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勋贵子弟[科举] > 第26章 新岁(虫)

第26章 新岁(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本来墨宁已经将帖子递给王府和许府了,却不想去下帖子时,王府的管家告知墨宁王爷带着许老一同去庄子上了,深秋入寒,王府有个温泉庄子,楚宁同许归山又是实打实的师徒,便孝敬师父去了。

王府的管家说王爷没说多久回来,少说也得十几天,待王爷回来便将帖子给王爷。

莫时言便没什么事可做了,在家里待了三日。

第三日,二皇子亲自带着暗卫来了定国公府。

各个都是收集情报的一把好手,不说生意做得多好,但不会关门就是了。

墨书已经将铺子寻好了,找了工匠重新装修。

莫时言收了人,二皇子便匆匆告辞了,莫时言也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二表哥比太子表哥还忙得感觉。

莫时言得了人,便也不偷闲了,点了四十个人跟着他进了院子,十个人先去打探一下京中各家小姐的性格品性。

四十个人两两一组,前往各州府开书铺,不说别的,府城一定要开,选址装修按京城的铺子标准来。

等京城的铺子装修好了,墨书跟着一同去,定一下选址和装修。

情报方面莫时言只说让他们多注意各地有没有贪赃枉法的情况,若是有便直接给二皇子便是。

主要是放出消息,每月书铺都收好的诗文,届时每旬会选出十篇刊印成册,若是上榜便能得十两银子。

别的不说,十两银子对世家而言不多,对农家而言却可是供一家人两年的开支了。

如此一来,世家子若是求名,可以选择将文章留在书铺,农家子求财也是同理。

评选方面莫时言特意请了许归山,以许老如今的声望自然不必担心。

科举制至今鲜少见农家子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农家子家贫,多数是不会选择供孩子去念书的,念书的束脩、书本、笔墨,都是不小的开销。

莫时言一一说完,也已经入夜了。

左右现下都还未开始,莫时言便让这些人分班跟着他和安平公主。

莫时言让墨宁将暗卫带去自己先前准备好的三进院子,之前莫时言让管家收拾了一个大院子出来给暗卫做落脚点,以后留下的十人在京中也是在那里落脚。

莫时言索性让墨宁这几日先在暗卫那边负责衣食住行,墨染也要回来了。

安排妥当后已然是深夜,莫时言便休息了。

铺子还未弄好,许归山与楚安还未回来,莫时言便开始了许府国公府两头跑的日子。

上午在许惊秋那里询问不解之处,下午便在国公府陪着安平公主,隔两三日便抽空入宫给他娘尽一尽孝心。

莫时言跟皇后娘娘说了自己派了人去查那些小姐品性如何,只等消息便是,皇后娘娘便不再逼迫谢鹤屿。

墨竹寻到了制纸的师傅,莫时言便让墨宁给墨竹打下手,在京郊找个庄子,将人安排在京郊造纸。

又请了雕刻师傅雕了字块,在一处印书。

张罗了大约半个月左右,才算是弄妥了。

莫时言派去的暗卫打探了一个月左右,终于摸清了皇后娘娘属意的几个大家闺秀。皇后娘娘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定了吏部尚书之女。

太后得知此事后,心生一计。她借着开赏梅宴的名头,巧妙地安排了这几位闺秀入宫参宴,太子到了适婚年龄,太后安排的赏梅宴又特请了几位大家闺秀,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妃便在这几人中了。

在宴会之上,众人纷纷展示自己的才艺,以期能得到太后和皇后娘娘的青睐。

程鹤屿也去了,不过为女眷清白考虑,程鹤屿只在席间匆匆露了一面。

吏部尚书之女,更是仪态万千,宛如一朵盛开的梅花,引得众人瞩目。

席间,两人目光对视了瞬间。这匆匆一面,却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太子妃人选便定了吏部尚书之女,只是可惜当时在场都是女眷,莫时言不便到场,而安平公主已经七个月了,如今天气冷,又开始落雪了,自然也不好到场。

