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穿到汉武朝,霍去病叫我太姥姥 > 第251章 母女

第251章 母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听得这李眉絮絮叨叨地往下说道:

“……正闹着时,我却只觉身子日渐沉重,还常困乏无力。还是身旁人提醒,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已经怀有身孕!”

“我知道这事,又喜又忧。虽说是桩喜事,可忧的却是如今虽有孕,但丈夫被人迷住,万一生下个女儿,岂不是与我一样命苦?”

“因此,老奴那会子日夜向高禖神祝祷,求神明不要让老奴生的是个女孩儿。老奴实在不忍心,让她初到人世走一趟,便要和我一样受着女子万般苦楚!”

她说到此处,又再垂眉,声音都哽咽了。

眼见李眉如此悲痛,刘彻自是温柔劝慰,两旁的侍从们也是低头感慨。

卫青思忖不语,霍去病看着李眉这般神色,脑子里却掠过一个念头:

“她所说的话,百般诉说自身何等不易、何等委屈。又说自己不愿生女儿,只是不想她受苦云云。若然她自己心里真是这么想的,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向我们这些外人提及?”

霍去病猜测,这老妇人向着他们这些不知当年事的外人反复说及自己的艰难和所想的念头,正是要遮掩自己真正的念头。

在他看来,这李眉当年满心所盼的,就是想一胎得男,从而坐牢东武侯夫人之位。

而她平日里如何与后宅妾婢相处,多半也是和她所宣称的反着来。

想到此处,他更觉不耐。但事关曾外大母,又不得不按捺着听下去。

过得好一阵,霍去病才又听见李眉开口道:

“……老奴虽得高禖神保佑,怀上一子。但夫君却仍旧不曾将心思放在我身上,每日只宿在那鸢儿处。”

“老奴是头胎,那时因家中事杂,未免精神不大好。因此孕中常常不自在,不得不三更半夜命医工前来诊治、用药。”

“家里又闹起流言来,说我这胎怀得不正,甚至还有奴仆嚼舌根,说我这回生的只怕是个祸害!”

“我身边的下人怕我生气伤心,都极力瞒着。唉,后来还不是被我知道?可我哪会生气,随那些人去吧。我也懒得跟她们计较!”

刘彻点头叹道:“阿姆,你这样想有理。你好生养着,这才是最要紧的事。”

“陛下知老奴苦心,老奴知足了!可惜我嫁的那人,却没这心胸,更没这份体贴。”

“他与鸢儿和那儿子,整日厮混在一处,好似他们仨才是一家子。偶尔我病着下不来床,他那边竟连派也不派人来瞧我一眼。”

“我也死了心,只在房中安生养胎。幸好神明眷顾,老奴身子渐渐复原,胎儿也无事。于是我就独自在后院正堂那儿自己过活,半点也不插手外头的事。”

“谁知我怀孕到八月时,偏院那儿又大闹起来。我哪敢多管,只让下人不许凑热闹。谁知那鸢儿却跑到我跟前来,大嚷着要我给她作主!”

“我年轻,才嫁过来又不得夫君尊重,连家事都不归我管,哪里见过这等场面?吓得我一个字都不敢说,还得赔着笑脸,好声好气问鸢儿到底出了何事!”

李眉泪光盈盈,她仿佛又看到了当年自己憋屈的场面。

总算她还想起此时是在皇帝面前,因而不敢再放声。擦过眼泪后,李眉又道:

“鸢儿吵起来,好不容易,我才听明白。原来君侯某日酒后,醉得不轻,强拉着让鸢儿那边院里一个打水的仆婢侍候。过后,这婢子竟怀上身孕,如今已有五个月了!”

“这婢子不敢让鸢儿知道,一味瞒着。直到肚子大了,这才被人察觉。鸢儿抹不下脸,跟君侯吵了一架,还闹到我这儿来,非要让我出面整治那婢女!”

“我因身上不大好,也确实不想管这事。只是劝她几句,总算把鸢儿请走。至于那婢女,我让人去打听清楚,原来君侯已经让人将她送到别馆安置去了。”

霍去病扫了李眉一眼,心道:

“真应该让郭洪坐在这儿,亲耳听一听他这位母亲如何大肆宣扬这些家中秘事!”

他想着这副场景,暗觉好笑,心中烦燥之情这才略有减轻。

“……总之家中事事不如意,里头吵翻天。我这不入丈夫眼的苦命女子,只得安心养胎,不理那些疯话。”

“之后,我好不容易,生下一个儿子。只是我孕中忧思太过,因此奶水不足。可怜我那孩儿,竟不曾尝过我一口奶……”

李眉说着,看向皇帝的目光中,情不自禁露出满眼温柔。

“陛下,幸好老奴有后福。能进宫侍候陛下。老奴也正是在那时,才得以亲尝为人母者的滋味!”

