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唐]太子躺平手册 > 第12章 咄咄逼人

第12章 咄咄逼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们不是父子而是君臣。

李承乾喉结滚动,殿内肃杀的氛围有些让他难以招架。

“阿、陛下要问什么?”

“林邑并非小国,任何一种稻种亦非全域可种。你只言需在林邑境内找寻,那么具体何州何县,东南西北又是何处何地?”

李承乾攥紧手心,他不知道。

李世民轻睨舆图,指尖一点林邑:“林邑距大唐数千里,虽臣服于我朝但到底非我国土不知详细。你要朕派人南下,这可不是打仗有现成的关隘要道,需得深入林邑民间。”

“引进稻种自然并非小数目,那么路如何走稻种如何运,水路还是陆路?”

“陆路,你也知晓南蛮之地多山多泥沼多瘴气,不仅难以行路更是危险重重,人少则风险甚大连稻种都无法保证自林邑运入大唐。”

“水路,你知晓何时何季风浪小吗,你知晓在茫茫海上又该如何规划路线安全往返吗?”

李承乾猛然闭眸,他不知道!

李世民丝毫不给李承乾喘息之机:“派人手寻找,派何人而去?”

“若是府兵,隋末乱世后南方各州县本就兵丁稀少,且间或有蛮獠流窜反叛,短时间内抽不出人手。”

“若是商人,商人大多重利惜命,拿不出切实凭证便要人家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为你走一趟林邑?”

“若用皇权强压,呵,天高皇帝远,本就无真切凭证的东西若是找不到,又怎知他们是否尽心而非佯装好面?”

李世民垂眸,语气不带一丝波动:“呵,真假不明的传闻,轻率盲目的计划。”

“你连朕尚且无法说服,何况群臣?”

李承乾面色泛白,他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李世民叹气,看着眼前快哭出来的李承乾止住了逼问。

李世民弯腰温柔地捧起他的脸,轻轻抹去他眼角的湿润,嗓音低压带着哄意:“莫哭。”

李承乾一头栽入李世民的怀抱。

分明先前被那样咄咄逼问李承乾还能装作无事,可李世民的一句哄却让他再忍不住委屈。

这是他前半生从未体会过的父爱,这是他的父亲,是他可以肆无忌惮依靠的港湾。

他贪恋这个怀抱。

李世民轻抚其后背,所有的锋芒在这一刻尽皆收敛:“承乾,政策命令不是儿戏,人命钱财亦并非数字。”

“我所说的问题如需解决背后所耗的人力钱财你算过吗?”

“我不是不愿意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只是这一切都不应该在大唐初建时提起。”

“前有隋末乱世,大唐立国后曾粗略统计全国户数不过两百余万。”

“从隋时的八百九十余万跌到这个数字,纵有隐户逃户,可这背后何尝不是百姓血淋淋的尸骨。”

“遑论周遭国家虎视眈眈,突厥、吐谷浑、高句丽……人人都想从我大唐身上咬下一块肉。”

“我不可能在当前因为你的一家之言供养这样一支南下的队伍。”

李世民语气认真,是在安抚他,是在教导他。

“成迟败速者,国之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之位也。”

隋朝看似盛极一时,可还不是其亡也忽焉。

可不惜哉?

可不慎哉?

李承乾叹气。

果真是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

他潜意识里把治国当做战略游戏,实在不妥。

李世民轻哄:“泉州潮州交州等地均可派人于商业往来中一点点探清楚林邑的详细情况,一点点摸索合适的道路。”

“看看那林邑是否真有神奇的稻种。”

“若有,则不打无准备之仗。等一切就绪大唐也已慢慢走出百废待兴的局面,钱财人力便也不缺了。”

“慢慢来,不着急。”

李承乾闷闷的,刚想点头谁料意外发生。

“陛下,某愿为殿下前往,甘为先驱。”

“愿替陛下一试可能。”

一片寂静中,沉默不语的顾重林轻笑,似漫不经心似认真,他躬身行礼。

顾十二大惊,一把拉住顾重林的胳膊:“大兄你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