这还是后面楚安的王妃来同安平公主讲的。

太子妃人选定了,圣旨在赏梅宴过后两天便下了,太后与皇后便常召她进宫,程鹤屿也时常备些女儿家的首饰给她,两人感情日渐升温。

程鹤屿那边解决了,莫时言便将暗卫都调了回来,京城的铺子约莫年前才能装好。

莫时言又这般过了一个月,临近年关,许归山才和楚安从庄子里回来,回来第一时间,莫时言便收到了回帖。

第二日晨间依旧去许惊秋府上,下午莫时言便去了许归山府上拜访,到时楚安也在,许归山一心想归隐山林,但京中还有许多放不下的事,楚安便常带着许归山去庄子上住。

几人叙了叙旧,许归山又考了莫时言一番,用过晚膳才放莫时言回去。

许归山毕竟已是花甲之年,精力不如从前,但身体还算硬朗。

除夕前两天,书铺总算是装好了,莫时言给了工匠一笔丰厚的报酬。

柜子是早就请木匠打好的,全选的上好的楠木。

书是早先就印好的,一切都准备妥当,莫时言让人先歇一段时间,等到初七过了,再将东西搬进来,整理一番后,十六便可开业。

除夕夜。

今日宫里设宴,莫时言得去赴宴。

安平公主已经有孕九月多,产期在二月初,莫北这段时日紧张的不行,除了上朝便不轻易出府,今日宫中宴请莫北也推了,只让莫时言自己去,他在府中守着安平公主。

华灯初上,偌大的宫殿被装点得金碧辉煌。宫殿中张灯结彩,大红色的绸缎与明黄色的幔帐交相辉映,处处洋溢着喜庆。

圣上高坐在主位上,身着明黄色锦袍,头戴冕旒,神情威严却也带着几分喜悦。皇后坐在圣上身边,几位妃子皆盛装出席,珠翠满头,笑语盈盈。

舞姬在宫殿中翩翩起舞,身姿轻盈如燕,长袖飘飘,似仙女下凡。悠扬的乐声在宫殿中回荡,丝竹管弦之声交织。御膳房精心准备的佳肴摆满了一桌又一桌,珍馐美馔,香气四溢。

众人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皇帝偶尔开口与身旁的皇后交谈几句,也举杯同臣子共饮。妃嫔们互相说着吉祥话,气氛融洽。

殿外,爆竹声此起彼伏,铁水在夜空中绽放出绚烂的色彩,照亮了整个宫殿。而殿内,灯火通明,君臣沉浸在这热闹的除夕宴会中,以期来年风调雨顺。

散了席,莫时言乘着马车回府,席间莫时言少不得被叫上去一番询问,又被一些喜欢攀炎附势的朝臣拉着恭维,这一趟宫宴吃得,饭没吃多少,酒喝了不少,还好皇后心细,特意给他备的果酒。

等回到府上,已经子时,莫北还未等,在暖阁内等到莫时言回来了,才松了口气,“你娘吩咐厨房给你留了粥和醒酒汤,等下叫墨染给你提过去,喝完了再休息。”

莫时言喝得不算少,却未到烂醉的地步,因此人还算清醒,应声道:“知道了,爹。我娘怎么样了?”

见莫北点了点头,莫时言便说道:“那爹也早些休息。”

说完,莫时言便回了院子。

莫北目送莫时言回了院子才转身回去。

墨染去厨房取了醒酒汤和热粥回来,莫时言喝完了洗过澡才沉沉睡去。

第二日初一,也是不得闲,一早便得去宫中祭祖先。

宫中祭祖流程冗长,一套流程下来,莫时言都觉得有些疲累,前头的皇后脸色已经有些苍白,还好只有初一祭祖,过后便是休朝,等过了十五才开朝。

这几日莫时言便跟着他爹去各家走礼拜年,年礼都是安平公主一早备好的,关系近的几家父子俩亲自去送,还好平日里莫北同朝中来往不算密切,因此也不算多,毕竟安平公主产期将近,父子俩都怕出意外。

还好这个年过的平平稳稳,总算是到了上元节。

上元节程鹤屿同风弦约好了一同去逛灯会,风弦是吏部尚书之子,倒时他带着府中女眷一同出游,程鹤屿叫上了二皇子程鹤峥和莫时言。

京城的上元节依旧热闹,虽说也有不少男女同游,不过大户人家女眷大多用面纱遮面。

一行人在街上慢慢走着,程鹤屿和程鹤峥出宫次数虽多却也是第一次上元节出宫游灯会。

程鹤屿正走着看着,莫时言轻轻拍了程鹤屿一下,“表哥,我要去给我娘猜个花灯回去。”

程鹤屿点点头,询问风弦可要去,最后一群人往小摊处走去。

莫时言猜了两个便不猜了,选了两个兔子样的花灯,花灯小巧精致,做工极好。

程鹤屿猜了五个花灯,程鹤峥也猜了五个,见一下有人猜走这么多,小摊贩的脸都有些黑了,莫时言便摸了一锭银子给小摊贩,小摊贩瞬间喜笑颜开。

程鹤屿将手中的花灯交给身后的侍卫,只留下一盏递给风湘荷,接过花灯的风湘荷微微红了脸,还好有面纱遮着看不出来。

逛了一会儿,女眷有些累了,一行人便寻了个茶楼歇脚。

人群慢慢开始散去,莫时言和两兄弟先将人送回吏部尚书府上。

眼看着风湘荷要进府了,程鹤屿递了根玉簪给她,见风湘荷停步,风弦招呼了一声,风湘荷收起玉簪匆匆进府。

莫时言见人都回了,便也告辞回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