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章提要:……继续被春梦纠缠不休的裴兰顿
-
是梦,就有醒的一刻。
梦里越完满,醒后越消沉。
只要裴兰顿一睁眼,极致的幸福就会迅速坍缩成极致的空虚,宛如黑洞,除了吞噬掉梦中的一切快乐,还会连本带利,收走他现实中的快乐。
他再也睡不着,就那么呆愣地望着天花板,直到天际泛白。
他成了一个无可救药的失败者。
在真实的曼宁面前受挫,就幻想出一个虚假的曼宁来自欺欺人。在现实中遭受冷落,就扭曲它,幻想自己即便做了曼宁的例外,也是备受宠爱的例外。
少了一尺傲骨支撑,梦里的“曼宁”灵魂残缺不全,像一具没有人格的充气娃娃,永远百依百顺。那些温驯的、依附于人的情话,尝起来比过期的工业糖精还腻,一勺一勺硬往他嘴里灌。
他却戒不断。
裴兰顿饮鸩止渴,对梦中的替代品上了瘾。
他多想要那位真正的格斗课教官,哪一天也这样喜欢他,宠爱他,赐予他一段漫无止境的燥热春夏。他们朝夕相伴,久到足以孕育出一个孩子,深棕色头发,蓝灰色眼眸,像他,也像曼宁。
-
裴兰顿困入了一只密闭的黑箱,六面钉封,严丝合缝。曼宁每无视他一秒钟,这只黑箱内部就多一分压力。
时间一久,再牢固的箱子也有炸开的那天。
他渴求曼宁的关注,渐渐到了不太理智的地步:早期,这种渴求还是正面的,激励他做一个优等生,可是两个月过去,当他意识到无论怎么努力都换不来认可之后,这种渴求,最终演变成了失控的攻击欲。
非常不巧的是,裴兰顿失控的时间点,正好撞上了秋季学期第九周。
曼宁的第一节枪械防御课。
-
和前八节课不同,这节课一开始,曼宁就郑重其事地花了十五分钟强调枪支安全——相较冷兵器,热兵器的攻击逻辑截然不同,杀伤力产生了层级飞跃。
钝器,譬如短棍,以握棍的手腕为支点,以速度最大的棍棒末端为甜蜜点,有效杀伤范围不过是一条弧状窄带。距离拉近,杀伤力降低;距离拉远,杀伤力归零;只有薄弱部位恰好被杀伤带扫过,才会受到致命伤害。
杀伤区域小,且易于计算。
这就是为什么曼宁选了钝器作为近身格斗的入门武器。
而这两个安全特征,枪支刚好都不具备。
-
枪支的杀伤方式是远程弹道贯穿,哪怕最普通的9毫米子弹,致命射程也高达五十米,这意味着有效杀伤范围几乎是枪手正前方的整片巨大扇形区域。它只有两个弱点:
第一,子弹无法拐弯;
第二,枪手近距一个身位以内不设防。
正是这两个弱点,构成了枪械防御的核心。
从钝器到枪械,危险程度千百倍剧增,需要改变的不止格斗技巧,还有心态。
课堂上用的当然不是真枪,而是搭配彩色粉末弹的教学枪。曼宁见多了嬉皮笑脸不拿它当回事的学生,因而每年的第一堂枪械课,他都会三令五申,要求学生把教具视作真枪实弹,每一步决策都必须严肃过脑,禁止贸然涉险。
钝器防御,冒险的代价是被一棍子抡骨折。
枪械防御,冒险的代价是被一梭子爆头。
他允许班上出现失败的闪避、失败的缴械、失败的反击……唯独不允许出现无意义的“死亡”。每一发爆开的粉末弹,都必须有它的正当成因。
-
然后,分组练习的第一分钟,裴兰顿就以一种震撼全班的嚣张态度,表演了一场禁区蹦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