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同回到皇宫好巧不巧居然在路上碰到了二皇子楚风,楚风抬眼便看到一起过来的三人,当他看见楚杳和白玉堂一同出现时不由得眼眸一动。
他过去向楚杳行了个礼,此时楚杳看见自己的这位皇弟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原本楚杳对他虽谈不上有多深厚的同胞之情,但对他也从来没有什么意见。
他知道楚风的秉性也知道他是无辜的,更明白自己不应该把对荣妃的厌恶牵连至楚风身上,可在经历了昨晚的事后他实在不能再向往常那样毫无芥蒂地对待楚风。
尤其是如今的荣妃野心变得越来越大,他可以保证荣妃伤不了自己可他却不能保证他身边的人不会因荣妃而受到伤害。
楚杳也是现在才明白他和楚风之间不仅是有着血缘的兄弟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还存在着最不能忽视和磨灭的竞争关系。
他们互相为彼此最大的威胁。
只要他一天没有继承皇位荣妃和太后就不会停手,楚风就还有机会。想到这里他的眼神暗了暗,看着眼前朝他微微低头的楚风他脸上挂起一抹淡笑,伸手抬了下他行礼的手臂,道: “二弟不必多礼。”
楚风看着楚杳停在自己手臂上的手,直觉告诉他太子今日对他的态度好像与往日有些不同,但他现在又猜不出具体原因。
会不会是他太敏感多虑了?
他垂眸道: “谢太子。”
这还是池南第一次见到二皇子,看着这兄弟二人忽然想到昨日跟在太后身边的荣妃娘娘,他在东宫的这段时间也常听小福子说起过这位荣妃娘娘。
小福子告诉他这些年来荣妃几乎每日都要跑到凤翔宫对太后嘘寒问暖,十分恭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太后对她也很是喜欢。
那日小福子还悄悄告诉他宫中有关太子骄奢蛮狠的谣言大多都是从凤翔宫传出来的,对此太子又不能明面上公然与太后作对,只能默默受了这些谣言,他还记得当时小福子说这些话的时候都在替楚杳感到委屈。
昨日池南也见识到了太后对楚杳的态度,而荣妃又常常跟在太后身边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他也能大致猜到几分。他虽然不明白太后为何会这般不待见楚杳,但他可以肯定的是荣妃在太后哪里必然是出了不少力的。
想到这里池南又看了一眼楚风,就是不知道这位二皇子又是什么心思。
楚风和太子只寒暄几句便去凌波殿了。
荣妃此时也已经回凌波殿了,这个女人自十六岁时入宫,在红墙皇瓦里度过了堪称为平淡的前半生,而此后每每看到铜镜里那倾城的容颜即将逝去韶华不在时又无端起了几分怨念,只觉得从前的自己活得太过窝囊了些。
一开始她也如普通母亲那般只想自己的孩子在这深宫里平安快乐长大,将来封个亲王出宫开府就好,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想法早就不满于此了。
先皇后走了这么多年一直空着的后位让她逐渐生出了几分野心,更何况现在后宫中只有她一人有皇子,这么好的机会摆在她面前,她为何不去争一争?
荣妃目光沉沉,楚风进殿时看到的就是母妃半倚在紫檀云纹软塌上,眉眼之间尽显阴骛之色。
他垂了眼睫,复又故作无事地走过去, “母妃。”
荣妃走神的思绪被楚风的声音拉回,眉宇间的阴骛散去,她语气柔和地对楚风道: “最近的学业怎么样了?”
楚风的眼神瞬间暗了暗,果然如此,每次和母妃见面她说的第一句话总是关于学业的,从来不会关心其他方面。
他抿了抿嘴,回答道: “尚可。”
“尚□□妃秀眉微蹙。
“尚可的意思是什么?到底是表现好还是表现差?李太傅可有说过你什么?”
