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女名医成长手册 > 第43章 少年得志10

第43章 少年得志1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吕义伦也连忙向杨学之解释:“表哥千万不要误会,我和娇娘真的是刚巧在此遇到,千万不要回家和长辈们说。”

杨学之看向他,“吕三郎这都叫上表哥了?”

娇云忙说:“表哥,你、你你你和我三妹妹来,是要买什么吗?我们一起去逛吧!”说着,她拉起张善云就要走。

吕义伦连忙恭敬地向杨学之邀约:“想请不如偶遇,既然今日在此相遇,学之兄,不如我们同游白云寺吧。”

杨学之此刻俨然像家里的长辈一样,不动声色地把吕义伦拉开一点,警惕地问他:“吕兄今天来白云寺,是来采购物品的吗?”

“是,是。”吕义伦一紧张就容易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他又道:“哦不,我主要是来求一卦,求问功名,我今年参加了院试考试,就想在放榜前给自己求一卦。”

杨学之说:“吕兄文采俨然,预祝你金榜题名,心想事成。”

吕义伦作揖称谢。

“不知吕兄家中是?”

“家父在世时曾任工部屯田司。我兄长现在是提举学事司提学。”

张娇云一直朝杨学之使眼色,以口型叫他“表哥”,暗示他不要多问了。

杨学之鼻中轻笑,微微点头。

张娇云拉着善云走在前面,凑过头对善云说:“今日发生的事,你回去绝对不可告诉我娘。”

“你这么怕婶婶知道,莫非今日你和吕三郎不是偶遇,而是相邀?”张善云笑得玩味。

娇云皱眉压低声,恶狠狠道:“你再胡说八道,我就回去告诉大伯娘,你和我表哥相邀同游白云寺。”

张善云一点都不怕,“你就告诉呗。今日白云寺有《铜仁腧穴针灸图经》的石刻对外公开,我早就和娘还有婶婶说了,要和杨二哥哥一起来赏观石刻。”

张娇云狡辩道:“那、那我也是来观看这个石刻的。”

张善云笑:“若婶婶问你,这石刻是何内容,你怎么作答?”

“张善云!!”娇云气急,又马上堆起假笑:“三妹妹,善娘,好妹妹,你今日自己看,一贯钱之内的物品,我送你了。只要你回家什么都不说!”

“那好吧,不愧是我堂姐,可真大方。”

一个月后,明苑之内,张家人都聚在大嫂王巧平的院子内。

今日是王巧平临盆之日。

张升照本来是在家陪着的,不料衙门里一直在催他去,前前后后来了两拨人,于是他便对张升煦说:“我先去衙门,家里如果有事,差人来和我说。”

张升煦犹豫着,还是开口劝他:“大哥,今日就不要去衙门了吧?嫂嫂这头要生产,你不在这,家里总是缺了主心骨。”

张升照皱了眉:“你嫂嫂又不是头一胎,我在此也帮不上忙。有善云在,没事的。”

说罢,张升照出了门,叫车夫备车送他去衙门。其他人看着他离去,面上皆有些不满之意。

房间里,张善云、高淑英并两个女使正在守着王巧平。

张善云道:“嫂嫂这一胎位子好,胎相也稳,还是准时发动,产程一定很快。”

王巧平趁着疼痛暂时停了些,问:“善娘,你哥哥呢?”

张善云神情有一些微变,马上微笑说:“产房里男人不好进,大哥哥在外头守着。”

她取来当归散给王巧平服下,坐在她床边的椅子上说:“大嫂,距离见红已有两个多时辰了,你服了这当归散,马上就能生产。孩子已经看到头了,就在这一会儿了。”

王巧平咬着牙点点头。

也就不过多会儿,一名男婴响亮的哭声就传到了院外。

院子外头坐着马秀姑、张惠云、张娇云、张顺玉,张升煦抱着女儿张婉玉焦急地踱来踱去。女使问禅频频给坐着的人添茶。顺姐儿扯着张娇云的衣袖,焦虑地问:“姑母,我娘怎么还没有生下小弟弟?”

张娇云安慰她:“顺姐儿不怕啊,你小弟弟马上就能和我们见面了。”

直到这一声婴儿啼哭,才将众人悬起的心都松绑了。

马秀姑松一口气说:“太好了,终于生了,太好了。”

屋子里收拾干净,众人进屋去,王巧平却没有见到张升照其人,神情忽然沉下来。张善云本想说几句解释一番,王巧平随即又说:“没事,官人衙门事多。”

张娇云说:“大嫂,孩子长得可真像你。叫什么名字想好了吗?”

王巧平道:“等你大哥回来了让他想吧,他学问大。”

此刻,东京府的皇宫里,太医杨崇信被召至坤宁宫,为曹皇后大娘娘诊平安脉。

杨崇信立于阶下,躬身作揖道:“大娘娘脉象平稳,下官再为大娘娘开一剂滋补的方子,可助益睡眠,调理身体。”

曹皇后点了点头:“张才人顺利产下四公主,官家激动不已,竟致心悸多梦,也多亏有杨大人的方子,近日才好了些。”

“都是下官分内职责。”杨崇信毕恭毕敬地又行了个礼。

皇后问道:“杨大人,那日你说有养容颜的秘方和养容膏,今日可有带来?”

