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酥糖的七零小日子 > 第24章 第24章

第24章 第24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从喻娟芳说要盖房子后,棠棠和苏觉胜每天放学了就往河里田里跑,有时候从河里捡一篓子鹅卵石,有时候又去田里挖回来半畚斗黏土,有时候抱回来一大把田里的碎麦秆,这些盖房子都能用得上嘞。

九月份,苏觉生顺利从红旗公社初中毕业升入原林县高中学习,苏觉孝也从榆槐村小学毕业进入了红旗公社读初一,两个孩子升学都比想象中的顺利许多,这可把苏会民高兴坏了。

尽管现在不看重什么文凭学历,小学没毕业的农民去当县委书记,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返乡种地为农业生产做贡献,这种宣传天花乱坠,喻娟芳虽然小学毕业,但她跟丈夫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们都希望孩子都能多读点书,哪怕将来还是回到地里当农民,但多读点书将来遇到事总能眼界更长远。

喻娟芳在自留地里拔了两个新鲜的水萝卜,回家之前顺道去了一圈划分的宅基地。

他们家的宅基地就在村西头,离老屋不远,特别宽敞,而且地势很好,位置高,平坦开阔,背风向阳,前边还有能供排水的沟渠,她没有实际测量过但估摸着得有一两百平,左边空地上已经两堆小山般高的鹅卵石了。

喻娟芳原本是打算盖一座土坯房的,但苏会民说等下半年再盖房子,还有大半年时间,干脆她就趁着这段时间多做一些卤肉去卖,把手头上的钱攒得再多些,到时候盖一座砖瓦房,砖瓦房比土坯房坚硬耐住,看起来也更阔气。

她现在手里的钱已经攒到了一千七百多,秋收过后,喻娟芳和苏会民夫妻俩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简单画了一个房子的“设计图”。

不过大多数时间是喻娟芳在说,苏会民按照她的想法来画图。

“堂屋放在正中间,给设计宽敞些,用来吃饭和放一些杂物,平时家里来客人也能有个像样的地方照顾。”

“行,堂屋大点好。”苏会民已经在草稿纸上画出来一个大致的房屋轮廓。

“还有这卧室,得给孩子们单独隔出来,不能再像这样挤在一块了,尤其是棠棠大了,该有自己的空间。”

苏觉生也上高中了,实在是不合适再睡在一处了。

喻娟芳扫了眼角落里乱七八糟的衣服和箱子,因为没地方放,挤作一团皱巴巴的,“这卧室也得有个放衣柜的地方,到时候找木匠打几个衣柜,虽说咱们没多少衣服,但总压在箱子里皱巴巴的,穿出去也不体面。”

喻娟芳凑近看了眼图纸,“厨房我想放在东边,早上能晒到太阳,也能避避风,灶台得大点,平时做饭、烧水,冬天还能靠着取暖。”

苏会民积极的顺着妻子的话头,“大灶台好,多砌几个锅口,一个用来炖菜,一个炒菜,再留个小的烧热水,院子里再砌个高度合适的切菜台,这样切菜就用不着弯腰了。”

老屋这边没有专门用来切菜的台子,她们平时做饭要么是在桌子上切,要么就干脆在井边蹲着切,每次切菜都很累。

提到院子,苏会民的兴致更浓烈了,“咱这院子,得砌个鸡舍,养上几只鸡,下蛋吃肉都方便,院子里还得挖个地窖,存着萝卜土豆和白菜,这样一来咱们家冬天也有肉吃。”

“等房子建好了,咱们可以在院子里搭个葡萄架子,夏天就能在院子里吃饭,凉快,再在这个位置开出一块菜地来,我再把菠菜蛇瓜都种上,这样咱们一整个夏天都不用愁菜吃了。”

喻娟芳跟苏会民对视一眼,心里感觉热乎乎的。

他们终于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了。

老喻家房子不够,喻娟芳嫁人之前,厨房的饭桌就是她的固定住处,嫁人后住的就是老苏家的南屋,墙壁被烟灰熏得黑漆漆的,一大家子住在一个屋檐下,逼仄,吵闹,她就在这里生了三个孩子,现在大儿子都上高中了,他们总算能盖一座新房子了。

虽然苏会民是个干部,但他本质上还是个农民的根子,农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盖一座新房子。

次日一早,棠棠他们家的房子就轰隆隆的开工了。

一共三位工匠师傅,加上苏会民下班之后就到现场来帮忙,喻娟芳就负责做饭和后勤补给,每天买肉专门挑肥多瘦少的五花肉买,尽量把菜给做得油水充足些,每天进进出出忙得脚不沾地,热火朝天。

张桂香刚从娘家回来,就看见村西头老三一家的宅基地开始动了,她脸色一变,这才分家多久,老三夫妻俩竟然真的要盖房子了?

她之前听见过喻娟芳和苏会民在说盖房子的事情,当时听见了也只是嗤笑一声,觉得老三夫妇在痴人说梦,从来没当真过,这年头想要盖一座新房子又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办成的。

谁知道老三夫妇竟然真的要盖房子了?

