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勋贵子弟[科举] > 第22章 三年

第22章 三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边城的这段时间,莫时言感觉自己武艺精进了不少,当然,莫时言不知道背后镇北军是怎么夸他的。

时间过的很快,二月中旬的时候,边城的雪化得差不多了,不过倒春寒,天气还有些冷,许惊秋便将出游时间定在了三月。

下一站定在了江城。

离开边城那天,鲁飞没出城来送,也未挽留。

这一路没再遇到什么事,到了江城,登了黄鹤楼,观了汉江,也去了归元寺。

这一年多下来,莫时言自觉自己没甚变化,许惊秋将莫时言的变化却看在眼里。

莫时言的行文,不再空洞,行文华丽堆高楼毫无用处,言之有物才是正理,空中楼阁谁都会画,但在现实里,还是需要打好地基,一步步来。

许惊秋心中满意,却没直接夸莫时言,只等着到时回京,遇水化龙。

慢慢的,大江南北莫时言走了个遍,莫时言也越发稳重起来。

时间也过的很快,已经是第三年入冬了,许惊秋畏寒,不喜在外过冬,索性便提前回京了。

到京城时,已是十月深秋。

将许惊秋送回府上后,车夫才驱马向定国公府慢慢行去。

京中虽说热闹,但定国公府一条街都是高门大户,不会如城西与城北般热闹。

马车到定国公府门口,却是大门紧闭,墨染上前扣门,有个小厮前来开门。

小厮有些眼生,疑惑问道:“哪位?”

墨染难得起了些玩心,对着小厮拱了拱手,“在下墨染,请小哥向管家通传一声。”

小厮见墨染神色不似在说笑,便合上门进去通传了。

管家一听小厮说门口有位名唤墨染的在门口等,便知道是墨染回来了,赶忙去门口看看,是不是少爷遇到什么麻烦了,让墨染回来搬救兵。

哪成想一推开门,便见莫时言站在门口,墨染站在莫时言身后,正等着他开门呢。

“少爷!”管家又惊又喜,连忙对着身边的小厮说道:“快去通知夫人!少爷回家了!”

小厮是莫时言出门在外时上任的,只知道自家少爷正在外游学,并没见过,但他一听便连忙跑去后院了。

管家激动地拉住莫时言的胳膊,“少爷,您可算是回来了,出门这么久,老爷夫人老是在家中担忧。”

莫时言伸手拍了拍管家的手,“莫伯,放心吧,这次回来便不需再出远门了,爹娘身体可还好?”

老管家笑得开怀,“好呢好呢,对了,少爷不知道吧,夫人又有了!”

莫时言惊讶:“什么!那我要做哥哥了?几个月了啊?怎么也没人给我说一声啊!”

“已经六个月了,夫人怕耽误你们行程不让跟你说呢!”

莫时言赶忙加快脚步往后院走,刚到前院就看到安平公主正挺着肚子急匆匆往外走。

莫时言跑上去将安平公主扶住,“娘!朝朝回来了,你慢些啊!”

安平公主伸手摸了摸莫时言的脸,出去三年,莫时言脸上的婴儿肥已经没了,俨然已经长大了,安平公主眼眶瞬间红了,“高了……也瘦了……”

眼看着安平公主要开始掉眼泪了,莫时言连忙抱住他娘转移话题:“娘,爹什么时候回来啊,朝朝在外面可想你们了。”

一提到莫北,安平公主便看向管家,询问:“可派人通知了老爷?”

管家在一旁应声,“派了派了,估计过不了多久,老爷就回来了。”

莫时言扶住安平公主的胳膊,慢慢往后院走去,“娘,朝朝饿了,家里有吃的没啊。”

安平公主连忙吩咐丫鬟去厨房取些吃食,转过头又数落莫时言,“怎么都不好好吃饭的,在外面有没有好好照顾自己啊。”

说完,安平公主又看向墨染,“墨染跟着少爷一路辛苦了,先去休息吧。”

墨染应声告退。

莫时言嘿嘿一笑,“到京郊的时候看着快午时了,想着早点回来在家里吃,便没在外面吃。”

莫时言扶着安平公主慢慢走着,边说着自己一路的见闻。

听着莫时言说,安平公主也听得开心,三年未见,虽说每隔半月就能收到孩子的书信,但她总害怕莫时言再回家会不如以前那般亲近她,还好,在外三年,莫时言还如以前那般。

为了照顾安平公主,莫时言走得慢,等到了安平公主的院子,丫鬟也正好将饭菜拿进屋。

莫时言扶着安平公主坐下,索性就边吃边同她说,待说完,也吃得差不多了,恰好莫北也回来了。

见到莫北,莫时言起身准备行礼,莫北一把拉过莫时言细细打量了一会儿,然后一下拍在莫时言的肩膀上,感慨道:“长大了。”