她这一连串问题接连下来直接让楚风半低下头,荣妃也注意到楚风的低落,她又刻意放低了自己的声音拍着楚风的手耐心解释道:
“你和太子年纪相仿正是两相比较的时候,太子学业不精,若你在这方面远胜于他陛下迟早会有另立太子的心思,再加上李太傅为你在前朝拉拢人心,这太子的位置早晚会是你的。”
荣妃动作温柔地帮楚风整理他的鬓发,目光慈爱地看着他,“母妃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楚风目光闪动了一下,他退后两步,神色平静又疏远,道: “儿臣知道了。”
楚风突然后退让荣妃的手悬在半空中愣了几秒,似乎是没反应过来。
她看着往后退的楚风,明明他的行为举止皆是礼貌又规矩,按理说这样的楚风才是她所期望的可不知怎么地心里忽然有点空落落的感觉,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
她收回了停在半空的手心里很不是滋味却又无可奈何,半晌才道: “你知道就好,就算你现在不能明白母妃的一番苦心等将来你就懂了,你要记住母妃是永远也不会害你的。”
楚风看着心情低落的荣妃,嘴角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可话到了嘴边还是变成了: “儿臣明白,儿臣定不会辜负母妃的期望。”
听到这句话荣妃低落的心情才好转起来,她欣慰道: “好。”
楚风: “母妃若没有其他的事那儿臣就先去武场了,儿臣告退。”
楚风转身就要离开,荣妃急忙叫住了他: “风儿,你用过膳了吗?没有的话就先在母妃宫里用完膳再走也不迟。”
楚风回头道: “儿臣已经用过了。”看着面容还有些疲惫的荣妃,他还是关心道: “这段时间母妃要多注意身子,好好休息,儿臣知道该怎么做的。”
荣妃欣慰地对他笑了笑,不管怎么说风儿眼里还是有她这个母妃的,她道: “好,母妃会注意身子的,你既然要去练武就快些去吧,别耽误了时辰。”
楚风沉默了几秒,道: “是。”
荣妃目光留念地看着楚风离去,脑海里不禁回忆起以前,那时的楚风还是小小一个,像个糯米团子一样到处粘人,常常跑进她怀里奶声奶气地喊道:要母妃抱抱。那时候的荣妃确确实实享受了做母亲的快乐。
那个时候就连庆安帝也会时不时来看风儿,庆安帝会抱住风儿坐在他怀里,握住他的手一笔一划地耐心教他写字,父子之间也有过短暂的温馨时光。
想起往事,荣妃忍不住扬起嘴角,眉目之间显出一丝温柔,她感叹道: “本宫的风儿长大了,也比从前懂事了。
贴身伺候的涵儿随即附和道: “娘娘说得可不是嘛,二殿下文武双全又一表人才,还如此孝敬心疼娘娘身子,实乃人中龙凤,这后宫谁不羡慕娘娘呢。”
荣妃嘴角噙着满意的笑意,心里颇为得意道: “哼,本宫膝下有风儿她们又有什么呢?她们这辈子也只能在这宫中孤独终老,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荣妃: “对了,最近东宫那位怎么样了,本宫听说太子最近似乎对学业开始上心了?”
涵儿: “回娘娘,据下人来报说是太子还是和往常一样,没多大改变。”
“其实奴婢觉得娘娘大可放心,这一个人哪能是说改变就能轻易改变的,有句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更何况此人还是一向随性惯了的太子,依奴婢看,太子顶多坚持几日就会放弃了。”
荣妃也不相信一个随性惯了的人能这么容易就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再说了陛下现在宠着他,被宠着的人哪能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荣妃唇角勾起: “再有几日就是风儿十四岁的生辰了,他和太子的生辰只相隔一日,这回本宫要让风儿在陛下面前好好表现一定要让那个草包太子感到自愧不如,也让陛下看看本宫的风儿如今有多优秀。”
涵儿道: “娘娘深谋远虑,二殿下有娘娘在背后出谋划策总有一天一定会得尝所愿的。”
荣妃半个身子靠在软塌上,漫不经心端起茶盏捏着茶盖轻轻刮了两下,眼底却透露出一丝精光。
***
东宫偏殿内,楚杳去养心殿主动向庆安帝坦白昨日留宿宫外的事,临走前还特意叮嘱池南待在东宫等他回来。
池南一个人撑着脸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着手里的书,神情恹恹,最后合上书有气无力地趴在桌上。
再这么无聊下去他人都要睡着了,头往窗外偏,见外面天色正好,忽然就有了想要出去走走的兴致。
池南眼珠子转了转,东宫离养心殿有一段路程,楚杳又出去不到一炷香一时半会儿肯定回不来,不如趁着现在时辰还早出去转转?
他是这样想的也立刻这样做了,一个人在东宫附近走走停停不知不觉间就越走越远了,等池南反应过来时早已不知身处何地了。
池南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心想这下好了,转着转着终于把自己转迷路了。他往前一看见前面几乎没有人影又怕自己走到什么不该进的地方,转身就欲往回走。
只是刚要抬脚就听到后面传来脚步声,他好奇回头一看,来人竟是二殿下!
楚风似乎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池南,愣神片刻后继续往前走。
池南向他躬身行礼: “见过二殿下。”
“免礼。”
“这里是武场,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池南暗道一声好家伙,自己竟然跑这么远了。
他抬头正欲回楚风的话,却看到楚风眉宇间隐隐有一丝阴郁,看上去似乎心情不太好。再一看他的额角还有一些未擦干的细汗,又是一身箭袖束腰的武打装扮,想必是才刚刚练完武过来的。
池南回道: “回殿下,是我看今日天色甚好就想出来透透气没想到一个不留神就走到这里来了,惊扰了二殿下还请二殿下恕罪。”
楚风倒也没有要怪罪他的意思只是看了看他身后,问道: “你一个人来的?太子知道你在这里吗?”
池南: “太子并不知道。”
这下换成是楚风面露讶色,他想了想,问道: “你是瞒着太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