哪一个当祖母的能对自己的亲孙儿下如此狠手,从他一出生时就不喜欢最后甚至到了丧心病狂不顾一切也要取他性命的程度。”

“起先朕还以为太后是因为不喜欢杳儿的生母所以才连带着不喜欢杳儿,可最后朕发现是朕想得太天真了,在杳儿生辰宴的时候你竟对他起了杀心,也是那一次让朕开始怀疑天下真的有亲祖母会因为生母的原因就要对自己的亲孙儿下杀手吗?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朕开始调查你,谁知后来竟真让朕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朕以为让杳儿远离皇宫就能保得他平安,可朕没想到生辰宴那次你没得手后来竟直接暗中派人到关洲给他下毒,还勾结当地山匪欲刺杀杳儿。”

庆安帝一步一步紧逼,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让太后无力招架,最后,庆安帝道:“太后,是你自己的狠厉和绝情出卖了你。”

庆安帝每说一句,太后就往后退一步,一直到退无可退才跌坐到地板上,她脸上血色全无,眼神空洞,只是麻木地一个劲儿摇头,嘴里喃喃重复着:“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