安平公主闻言眼眶又有些泛红,莫时言大逆不道地瞪了他爹一眼,连忙又去哄自己娘亲。

看到莫时言还和往常般活泼,莫北微微勾起唇角,也不打扰他安慰他娘。

只等母子两人说完了,莫北才开口,“秦淮府一案回来,顾大人可是向圣上好一番夸奖呢,圣上说等你回京要赏你呢,回来了记得明日去宫里请安。”

莫北说到秦淮府,莫时言便想到了秦淮府那些苦命的女子,问道:“说到秦淮府,娘,那些女子如今如何了?”

虽说当时那些女子是以莫时言的名义收留的,但真正打理琴楼的却是安平公主。

安平公主略带赞赏的说道:“那琴楼现在交给花涧在打理,花涧以前虽说沦落风尘,却是个厉害姑娘。”

原先在凤仙阁时,那些姑娘便以花涧为首,安平公主在城北靠城中的位置买了个大些的楼安置那些姑娘,将楼交给了花涧安排。

花涧将琴楼打理得极好,甚至在三楼专门开了一层供女客休息,请定国公府安排人维持琴楼秩序,靠着定国公府,没人那般没眼色在琴楼闹事,又寻了几个糕点做得出色的师傅,加上凤仙阁的姑娘们琴技本就好,琴楼现在不管是男客女客生意都是极好。

莫时言听完心里也有了底,如花涧这般姑娘,沦落风尘确实可惜,若她是个正经人家出身,说是一家有女百家求也不为过。

这一下午,莫时言强打精神和爹娘说了在外出游的趣事。

用了晚膳,见莫时言已经很疲累,安平公主心疼地催促他回房休息。

莫时言回府管家就安排人将房间收拾好了,看到屋中陈设未改变多少,莫时言想起来自己还未出家门时的场景了。

莫时言让人打来热水,泡了约莫一刻钟左右,终于是感觉浑身都松快了些。

洗完躺到床上,其实也不过戌时,但因为快到京城了,这几日赶路时间有些长,许惊秋也有几年未归家见妻儿了,可谓归心似箭,便加快了脚步,才这么快回来。

许是在家里睡得踏实些,莫时言睡到辰时才醒,这一觉睡得格外舒坦。

在床上眨了眨眼,缓过神来后,莫时言难得的决定今日不起来练武了,自他开始习武以后,这种情况也不过就发生了两三回。

莫时言又在床上发了会儿呆才从床上起来,边穿衣服边喊:“墨染!”

墨染正在外间同其他小厮说这一路少爷的风光事迹,听得一种没怎么出过门的小厮连连惊叹。

听到莫时言在唤,墨染便丢下一群小厮进主卧了。

墨染推开门时脸上的笑意还未褪去,莫时言身边四个小厮,墨染是年纪最小的,有些时候莫时言比墨染还稳重些。

“少爷。今日一早,霜降姑姑说,等少爷起了记得今日进宫一趟,还有,今日不必去夫人那里请安了,少爷歇着便是。”

墨染虽说性子不太稳重,做事却极妥帖。

莫时言点点头,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少爷,辰时三刻了。”

莫时言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将帕子浸入水中打湿,开始洗脸,等莫时言洗完,墨染正要去倒水时,莫时言说道:“将他们三个一起叫进来吧。”

墨染端着水出去,很快,和其余三个小厮一起进屋。

莫时言三年未见其余三人,倒是也不生疏,毕竟都是从小在他身边照顾他的。

莫时言看向几个小厮,开始逐一吩咐:“墨书,这几日在京中盘个铺子,准备开个书铺。”

“墨竹,在京中寻一寻有没有会做纸张手艺的,届时有用。”

“墨宁,这些日子你且跟着我。”

“墨染同我出去游学三年,放你七日假,回家陪陪你爹娘。”

“是,少爷。”

四人应完,墨染喜上眉梢,“多谢少爷!”

说起来,莫时言三岁便被立为定国公世子,但他总觉得“世子”听着没有“少爷”顺耳,也许是因为京中世子爷大半都是纨绔的原因吧,莫时言对这个称呼有些敬而远之的意味。

莫时言让墨宁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吃得,随便挑几样便是。

而后又给墨书讲下书铺的要求,总结一下就是:

一、选址人流量大些。

二、装修要雅致。

莫时言准备以京城书铺为起点,将书铺开到启朝各个州府,届时再由各地书铺收集好的诗文编册成书,不愁书铺打不响名头。

墨书那边自然是为了书铺做铺垫,有了这些,为边塞军正名便只是时间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