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林有福家。该来的都到位后,分家正式开始。
林有福会木工,自然也识些字,自从老大结婚开始,他把这些年花钱多的地方都记了下来。
“早些年战乱,日子都不好过,咱家也没攒下多少家底。这些年你们一个个结婚,盖房,娶媳妇,生养孩子,哪样不花钱,还都是花大钱。我说这些,是让你们心里有数。还有,咱家是有老二和老三每月上交工资,可咱家上工的人少,年底分的粮不够吃,都得另外花钱买高价粮。这部分花销也不小。”
“这五、六年里,兆南和兆西一共上交家里两千多,加上我跟兆东干木工挣的钱,也就两千八左右。结婚彩礼每人算一百,一共400,每年买粮,几年加起来约莫花了700,盖房算200。日常开销和人情往来,再减去200,剩下1300多。”
林有福继续:“零头不算,1300分给兆芳100,算是给她的嫁妆。拿出1000块分成五份,你们四兄弟每人分200,我们老两口再留200养老钱。剩下的200再给兆南和兆西每人多分100。房子归老大,你们三个可以在家里多住半年,跟村里要了宅基地赶紧盖房搬出去。以后我们老两口跟着老大过,这个家就算彻底分了。”
“兆芳跟着我们老两口过,反正她过不了两年就会嫁人。”
别人还没意见,林兆北先跳出来不乐意了,“爹,这不公平,凭啥二哥和三哥多分一百?”
吴大妮赶紧给小儿子使眼色。傻儿子,要不是娘帮你争取,按照给家里交的钱分钱,小儿子一毛都分不着。
林有福:“凭啥你心里没点数吗?要我说,分你那200都是多余的。你说你这些年给家里做啥贡献了,结婚前吃花用都是家里养着,结了婚让你上工,赚的那点工分都不够自己吃的。咋地,你觉得你配多分吗?”
林有福最看不惯小儿子,总觉得他被媳妇惯坏了。
林兆北被亲爹说的脸色涨红,但是脸上明显还带着不服气的样子。
林有福:“你要是不乐意,要不这200你也别分了,以后凭你自己的本事过日子……”
林兆北立马闭嘴低头。他真怕亲爹一狠心啥都不分他。
随后,林有福对兆东、兆南和兆西媳妇说:“分给兆北的这两百,算是三个哥哥对弟弟的帮衬。兆北结婚最晚,总不能啥也不分他。”
林兆南看着混账弟弟低下的头顶,当然不愿意分给他,更不愿意这两百让余宝珠花用。但如果此时他提出意见,估计今天这家不一定能平静地分了。
没事儿,钱先放林兆北那里,早晚得找补回来。
云桃自然知道自家吃亏,尤其是老四家分的那两百,有部分还是自己男人贡献的。可她跟林兆南一样的想法,先分家再说。
如果没觉醒前世记忆,云桃少不得要计较一番;可觉醒前世记忆后,又有空间在手,分家后的好日子近在眼前,云桃暂时不会计较太多。
张带弟听到二弟和三弟多分一百,心里很是不平,后来听到公爹把老房子给自家,才没闹起来。这老房子要是盖起来,一百块可打不住,两百都不一定盖起来。再说老两口还分了两百,以后还不都是自家的。这么算,自家分得最多。
林兆东一算,他是老大其实最沾光,算上爹娘的,分的最多,他要是再计较分老四那200,太掉份儿,于是没言语。
老三媳妇只想快速分家,只要不太离谱太偏心,她都能接受。目前这个分家结果她能接受,也就没吱声。
余宝珠倒是想多分,可她才嫁到这个家,没做出贡献,也没话语权。没听公爹说吗,那两百都算是多分他们这房的。
希望林兆北别只是脸长得好看,最好有赚钱养家的能力。
对余宝珠来说,刚结婚分家是好事,因为分了家她就能大展身手,多去山上弄点好东西去卖,比上班赚钱还来钱快。等攒够了钱,再买个工作干,以后的日子不要太好过。
至于最小的林兆芳,她是家里吃白饭的,当然不敢有意见。如果她提意见,哥哥嫂子不给那一百块嫁妆咋办。
林爷爷和林奶奶觉得老二这家分得勉强凑合,便没吱声。
林有福又说:“至于粮食,刚分家还是一起吃饭,等村里分粮,都各自去领粮。没有粮就拿钱买。”
林有荣看过账本,跟二弟报的数目大差不差。过日子琐碎事儿多,花钱零碎,也不是一分一厘都记着,只要分家时账目不差太多,就没必要细究。
二弟这次分得还算合理,要是论公平的的话,自然是老二老三吃亏。可在爹娘眼里,孩子都是自己的,如果哪个孩子过得不好,自然希望过得好的帮衬过得不好的,人之常情。
林有荣提出:“那养老怎么说?”
