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八零炮灰美人才是真千金 > 第29章 逃出来的

第29章 逃出来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过我说的再多再好,都不如你们亲自用一用,用的好了咱们就谈个长期的供货。如果咱们有机会合作,每吨我还可以多送你们五十斤。”

刘主任听到这里,已经感到很满意了,虽然具体价格还没谈,但是陈婉婷承诺肯定比黑市便宜,这样的话,价格他基本都能接受。由于气温骤降,他们这个月用煤量突然大增,其他饭店也是一样的情况,导致黑市议价煤供货紧张,优质劣质参合到一起卖,价格飚到一百二一吨。但是好的次的参合到一起的结果就是,燃烧起来烟大,渣子多,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

从这一车的品质来看,里面没有掺杂劣质煤,只要试用情况良好,他很愿意跟陈婉婷这里长期拿议价煤,主要是陈婉婷这里价格不但低,同等吨数还有的送。

离开滨湖饭店后,陈婉婷赶在晚上之前把小卡车送回矿场。

次日陈婉婷又见了杨科长一面。

“昨天拉过去的煤,怎么说?”杨科长主动关心道。

陈婉婷把一个铝制饭盒塞到杨科长手里,“杨科长你先吃这个,我妈一大早烙的馅儿饼,热乎着呢你快趁热吃,吃完了我跟你说。”

杨科长一早就来了矿场,因为需要盯着提货单和分配运输的事情,工人三班倒,但杨科长就一个,因此他每天都来得早,早饭基本是等着食堂开了以后喝点粥。

今天这馅儿饼可给他吃美了,肉馅多,油还大,焦黄的面皮蘸着醋,香的魂儿都快没了。

“我吃你说,一会我还要出去办事,时间紧。”杨科长倒是不见外,看陈婉婷今天这架势,估计要的量会多一些。

不过再多还能多到哪儿去,一家饭店一个月八吨,他一天就能给调剂出来。

“杨科长,我想长期拉煤。”陈婉婷试探着说道。

杨科长停了一下,“怎么个长期法?”说完他接着吃。

“短的话就这个冬季,长的话可能一年。”

“能拉多少?”杨科长心道,一个月八吨这不跟玩儿似的,就算一年还不到一百吨。要知道他们厂一个月的目标可是三百吨,除了统一分配的量,光是自己可以支配的就比国营矿场多的多。

“一个月……四五十吨。”陈婉婷预估了一下,滨湖饭店一个月缺口是七八吨的话,其他饭店应该也差不多,假如大家都是去黑市买议价煤,那么质量应该也差不了多少。就算有的采购员凭关系能买到国营矿场的调剂煤,但价格绝对没优势。

陈婉婷预估了一个中间值,说少了不够卖,说多了会让人想歪,中间量最靠谱。

但这个量依旧超出了杨科长的预估,他停下筷子,不悦的问道:“你想倒卖?”

“不是不是,”陈婉婷就知道会让人有防备之心,她解释道,“我不是拉去黑市卖的,我可以写保证书写字据来保证我说的是实话。是这样的,现在气温突然降下来,省城的饭店几乎全都缺煤,他们去黑市买的煤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人为了多赚钱,把好的次的参合起来卖,可是饭店都没得选,只能买这样的煤炭。你也知道现在煤炭大多都分配给了发电厂和钢厂,当然生产优先,不过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服务业,餐饮业。”

杨科长恰好吃完了,他起身倒水,把饭盒涮了一下,再盖上盖子,等着陈婉婷继续说。

“其实很多人都认为一个城市的发电量,钢产量是门面,但是我认为服务业才是门面。你想啊,你出差去一个地方,你最先接触到的事情,是不是吃饭,睡觉?如果你去吃的第一顿饭火候不到位,里面还有煤灰,那你对那个地方还会有好感吗?肯定没有吧。”

杨科长跟着点点头。

“所以我认为,一个省城的饭店,尤其是知名饭店,他们的用煤必须要首先得到保证的。因为这关系到一个省会的门面,更关系到将来发展的机会。所以我现在要做的是,尽最大可能保障省城大饭店的用煤。”

“说的是不错,但是你知不知道我们厂每个月调剂额是多少?你一张口就五十吨,五十吨不是五吨,也不是十五吨。”

“杨科长你放心,不管是五吨,十五吨,还是五十吨,我能保证每次都现金结账,我不赊账,也不挂账,更不会月结,甚至我可以每个月先给你二十五吨的钱,我拉多少扣多少,最后扣完了我再现金结,这都没问题。”

