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燕洄还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阳春三月,泠河旁家家户户的院墙外都支棱出或红或白的重重花枝,梨树、桃树、杏树还有别的不知名的树种,花红柳绿、众芳夺春。

在一颗极瘦长的梨树下,一妇人正在洗衣,洗衣棒一下一下锤击着衣物,在闷闷的敲击声中,她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抬头,看向一旁正在缝补旧手帕的女儿:“燕儿,你再跟娘说说,明天进府你要怎么做?”

那女童看起来不过七八岁,头发稀疏,梳起双丫髻也不过薄薄小小的两只,发尾微褐,正正好一个黄毛丫头。

她像个小大人般的皱起眉头,轻轻叹了口气:“娘,你问了好多次了,我不会忘的。”

妇人是个圆脸,皮肤微黑,眉心明晃晃三道‘川字纹’,听见女儿不上心的回答心里就涌起一股火气,她忍下不耐皱眉道:“叫你说你就说,等进府了在主子们面前可不要这么多话。”

女童无所谓般的点点头,不生气也不反驳:“是是是。主子们最不喜欢多嘴多舌的了。”

在妇人带上恼怒的瞪视下,李燕儿也不敢继续打岔,连忙老老实实的如同念经般回答:“明天娘会送我到徐府东角门,到时候会有一个姓黄的妈妈带我进府,有很多家奴的孩子会跟我一起在二太太的院子接受挑选。二太太问我什么我就答什么,然后二太太就会给我派个好差事。在新主子那,我要乖乖听话,嘴巴甜点,好好干活,等旬日休息马上就回家。”

说的非常流利,但从平淡的语气上可以看出女孩没有放在心上

但已经足够妇人满意点头了,她心里松快了一些,自从丈夫去世她最看重的就是燕儿进府的事情了,这可关系到女儿的终生,一点马虎不得。

复而又觉得心酸,女儿年纪小小就要为奴做婢:“燕儿,你不要怪娘让你这么小就进府伺-候主子们。那年二老爷惊马,你爹为了救主以身拦马,那马一蹄子正踢中你爹的胸口,没到三天他就不治而亡。二老爷怜惜我们孤儿寡母,将我们放良,还给了一笔安家银,许了你好前程,你可要好好珍惜,即便是丫鬟,徐府的门也不是随便进的。”

李燕儿只能点头应是,这几年娘没事就叨叨这事,耳朵都要听起茧子了。她不在意进不进府的事儿,但谁叫娘就是特别在乎呢,她一表现出不耐烦,娘就要发飙,她可受不了。

况且她对爹没有什么感情,毕竟她两岁时就已经去世了,从小照顾她的也只有娘。

她没有生活在庄子上的记忆,她也并不觉得进府伺-候主子是什么需要感恩戴德的事情,如果不去救那什么二老爷,爹还好好活着,娘就不会这么辛苦了。但她知道娘不喜欢听这些,只能选择乖乖听娘的话。

周氏看着自己女儿小小的一团,心里万分不舍,她哪里就不心疼她这个年纪去当被使唤的丫鬟,可是这个世道,穷人家养不了娇儿。

给老爷太太当丫鬟好歹能学手艺,有份月钱,将来或许有运气嫁个有本事的小厮。

更何况,周氏想到曾经二老爷说的话。那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的男人跟她承诺,会给燕儿一个安身之所。

每当她觉得生活痛苦难忍时,想想这话心里也就热了。但若是问她相不相信,她也发虚,罢了,那样的好事怎么会落到燕儿的头上,只愿她平平安安长大,有份安身立命的本事便足够了。

总不会似她在娘家那般,不到灶台高就要起五更睡半夜的干全家的活,到了十三四岁两床被子就给打发出去,嫁到夫家更是一辈子干不完的活。

如今丈夫早逝,自己一个寡-妇更不知要如何过活……

罢了,她不想深思下去,投生成妇道人家就注定是吃不完的苦。

正在这时,隔壁突然吵闹起来,隔壁家老太太的住处与周氏院子是借墙,不怎么隔音,只要有大的动静就会被听见。

隐隐有尖利的女声惊呼:“娘,这可是十文,别倒。”便是一阵刺啦刺啦噼里啪啦的桌椅挪动声、碗碟碰撞声。

燕儿嘴角一翘,道:“娘,刘婆婆又不肯喝药了。”她觉得可乐,刘婆婆年过七旬的人了,还时常为了喝药的事情和媳妇丫鬟们耍赖。

周氏瞪她一眼,小声警告她不许她说别人闲话,而后利落的将手里浆洗好的衣服放进木盆,准备带到河边去漂洗,转身跟女儿嘱咐:“娘去河边洗衣,你在家不要乱跑。”

燕儿手里的旧帕子快要补好,就低头应答了一声,周氏推门向外走去。

过了一会,燕儿抬头看了看天色,就返回屋里想着再清点一下明天进府准备的东西,娘早早的给她裁了一身簇新的竹青衣衫,她可稀罕了。

不过一个时辰,周氏返家,木盆中装着满满的衣服。

燕儿看到连忙伸手来接,凑近娘的时候忽然闻到了一股肉香味,疑惑了半瞬,她反应过来,立刻双眼放光,惊喜的喊叫:“娘,你买了炙肉!”这可是过年或者她的生辰才能吃到的好东西。

