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电视台
以前学长给我的印象,学生会就是个官僚主义盛行的地方,要不是杰哥,我根本就没想参选。可真正进来后,我发现虽然官僚作风还是有的,但更多的还是一群有热情、有干劲、有想法的同学在做着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就像我接手的第一件事,那是相当的有意思。
在一次例行工作会议上,我们那漂亮的团委书记徐丽玫老师告诉大家学校要成立电视台,而且学生会独立承担其中一个反映学生自己生活的栏目。
不知道徐老师和宣传部长是不是事先商量好了,先是徐老师滔滔不绝地把去年我们班在多媒体教室举办的九 ·一八主题班会描绘得连我都怀疑有那么好吗?然后又用科学的辩证主义思想论证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宣传和教育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力。接着便用设问句提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于是宣传部长紧接着列举了一切可能的理由来证明学生会参与组建校电视台是多么正确、多么英明、多么必要的决定。
最后,本着锻炼新人、发挥特长的原则,我“义不容辞、万分荣幸”地接下了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说实话,我倒挺乐意这项工作,至少从表面上看它肯定很好玩。
好玩的东西当然要和大家一起分享(阴笑一下,万一搞砸了也要拉几个垫背的,嘿嘿),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找陈思远,咱们班的宣传委员。虽然他不是学生会的干部,但对于制作电视节目他显然是一百个乐意。
经过商量,我们决定先尝试制作一期反映住校生生活的纪录片,方式嘛,就是以一个住校生的视角,感受学校从早到晚一天的学习生活,取名就叫《我的一天》(好土!)。
在我的威逼利诱下,陈思远答应担任片中的主角,顺带导演。而我则担任摄像师全程跟踪拍摄(哈哈,终于可以明目张胆地随意进出宿舍了)。为了拍好这期节目,我们还发动姚斌和陈思远的室友们担当剧务和群众演员,说白了就是端茶递水搬东西,充当绿叶配红花,且全部免费!
当我千辛万苦、费尽周折,签了无数个字、盖了无数个章,终于从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办公室借出一台小型摄像机时,我足足兴奋了一整节课。那时还没有现在这种小巧的 DV,更别提用手机拍摄了,最小的摄像机那也得放一盘录像带,体积可想而知。虽说沉但以我的体格还是可以接受的。大家新鲜极了,结果第一天的拍摄任务全被测试机器和凹造型给荒废了!
经过三天艰苦的拍摄和一个周末通宵达旦的剪辑制作(就是不断地把母带上要用的镜头按顺序通过录像机拷贝到另一盘录像带上),在差点报废老爸的录像机和无数盘录像带后,我们的处女作终于诞生了。
影片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