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黑炭,你朋友叫你回家吃饭 > 第4章 请大人助我伸冤

第4章 请大人助我伸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因为要去县衙堂审,还要给犯人述录证词,所以那几个下人都被徐墨和老知县带去了衙门。

公孙策没有去,只跟徐墨说还要尽快赶回汴京。因为这个案子已经基本了结,所以他去哪里徐墨也勉强不了,就只说了些客气话,便散了。

展昭挠挠头,“公孙大哥,我们现在就回去吗?”

公孙策没应声,他发觉自己这一趟来其实是被人下了套的,但却不得不钻。而这个下套的人……见蓝衣男子有要离开的样子,他扬声道:“梁公子请留步。”

梁文平停了下来,转过身,嘴角含笑,“我正在猜大人什么时候会叫我……”

“哦?”公孙策挑眉。

“大人对我有疑问。”肯定的语气。

公孙策也笑起来,“那不知道梁公子愿不愿意把答案告诉我。”

梁文平点头,看了看四周,又道:“此地不便说话,大人请随我来。”

梁文平把二人带到南院厢房,正是他在住的地方。南院是个清净的院子,丫鬟小厮并不多见,可见主人不喜繁杂。而厢房里简单的陈设也证明了这一点。梁文平给二人让座,展昭推辞,宁愿站在公孙策身边。

梁文平给公孙策斟茶。

“不知道公孙大人喜欢喝什么茶,我这里只有碧螺春,大人要将就一下。”

公孙策端起茶杯,抿了口茶,入口清香,喉底泛甜,“梁公子客气,茶是好茶。”

展昭更是一口喝干,直言,“好喝,再来一杯。”说着把空杯子亮给梁文平。

展昭吐着舌头,公孙策知道他明明没喝出什么味道,只是渴了,但看他满眼期待还是忍俊不禁。不用梁文平招待,公孙策径自提起茶壶又给展昭倒了一杯。

一杯茶饮尽,公孙策斟酌道:“梁公子今天破案破的精彩,对司法刑狱之事似乎也很有见地……”

梁文平抿着嘴笑,没等公孙策夸完就摆摆手道:“公孙大人高看我了,今天这一番这么顺利,其实全靠朋友指点,我没有半点功劳。”

公孙策放下茶杯,很感兴趣,“朋友指点?”

梁文平笑眯眯的,似乎心情很好,“我有个朋友,精通刑狱之事,我是向他请教才知道这件案子的关键所在。说起来,我当初遇到他的时候,他只看了我一眼,就断言说‘你有冤’。”

梁文平收起笑容,静静道:“他说对了。”

公孙策立刻意识到,这就是了。这位梁公子的目的……可是他还是忍不住问道:“你那位朋友,叫什么名字?”

梁文平轻描淡写,“无名之辈,大人不会认识的。”

“他是不是长得很黑,额头上还有个月牙?”展昭急声问道。

公孙策虽然已大约猜出不会是包拯,心里的紧张却一层层漫上来,只和展昭一起盯着梁文平,等着那个答案。

梁文平唇角微扬,似乎他们问了什么好笑的问题,“大人以为,我会认不出包拯包大人吗?”

果然不是。

展昭重重叹气。

公孙策垂下眼睛,试图从纷乱的思绪中重新寻找先前的话题。

虽然早有准备,却还是会失落。

“梁公子明明掌握了案情的关键线索,却没有立刻上报知县知州两位大人,而是等到我来才破案,就是因为你的冤情吗?”

梁文平站起身,道:“正是。”他突然躬身跪地,向公孙策行官民之礼,表情第一次严肃起来,“请大人助我伸冤。”

展昭张大嘴巴,看一个傲骨铮铮的人突然低下头总会让人无比吃惊。

公孙策反应过来,忙上前扶起他,“有事起来说话。”

梁文平起身,仍是站着,“大人请坐,容我细说。”

公孙策只好坐下。

原来梁文平本是冀州人,家中父母早逝,由伯叔抚养长大。后来学有所成,上京赶考,但时运不济,名落孙山。他自觉无颜面见父老,消沉之下,辗转流落到长乐府,做了名教书先生。后来因为一场游园会结识了王家小姐即他后来的娘子,王嫣。二人情投意合,因为老家主早逝,王家亲戚邻友见梁文平还有个秀才的功名,便同意了这桩婚事。

只可惜好景不长,成亲半年后,梁文平再次上京赶考。这次他金榜题名,却在赶回来的路上得知,妻子已得重病亡故。

妻子平日从未得过疑难病症,梁文平不能接受,疯狂之下要验看尸身,发现本该七日之后才发丧的妻子,却早早就被葬进土里,令人生疑。梁文平曾多次把这件事作为疑案跟知县乃至徐知州上报,却始终没有回应,这次因为王家二公子的案子,才等到公孙策来。

展昭听完不胜唏嘘,原来这孤傲书生还有这段伤痛经历。

梁文平说完,语声已微微哽咽,“请大人助我伸冤。”

公孙策轻声一叹,只剩下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等的是我?

梁文平默然片刻,缓声道:“我那位朋友说,只要是公孙大人愿意勘察,冤情定会平反,案情,也一定会真相大白。”

公孙策莞尔,“如果方便,我倒是想见见你这位朋友。”

梁文平已经平静心情,这时温声道:“他最近出了远门,要过些天才能回来,到时我会为大人引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