她沉着脸色回了老苏家,正好看见了挎着篮子准备出门的于亚红。

“老三他们请工匠盖房子了,这事你知道不?”

于亚红奇怪的看她一眼,“知道啊,老三媳妇和老三上个月讨论这事又没避着人。”

“你说,老三他们两口子哪来的钱盖房子?就算老三每个月固定工资,那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攒够盖房子的钱啊。”张桂香怀疑这里边有猫腻。

“你说,会不会是老三两口子分家前就偷偷藏着私,早就筹谋着盖房子的事情了?”张桂香暗暗咬牙,如果是没分家之前的钱,那这盖房子的钱他们其他三房也应该有份才对。

“怎么可能,没分家前,老三工资月月上交的,怎么可能私底下偷偷攒钱了。”于亚红觉得张桂香这个想法莫名其妙,半晌,她忍不住奇怪的笑了一声,“老三媳妇在厨房里边蒸花馍,你要是真好奇他们哪来的钱盖房子,你就去问她呗。”

说完于亚红就扭着身子出门去了。

张桂香闷不做声的进了厨房,喻娟芳刚把锅盖揭开,热气夹着面香瞬间弥漫开来,里边已经蒸了一屉的花馍,圆滚滚的花馍比拳头还大,喻娟芳用手轻轻一按就回弹了,棠棠正帮忙把红枣和红豆都撒在那个馍馍生胚上。

今天是他们新房子动工的第一天,吃花馍能讨个吉利的好彩头。

张桂香看了眼那花馍,尽管不想承认但还是不得不说这花馍蒸得可真好,饱满圆润,色泽诱人,整个厨房里都能闻到花馍的香气,她把篮子里的蒜苗拿出来择着,等着喻娟芳开口叫她去吃花馍。

但左等右等,还不见喻娟芳开口,她就干脆自己凑了上前,“老三媳妇,蒸花馍呢?”

“对,今天动工,蒸个花馍讨个好彩头。”喻娟芳把蒸好的花馍给装进了篮子里,“棠棠,你把哥哥叫回来,让他跟你一块去外婆家送花馍。”

“知道了,娘。”棠棠把衣服的袖子给撩下来,提起竹篮往外走。

“……”张桂香就看着棠棠提着竹篮出去了,从头到尾都没有让她吃一个的意思,她冷笑了声,自从分家后这几个妯娌是越来越不把她这长嫂给当回事了,“老三媳妇,你们哪来的钱盖房子?”

就算苏会民每个月工资30元,那一年也最多攒个两三百块钱,这盖房子没有千把块钱是盖不下来的。

“噢。”喻娟芳笑了笑,随便找了个借口,“有部分是老三的工资,剩下的找人借的,老三现在工作稳定下来了,不操心还不上。”

张桂香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她抱着双臂,冷哼一声道,“借钱?说得轻巧,如今这年月谁家不是紧巴巴的?谁会有闲钱往外借?我看你们就是没分家前就偷着藏钱了!”

喻娟芳听到这话忍不住气笑了,张桂香这是逼着他们自证这钱是哪里来的,“大嫂,造谣可是烂舌头的,分家时那点家底是怎么分的,大伙都清清楚楚,老三在榆槐村小学时,每个月工资18块,每个月是不是按时上交,你不信大可以去问娘!今天刚动工我没闲工夫跟你掰扯这些,你要是实在不满意,大可以告到大队支委那里去,让大队干部给你评评理!”

喻娟芳说完后感觉心里那口气都顺了,这些年张桂香一直摆着长嫂的架子,动不动就颐指气使的,现在分家了也没必要再忍气吞声维持表面的和谐了。

望乡村离榆槐村四里地,棠棠跟她三哥苏觉胜两人轮换着提东西,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望乡村老喻家。

刚到村子前边就看见了扛着锄头的舅舅喻老五,俩孩子跑上前去,“舅舅。”

“棠棠,觉胜?你们怎么来了?”

“家里今天动工盖房子,娘让我们来给你们送花馍。”

“你们家要盖房子了?”喻老五听了也高兴,他听说大姐现在分家了,大姐夫调到了公社去当干部,日子肯定比以前好过了,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盖房子了,喻老五拉了俩孩子的手,“走,咱们到家里去,叫你们外婆给你们做点好吃的……”

喻老五带着棠棠和苏觉胜回了家,把喻娟芳要盖房子的事给说了一道,这可把老喻家的人给高兴坏了。

“妹夫调到了公社当教育专干,几个娃娃都是好娃娃,这新房子也盖起来了……”

“等上梁那天一定要提前通知咱们去帮忙。”

“可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喻母收下了花馍,给俩孩子手里各塞了一大块肉条让他们拿着啃,还硬要往他们口袋里一人给塞一块钱,但两个懂事孩子硬是不要,送完花馍后挣开喻母的手往家里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