杨崇信取出诊箱里的养容膏,还有张善云的养肤的方子交给女官,女官恭敬地呈给皇后。

杨崇信并无抢功之意,如实道:“此方来自应天府民间一位女医,此养容膏在应天府极受年轻女子追捧,即便家有千金,也需等候多日才可买到。”

曹皇后面无表情,只是随口问:“这养容膏杨大人可能制?”

“下官若要制此膏,怕会不得要领,达不到疗效。”

曹皇后让女官收好养容膏,淡淡说:“那请杨大人告知我女医的姓名,他日若有需要,也好请她入宫一叙。”

大娘娘说的时候,神情严肃,杨崇信看皇后态度不明,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说。可皇后都亲自问他话了,也不能不说,只好抬头回道:“回大娘娘,她名为张小娘子。”

皇后轻轻点头,“知道了。杨大人,冯娘子前些时日求到我这来,说想请杨大人保她这一胎,一会儿你去冯娘子那里给她看诊吧。”

“是。下官告退。”杨崇信恭敬地退出门去。

皇后身边的朱内官送他出坤宁宫去,谄笑说:“杨大人深受陛下信任,今后若能为大娘娘分忧,必定前途无量。”

杨崇信作诚惶诚恐之态,向朱内官称谢:“朱内官谬赞,下官实不敢当。”

这些娘娘们的厚爱,若得的巧,便是加官进爵的一臂之力,若得的不巧,也难说背后要嚼什么舌根子。身伴君侧,他们这些做太医的,远没有外面人以为的那样容易舒心。

皇后身边的内官对他说这些话,明里暗里就是在提点他:虽只是一介太医,也该明哲保身。

其实在此之前,杨崇信一直单独侍奉当今官家。后宫的各位主子们,除了皇后,他很少给其他娘娘看诊。此刻,大娘娘叫他给冯娘子保胎,估计这冯娘子是大娘娘扶起来与张才人对弈的,所以大娘娘才亲自吩咐要他去看诊。

朱内官停了脚步,挂着内官们擅长的那种皮笑肉不笑说:“大娘娘的意思,杨大人可要好好领会。还望大人今后好生侍奉冯娘子,助冯娘子顺利诞下小皇子。”

“多谢朱内官提点。下官才疏学浅,若要照顾冯娘子这一胎,自然无暇分身再侍奉其他娘娘。”

“杨大人真是通透之人。那我就送到这了,杨大人慢走。”

“多谢朱内官。”杨崇信说罢,向朱内官恭敬作揖。

走了不多久,杨崇信就到了冯娘子住的秾华宫。

要说离官家的寝殿最近的,除了皇后所住的坤宁宫,就属冯娘子此刻居住的秾华宫了。

朱墙高耸,庭院深深,这座宫殿建造得恢弘而厚重,大面积使用的釉色琉璃瓦,高调地向外宣告,这座宫殿里住的是多么权势滔天的贵人。

现在宫里圣宠最盛的,第一位是张才人,第二位便就是这冯娘子。

冯娘子得的是始平郡君的封号。因为家室颇高,又得曹皇后眷顾,不论衣食住行都比张才人过得更好些。

杨崇信做好了准备,迎接一位精明又难伺候的宠妃,走进秾华宫时就格外恭敬,低头跪地向冯娘子请安。

即刻,冯娘子开了口:“杨大人快快请起。”她的声音极其轻柔,所谓黄鹂轻啼的清丽温婉,或许就是这样的吧。

杨崇信抬起头,却见冯娘子看起来还很年轻,甚至应该说年龄尚小。这样年轻的女子,却得到盛宠,除却家室渊源,最大的原因无非因是美貌。

确实,这位冯娘子容颜极致清丽。

若说美貌,家里二弟弟的心上人张小娘子,可说是不可多得的美貌之人,且美得坚毅浓丽,仿佛一朵铿锵有力的玫瑰。而这位冯娘子的美貌,却是截然相反的轻软柔弱,仿佛一缕不忍触碰、触之即散的青烟。

冯娘子便是以这般柔弱的姿态,温柔又腼腆地说:“杨大人,我是首次有孕,心里不安,所以去求了大娘娘,请您来照看。如此唐突,心中甚觉惭愧。”

杨崇信行礼作揖道:“冯娘子切勿这样说。为贵人们看诊,是下官分内之事。”

冯娘子吩咐身边的女官:“袁菀,请杨大人坐。”

那名叫袁菀的女官依言,取来圆凳请杨崇信落座。杨崇信站着视线低放,看不出任何差错地回答:“冯娘子,下官先为您诊脉吧。”

冯娘子轻声问:“无妨,杨大人,请先坐,容我问几句话可以吗?”

杨崇信心里紧着一根弦,落座之后,他撸平衣袍,低眉顺眼地回:“下官惶恐,娘子请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