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斩龙诀 > 第17章 三封家书

第17章 三封家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好祈求,你下药亲子的事瑾儿不知道,否则……”

何婕妤这才明白自己失去了什么,满心悲切,全无当日光彩。

何咏芳再次劝告,“莫要再想旁门左道,后宫是皇后执掌,你如今被困宫中,一举一动皆有人监视,你有什么动静,皇后难道会不知,往后我不会再来了,瑾儿有我看照的,你无需忧心,做好你该做的吧。”

何咏芳起身就要走,又想起一件事,“茹珠那丫头呢。”

何婕妤绝望无助,气若游丝,“她被皇后带走了。”

“倒省了我事。”

这头何咏芳出宫,回到越国公府长广侯夫人便来了。

“兰泽,如何了?”

何咏芳叹气摇头,“何婕妤犯了蠢,我也救不了她。”

长广侯夫人惊呼,“怎么会这样,可会连累蓝家和何家?”

何咏芳气过后,也冷静下来,“不会,皇后不会把事情闹大,她需要瑾儿。”

“何婕妤做了什么事?”

“嫂嫂不必知晓,好生安置她父母便是,有机会,把他们打发回老家。上月你不是说平漳伯家开赏槐宴你没去吗,你回头也开宴,给平漳伯府送贴。”

长广侯夫人不解,“平漳伯府家底薄,赏槐宴没什么好看的,旁人见是皇后母家才去,唯独四公和我们家没去,往日你不是不让我们与平漳伯府来往吗?”皇后母家平漳伯府是漳州太守出身,因治水有功,又母凭子贵,特封伯爵,三公是除越国公外的百年望族,彼此同气连枝,互相通婚,与当年戎马出生的镇国三公不同,如今镇国三公仅剩越国公一支,越国公是随先帝戎马一生武将出身,长广侯府当年是没落寒门,平漳伯府与后三者皆格格不入,就连长广侯府也不屑与之来往,更莫论百年望族的三公,如今朝堂上三位丞相皆出自三公,唯一能与越国公抗衡的三位丞相一向同心同德。

“嫂嫂你听我的,往后与平漳伯府多多往来便是。”

“行,我兰泽一向聪慧过人,长广侯府得以起复都是得你指点操持,嫂嫂妇道人家不懂这些,但你说什么嫂嫂就做什么。”

长广侯夫人走后,砚清便来,“夫人,雍州来信了,给公爷截去了。”

何咏芳边换衣裳边问道,“你当家可回来了?”

“信是走驿站加急来的,我当家应在后头,公爷在书房。”

去了书房,蓝正麒在读信,见了她,冷哼一声不理,何咏芳正正经经给蓝正麒福身,“国公爷,方才我嫂嫂来,我让她择日设宴宴请平漳伯府。”

蓝正麒这才看她,“皇后属意小皇子?小皇孙不才是她正经子嗣吗,她肯扶持别人的皇子?”把信给她,信上所列雍州州府勾结红馆拐卖案罪证,以及通敌罪证,何咏芳怕看错,又细细读来一遍。

“小皇孙毕竟年幼,小皇子是她看着大的,与她也亲厚,三公虽属意小皇孙,可皇上身体等不了小皇孙长大,一旦小皇孙为储,朝堂便是三公天下,连越国公府都抗衡不了,更妄论她平漳伯府。皇上是什么意向。”

“我越发看不懂皇上了,但一方独大,定不是他所愿。”所以扶持皇后母家是皇帝乐见,皇后以何婕妤之事对何咏芳示好,她便将计就计,顺势交好。

“只是静儿行事过于出格,我怕有心人利用。”蓝正麒点了点书信。见何咏芳不懂,他又道,“如今皇上越发不好,三公在朝堂对我屡屡发难,静儿发现雍州州府通敌虽是有功,可无实证,再者雍州地处敏感,雍州本就是越国公府发家之地,父亲在时,因战败被割去十二城,独雍州城,若连雍州知州也通敌叛国,难说三公不在这件事上做文章。若是拐卖案还好说,可通敌,是大罪……”

“那静儿在雍州岂不危险……”

蓝正麒一愣,“我以为你不喜她。”因当年二人无情结媒,何咏芳全副心思都在起复母家,对所生之女一向不闻不问,就连儿女失踪,她也没有再次生养的意思,蓝正麒一直以为,何咏芳因对自己无情也对他们结合之物也无情。

“不喜静儿的难道不是公爷吗?”因失所爱,与不喜欢的女人生下孩子,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弃武从文后一门心思扑在读书上,就连女儿多年归来后,因犯错为了保全家族颜面还想杀之掩盖。

二人无言以对,良久,何咏芳才道,“公爷打算如何。”

“我会派人前去查探,若属实,便将雍州知州押解进京。”

彼时,二人都未意识到雍州形势紧迫,直到砚清当家归来。

砚清当家是在蓝静被沙盗绑架后急忙起身回来的,因他一直关注蓝静的动向,一得知蓝静在城外被沙盗围击的事他便急忙回汴梁了,在雍州数日,他已知沙盗的凶悍,他没想过蓝静能在沙盗手里逃生,他以为蓝静已死,便急忙回京报信,不料,蓝静平安归来后加急送汴梁的信比他还快些。

砚清当家回府先见到砚清,抓着媳妇的手,悲切道“姑娘在雍州遇害了!”砚清大惊,又想起前几日收到的家书,算量着二者前后脚的日子,“当家的,你莫要胡说,前儿才收到姑娘的信,公爷夫人神色一如往日,姑娘好着呢。”

砚清当家愣了,“信?几时到信?可姑娘确实是遭到沙盗伏击啊。”

二人一番嚷嚷,屋内何咏芳早已听见,让人进来,“你说什么伏击什么姑娘?可是姑娘出事了?”

“这……”砚清当家生怕自己搞乌龙,踌躇着不知如何说,砚清推了他一把,“夫人问话,你原原本本地说便是。”

“是,小的奉夫人命,去到雍州,给姑娘送了牌子,小润爷留小人在本家,小人推脱便在瓦市找了家酒家住下了,因夫人嘱咐了,小人便打探姑娘的事情,姑娘进雍州时动静闹得大,红妆十里,在人前露了脸,行事颇为出格……”见何咏芳神色无异他才继续说,“姑娘设下比武招亲,招的是江湖人士,后是反杀雍州最大的马商,收下其马场,再来插手江湖门派赑屃堂换主之事,小人原本已打算动身回京了,临行前想去给姑娘辞行,却听门房说姑娘出城遭遇沙盗,这沙盗恶名,小人来雍州后就一直有听过,从未有人能逃过沙盗刀口,小人以为姑娘她……便急忙动身回京给夫人报信。”

砚清又细细问了其启程的日子,估算着,蓝静的信是在其启程之后寄来的,心中念着祖宗庇佑,“夫人不用担心,算着日子,姑娘该是平安了,怕是姑娘不想让老爷和夫人担心,所以才报喜不报忧。”

砚清当家知道自己闹了乌龙,自己扇了自己两个嘴巴,“都是小人糊涂,没打听情况就闹乌龙,小人该死。”

“罢了,你下去吧。”

是夜,蓝正麒回来,夫妻二人说着夜话,何咏芳说了白天的事,二人沉默许久。

“公爷,让静儿回来罢,十年前,她便是在雍州出事,这次又……”

夜凉如水,院子里虫鸣蛙鼓,良久,蓝正麒才说,“她走时,我去问过话,她说,命在旦夕之际,她只愿埋在雍州土里。随她罢。”

不知是谁,一声清幽叹息,似惋惜似认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