刘彻闻言,拉着乳母的手,柔声道:

“阿姆,这正是咱们的缘分。想来世间之事,各由天定。强求不来的,放手便是。谁又能料到,阿姆日后能与朕亲如一家?”

对此,李眉激动不已,连连谢恩。旁人见皇帝这般情真意切,也是掩面相泣。

霍去病却想:“列侯之家,哪个的儿女不是乳媪侍婢从小贴身照料服侍到大?她只提儿子不曾吃过她的奶,但以李家和郭家那般好面子,想来也不至于削减她的用度和下人,哪会苦到这份上?”

李眉与皇帝又说得一阵过往的闲事,倍感温馨。刘彻这才问道:

“对了,阿姆你自生下孩儿后,郭它可有来瞧瞧你们母子?”

“他……唉!我在房中养病,只听婢女们说过,说君侯得知我生下嫡子,十分高兴。他本想亲自过来一趟,谁知又被人劝住,因此便一直不曾过来。”

“后来有一回,听说君侯都已经来到我那小院门外,谁知被鸢儿那边的人拉住,硬生生叫走了。说是那打水婢肚子痛,鸢儿便命他过去安抚两句……”

李眉正向众人说着这鸢儿何等威风、形如侯府女主人时,忽然听到霍去病淡淡道:

“郭太夫人,方才听你所言,那鸢儿不容打水婢,硬逼得东武侯将人迁到别馆住下。如今为何她又愿意帮这仆婢出面、还肯让东武侯亲去探望?”

李眉低下头,叹气道:“老奴当时因要安胎,后来又得病,只在小院高墙里住着,不知后头的事。因此她俩如何和好的,我一点不知!”

“想来多半是那仆婢低声下气认错,又或是鸢儿因怕闹太过、失了君侯欢心,所以才愿拉拢她的。”

“总之,那时这两人,倒像没事人似的,和睦相处起来。鸢儿还主动照管这打水婢来。但凡她有个不适,都是鸢儿出面拉着君侯去瞧她的。”

“老奴那时真是太年轻不知事,虽说是明媒正娶的嫡妻,又怀着身孕,却还要看偏院御婢的脸色过日子。到后来,甚至连那打水婢都比老奴更容易见到夫君一面!”

刘彻便向李眉笑道:

“一家子儿女越多,对妻子也是好事。她们的孩儿,也是阿姆你的倚靠。一如郭洪,如今有他孝顺阿姆,东武侯府兴旺。朕看着也能为阿姆安心了。”

“陛下说得是!老妈也是这般念头。更兼我那时才当了母亲,便想着息事宁人,要与鸢儿和夫君收用过的侍婢一同好生相处。她们生下的孩儿,亦是我的孩儿。”

“但我虽有这念头,人家却未必像我想的那样。鸢儿的儿子,她绝不肯让孩儿来亲近我半点;如今就连那打水婢,她竟也不让我的人去瞧一瞧、问一问。严防死守,倒把我这正妻当贼看!”

“我见丈夫不管,鸢儿又不问,担心那打水婢的身子和胎儿,于是便常派人去别馆打听……”

卫青正听着,忽然见霍去病嘴角微扬,目光中满是嘲讽。

他朝外甥微微摇头,示意对方不必理会,自己则又听见李眉喃喃说着:

“……不打听还好,一打听,才知道那打水婢孕中有些不适。她不请医用药,却让人叫来外头一个女子替她作法!”

“我听下人们说,那女子瞧着不过二十岁,不仅是个哑巴,右手缺了手掌。别馆有人瞧见,说她不仅手上的断口平整,嘴里的舌头也一样。多半是被人割了去、用过刑的!”

“我听见这等人出入自己家中,自然害怕,因此便让人赶紧去打听这哑……哑女的出身经历。”

“那时东武侯府在城东,大街对面则是平阳侯府,我们郭家与曹家常有来往……”

听到“平阳侯府”时,卫青终于抬起头,看向皇帝的乳母。

霍去病已经猜到那哑女多半就是自己的先祖,因此更加专心聆听。

但那李眉年纪老迈,说话不甚利索,更兼又不时诉苦。所以罗里吧嗦,久久未入正题,让霍去病听得心生不悦。

好不容易,他才听见李眉说起哑女之事:

“……下人说,这哑女是外地流窜到长安的。她来时还带着个小女孩,只得三四岁。两人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因此大家便猜那是她女儿……”

“她不会说话,又不识字,连手都缺了一只,哪家会要她?因此听说她刚到长安时,常在各府门前晃悠,一边乞食,一边瞧见哪家家臣下人出来,她便上赶着过去磕头,又把女儿推到人前,想让人家收下那站都站不稳的小女娃……”

卫青听着这段从来不曾被母亲提及的过往,已是怔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