这又说到了杨科长的心坎里,先不说单位采购的延迟付款有多少,光他手里的白条都有一摞,每年年末的三角债都让他头发没少掉。

她要是现金结,还要大量的煤,那他手里的现金就会多,年末各项工资奖金也不用拖欠,这对他来说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现金结我也有点小要求。”陈婉婷看出来杨科长动了心,于是趁机说自己的条件,“因为现金结账对矿场没有影响,但对我来说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我希望杨科长也能给我行点便利。你们统配煤一吨三十,给我的调剂煤咱别一吨五十了,你看一吨四十行吗?虽然你降了价,但是你当时就能拿到现金,这总比一年到头要不回来钱要强得多。”

杨科长点了点饭盒,“几个馅儿饼,值五百?”一吨降十块,一个月要五十吨,可不就是五百块。

陈婉婷一点都不谦虚,她直接答道,“值,当然值!您吃的馅饼,当然也不全是馅饼,这是您的付出,换来的却是省会城市的门面,是我们省城对外的形象,更是将来的机遇。”

杨科长总感觉有点不对,但又不知道哪里不对,他把饭盒推到陈婉婷面前,“能说会道,倒是投机倒把的好苗子。我给你批条,每个月上限五十吨,每吨就按你说的四十,当日现金结账,自己去财务开收据。”

成了!

陈婉婷忍住雀跃的心情,继续说道:“还有个事儿。”

杨科长假装不高兴,“得了便宜还卖乖?”

“是运输的事,我没卡车,我想借用你们这的卡车,不过不白用,卡车带司机,每天按三块算,日结月结都行,我包油钱,司机和车的钱我都给你,你来给他们发。”

杨科长算道,日结三块,一个月就是九十块钱,就算不用每天拉煤,一个月拉二十天,也有六十块,比他们厂里给司机开的工资高。运输队有他的关系,可以介绍过去,可以每天干完厂里的活,再去给陈婉婷拉煤,这样就赚的是双份的钱。

“行,我给你介绍一个老司机,再给你选一辆车况好的车。”

敲定这些琐事,已经到了中午,“正好开饭了,中午到食堂吃一顿?我请客!”杨科长邀请道。

陈婉婷拒绝了,“不了,我赶紧去省城给答复,他们需要定心丸,完事我回家吃,我妈给我留着饭呢。”

陈婉婷离开时,杨科长已经对她有了很大的改观。年轻轻的姑娘,长得极其漂亮,一点都不娇气,肯拼搏,吃苦耐劳,真是个好青年!

陈婉婷不知道杨科长对她的评价这么高,她匆忙离开煤矿时,食堂的武勇也离开了煤矿。

他惦记那一千五的卖批条的钱惦记了好几天,却总不见宋志国来找他,莫非被那个金额吓着了?

一千五不行,少赚点给他一千三也可以,只不过是自己再少拿两百而已。

武勇得去探探口风,再催一催他赶快做决定。他夹着一个黑皮包,骑着自行车到了宋家坡。

按照记忆中的位置,他敲响一家院门,“是宋志国家不?”

“谁啊?”王翠花掀门帘走出来。

“嫂子,是我,武勇。”

“哎,妹夫?”王翠花疑惑了一下,接着不情不愿的去给武勇开门,“你咋来了?”

因为宋志国为了给陈婉婷打听事情被武勇打了,王翠花还在跟宋志国冷战,所以看到这个前妹夫,她并不是很待见。

“我有事找我哥,”武勇夹着包走进去,四处打量,“志国哥呢?”

“哦,他啊,谁知道呢。”王翠花转身进了屋。

武勇跟在身后也进了屋,“嫂子,听我哥说你病了,现在好点没?”

“好啥呀,”王翠花一肚子苦水不知道往哪里倒,这下正好来了个听众,“整天气我,他巴不得我早点死,我死了他好再找个新的。”

“这是咋说的呢,”武勇一副关心的模样,“我哥脾气多好啊,可能小萍走了我哥心里难受才跟你说两嘴,你别往心里去。”

“他要是惦念小萍我也就不说啥了,他惦记的是别人家的,哎,人家姑娘跟小萍差不多大,这小萍也没了,估计他一颗心都跑人家姑娘那儿了,再加上姑娘她妈一个人,这不,整天没事儿就跑去给人帮忙。谁知道是真帮还是假帮,指不定早就帮到炕上去了。”王翠花说完抹揉了揉眼睛。

“啊?我哥?不会吧?”武勇前倾着身子靠近王翠花,“嫂子,对方是啥人我去给你打听打听,我认识人多。我打听完了你把我哥叫来,我再跟他好好说说,哪能放着嫂子不管反而跑去管别人家姑娘,又不是他亲生的。”

“谁说不是呢,哎妹夫我跟你说,那姑娘一家前些日子从小姜村逃出来的,据说她妈被撵出来了人家婆家不要她,没办法带着姑娘逃到我们村。”

“小姜村?”武勇不由得拔高了声音,“姓……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