原来周氏心疼女儿,出门后心里盘算了一番手里的余钱,洗完衣服就去蔡娘子那里买了肉食。

此刻看到女儿欣喜的模样,她也跟着高兴起来,额头的‘川字纹’松开,她并没有让燕儿去接那木盆,只是自己端着推门进屋了,一面温柔的调笑并从怀中掏出一块巴掌大的油纸包:“就知道你是个馋嘴的猫儿。”

李燕儿这会可管不着娘怎么说她,一改方才大方稳重的做派,像个小尾巴似的跟着周氏进屋,叽叽喳喳的问周氏究竟买了什么肉。

傍晚,燕儿大快朵颐,几乎撑的走不动路,虽然只有四分之一的鸡身,但实在是太美味了。烤的酥脆的油皮上撒了细细的调料,一口下去,香气扑鼻,满口流油。

就着这肉她可比平时足足多吃了半碗米饭,而平常总是严厉管教她的娘亲,这次只是含笑看着她,什么也没说。

夜晚,燕儿在娘的怀抱里,嘴里好像还留着炙鸡的味道,她满心欢喜,心想如果天天都能吃肉就好了,渐渐沉入甜梦……

周氏却久久不能睡着,借着月光,她看着女儿白嫰嫩的小脸,小嘴还噙着微笑,时不时吧唧一下,像是梦里也在回味吃肉的感觉。

她怜爱的点点燕儿的小鼻头,忍不住默默祈祷,希望明天一切顺利,但愿使出去的钱财有些作用,二老爷身旁有人提点,让他不至于忘记曾经的诺言,待燕儿能有几分情面。

她的思绪控制不住的飘向三年前,隔壁的李娘子惊慌失措闯进门来:“春娘,你男人要不行了,快去……”

记不清究竟是如何度过混乱的那天,只记得丈夫被几人慌手慌脚的抬进家门,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时不时便吐血晕倒,换了几位医师都没有作用,如此三天,人就去了,她便没有了丈夫,燕儿失去了父亲……

周氏每每回想起那一幕都悲伤的不能自抑,丧夫之痛何止剜心,她眼角淌下两行清泪,如果能换,她不要燕儿进府她要选丈夫归来,但没有如果……她强迫自己闭上双眼,不要再去想,现在燕儿的事情是最紧要的,她得撑住了。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周氏牵着燕儿等在角门旁。不多时,角门打开,出来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妇人,她嘴角有两道深深的向下纹路,颇为严厉的样子,燕儿看了一眼,心里就有点发慌。

然而再心慌,在老妇人跟周氏互道万福之后,她们简单交流了几句,周氏示意燕儿上前去打招呼的时候,她还是乖顺的、甜甜的喊道:“黄妈妈万福。”配合上天真无邪的笑容和标准的万福礼,在外面一直是无往不利。

黄妈妈也不能免俗的扬了扬嘴角,夸了句:“是个齐整的丫头。”便点头侧身示意燕儿跟着她走,燕儿这才有了离别的实感,出生至今,她从未与娘分开过。她回头望着周氏,像舍不得离巢的雏鸟。

周氏没有睡好,双眼满是红丝,眼里忍不住泛了泪光,燕儿一见鼻头也酸了,几乎要哭出来:“娘……”

她想说自己不想进府,自己不稀罕什么高宅大院,只想和娘在一起,可她知道周氏一定不肯,所以还是瘪瘪嘴,带着哭腔承诺:“我会好好的,你在家里也要好好的。”

黄妈妈看惯了小丫鬟们离家之时表现,并不动容,但看在收了周氏孝敬的份上还是安抚道:“府里每一旬会放一天假,届时你就可以回家了。现在就先跟着我进府去吧,别让二太太等。”

“燕儿,去吧。”纵然不舍,但已经到了这一步,周氏只能对燕儿投向鼓励的目光,相信她能做好。

燕儿在黄妈妈身后紧紧跟着,一起进了角房。

黄妈妈做事颇为严谨,一路上路过哪位老爷太太的院子,都会略微提点几句。

燕儿初到新地的心慌慢慢在黄妈妈有条不紊的介绍中有所缓解。

她有心认真记着黄妈妈所说的话,娘常跟她说,她不是府里的家生子,好多事情她都要重头学起,一定要多学多听多看,这样才会让主子看重。

徐府因着老太爷、老太太还在,因此并未分家,嫡出庶出一共有四位老爷,二老爷二太太所住的止风院是徐府的正院,除此之外她们还路过了大老爷大太太的定波院、四老爷四太太的听雨院。

穿过众多连廊小路,一直走到一处垂花门,门外用金漆描了副对联。燕儿不识字,不知道写的什么,只觉得看上去就气派,一派书香人家的气势。

门内有两个年纪不小的仆妇把门,她们穿着褐色的衣衫,头发梳的一根不落。

两个婆子似乎认得黄妈妈,问也没问就口称万福放两人进去了。

燕儿双手握紧回了礼,黄妈妈则只道了句万福。

止风院是徐府最大的院子,东西两侧各有连排的厢房,两侧角落里是下人住的耳房。

燕儿一进院子前坪,就被眼前的阵势惊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