林有福想了想:“如果给钱,每年年底每家给十块;兆南自小养着他奶奶那边,我们费心少,他给五块就行。不愿意给钱的,给120斤粗粮也行。至于过年过节送的节礼,全看各自的心意和能力。”
林有荣觉得二弟这么分可行,梁会计只是来做个见证,更没意见。
林有荣最后下定论:“既然没人再有意见,那就这么分。”
林有福把钱分给几个儿子,掩饰内心的失落,感性地嘱咐一句:“分家后你们还是亲兄弟,以后有事也要互相帮衬。”
只有林兆东点了点头,林兆南和林兆北都装没听见。
吴大妮摸着自己的两百块养老钱,和闺女一百块嫁妆钱,说心里不难受是假的。可她想到自己还私藏了三百块,一共五百块养老钱,心里又有了底气。总觉得有五百块打底,还有以后儿子上交的养老钱,就算不依靠哪个儿子也能过好养老生活。
其实吴大妮想多截留点养老钱,可惜老头子知道家里有多少钱,不愿意她留太多,只让她多留了三百块。
梁会计手写了好几份分家文书,每家分一份儿,大队也留了一份儿,万一以后起了纷争,可以查看分家文书。每家男人在分家文书上按上红手印,再盖个大队章,齐活。
林有福笑着说:“今个都已经吃过晚饭,明天晌午,我让老婆子和几个儿媳多做几个菜,到时大哥和梁会计过来吃饭。”
这可是亲弟弟,林有荣没客气,“行,明天我跟老梁一起过来。”
这都是村里的老章程,谁家要吃分家饭,都让见证人跟着吃一顿。总不能白让人家做见证是不。
梁会计:“事情办完了,时间也不早了,要不咱们先走?”
林爷爷和林奶奶先动身,林有荣便和梁会计一起往外走,林有福紧跟着把人送出大门。
林兆南也跟了出来,“大爷,我看中了爷奶家旁边那块宅基地,您看是批给我还是卖给我。”
林有荣:“等我回去查查底子,看那块宅基地有没有主再说。”
如果没有主,成年男人分家后可以在村里免费申请一块宅基地。如果谁想要的宅基地是有主的,必须跟人家买过来才行,不然主人哪会随便让人在自家宅基地上盖房。
林有福:谁养大的跟谁亲。兆南一分家就想在爹娘那边起房子,看来是打着照顾爹娘的主意。这样也好,他孝顺爷娘是应该的。
梁会计:“没想到有福这就愿意分家了。”
林有荣:“早分家有早分家的好处,我也得考虑给俩儿子分家了。”
他没二弟家孩子多事多,就俩儿子俩闺女,闺女都嫁出去了,俩儿媳妇脾气不错,都不咋挑事儿,可这不是不分家的理由。树大分枝,儿子早分出去有好处。
第二天一早,吴大妮让老四去镇上买肉,林兆南正好要去上班,两兄弟一前一后走在路上,谁都不搭理谁,一看就是有过节。
云桃带孩子回娘家,“妈,我们分家了。”
云安平笑着说:“真的吗,分家才好,我可以把工作让给你。以后你上班,我帮你看孩子。”
云桃:“妈,你要是愿意上班,继续上也可以,我可以让兆南帮忙寻摸个工作。”
云安平说:“那要不我再干几年,干到退休再把工作让给你。要是你到时找到了工作,就把这工作卖了换钱?”
云桃点头:“这样也可以。”
她高中毕业,有自信在这个年代找到工作。
因为中午要吃分家饭,云桃跟亲妈说了会儿话就带孩子回婆家。
吴大妮早早指挥儿媳妇摘菜洗菜,先做好准备工作。林兆北买完肉后也没去上工,躲在屋里继续偷懒。
他是得过且过,能偷懒一天算一天。
张带弟:“四弟妹,今天太阳挺好的,外面一点不冷,也没风,你咋还带着头巾,不嫌热吗?”
余宝珠不快,“大嫂,我愿意带着不行吗?”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张带弟不知咋想的,手欠一下子扯下余宝珠的头巾来,眼尖地看到余宝珠脖子上的红痕。
“哎呀,四弟妹,你脖子上咋那么多红痕?”张带弟说话一惊一乍地。
随即她跟才反应过来似的,长长地噢了一声,“我猜到了,肯定是你跟四弟那啥弄的,哈哈哈……”
张带弟自以为很幽默,跟余宝珠挤眉弄眼。
余宝珠又羞又气,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岂不知隔墙有耳,张带弟的话被屋里的林兆北耳尖听到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